二土

(名数)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满于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二、相土,或名净土。或为秽土。随众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见宗镜录八十九。【又】一、净土,..

极乐报化

(术语)弥陀之极乐国土,为报土、为化土,诸宗各有异论。天台净影谓之化土。道绰善导谓之报土。慈恩或唯谓之报土,或谓之报化二土。日本之源信,则以极乐为报土,以处胎经所说极乐之边地懈慢界..

二世

(术语)今生与未来也。如二世之悉地,二世之安乐等。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所。

二世间

(名数)有为法之过现未迁流曰世,事事物物间隔曰间。大别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五蕴假和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等之差别者。二、器世间,四大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之别,以容受有情者..

二世尊

(名数)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是多宝塔中之二佛也。

二心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

二王

(图像)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

二五食

(名数)一者,蒲阇尼,翻云啖食。此有五种:谓饭麨干饭鱼肉。二者。佉阇尼,翻云嚼食。此有五种:谓枝叶华果细末食。

二分家

(流派)心识之二分说也。即心识起认识作用时,生相分(所缘之影像)与见分(能缘之主观作用)二种差别之一派,此为难陀论师所立。..

二出

(名数)一竖出,圣道门自力之教,历劫修行而出生死者。二横出,净土门他力之教,不历修行地位,但念弥陀而生净土者。乐邦文类四择映辨横竖二出曰:竖出者,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

二犯

(名数)一止犯,于诸善业厌不修学。依于止而犯戒体者,谓之止犯。二作犯,于诸恶法策身口而作之,依于作而犯戒体者,谓之作犯。

二加

(名数)一显加,佛以平等大悲常鉴众生之机,若宿世善根成熟,或现世之精勤不怠,则光照摩顶等显以神力加被之,增其威力,长其辩才,利益显然可见者。二冥加,佛对众生冥以神力加被之,消其罪,..

二如

(名数)一、随缘真如,不守自性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者。二、不变真如,随缘而为万差之诸法,亦不失真如之自性者。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而随缘之波,不失水性..

二字

(名数)一、半字,悉昙章为生字之根本,而文字不具足者。二、满字,余章之文字语法具足者。【又】(杂语)僧之实名,以二字为古实,故僧名谓之二字。师弟之契,书实名奉师,谓之呈二字。又称他..

二足

(术语)以人之两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为智足,其余五度为福足,义楚六帖一曰:智论云:佛积万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无间无遗。..

二足尊

(术语)又名两足尊。言在有二脚之生类中为最尊者。是佛之尊号。【又】二足者,譬福智也。佛圆满福智之二足,故曰二足尊。法华经授记品曰:供养最上二足尊。..

二行

(名数)一、见行,为我见邪见等迷理之惑。即见修二惑中之见惑也。二、爱行,为贪欲瞋恚等迷事之惑。其中以爱惑为主要,故举一以摄他,即一切之修惑也。行者常作心行。心识之行动也。涅槃经十五..

二门

(名数)唐道绰所判。一、圣道门,此土由凡至圣修道之教门也。除净土三经,其余之诸经是。二、净土门,往生弥陀净土而证圣果之教门也。三部经之所说是。安乐集上曰: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选..

二光

(名数)一、色光,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众生者。往生论注谓之智慧光。六要钞三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

二因

(名数)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也。见涅槃经二十八。【又】一、能生因,第八识能生起眼等之诸..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