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

唐代僧。长城人,俗姓谢。字清昼。生卒年不详。师之交游广阔,与武丘山之元浩、会稽之灵彻,以及朝中之于頔、权德舆等人皆相交甚善,并曾多次为初期禅宗诸祖师撰碑文,所撰碑文计有达摩大师法门..

盛者必衰

谓势力盛者必致衰灭。与“生者必灭”同义。表示诸行无常之义,为佛教人生观所显示之真理。[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寿命品、未生冤经] p5167 ..

盗牛

谓盗他人之牛,因不知使用方法,故不能得醍醐之味;以此譬喻仅知剽窃佛教文句者,不能获得解脱之益。[三论玄义] p5166

眷属

梵语parivāra,巴利语同。眷为亲爱,属为隶属,指亲近、顺从者。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谓佛陀有大眷属与内眷属;内眷属指其出家以前车匿、瞿毗耶等人,以及苦行时之五人给侍、得道时之阿难等;大眷..

眷属功德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十七种庄严之一。往生极乐净土为弥陀眷属之诸圣众,皆由弥陀之正觉华化生,一味平等,无优劣不同;具有此等功德庄严之国土,称为眷属功德。往生论注卷上(大四○·..

眷属地狱

指八热地狱各有十六处附属小地狱。众生受毕根本地狱之苦后,引余罪而至眷属地狱。计一二八处眷属地狱,若加根本地狱(八热地狱),则为一三六处地狱(一三六捺落迦)。至于十六处眷属地狱,各经..

眷属妙

为天台宗所立法华“门十妙”之第九妙。指昔时曾受教于如来之法,而今前来辅助如来之教化者;此等如来之眷属共分为五类,一一类皆为不可思议,故称眷属妙。即:(一)理性眷属,指一切众生;盖众..

眷属无明住地

即枝末烦恼,为释摩诃衍论卷四所用之名称。大乘起信论将无明(即烦恼)概分为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两种,根本烦恼为吾人心识之真如海中最初一念起动的微细心相,枝末烦恼则为自根本烦恼中所生起之..

眷属般若

即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助发观照般若者。五种般若之一。无相之真智为观照般若,亦即能照见一切皆空乃至体相平等之清净无漏智慧,此乃般若之自性;助发此观照般若,从此般若所流出之暖、顶、忍..

梵语 caksus。司视觉之感觉器官,或指视觉性之认识机能。关于眼之分类,有诸种说法:(一)三眼: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列举:(一)肉眼,祇能见无障碍、显露之有形物质(色)。(二)天眼,除显露无障之..

眼同

指众人一同处理事务之意。禅林象器笺言语门载,众眼一同观而为事;系元朝俗语。敕修百丈清规卷四列职杂务(大四八·一一三三上):“或有遗忘什物者,眼同收拾付还。” p4743 ..

眼搭眵

禅林用语。原指眼中粘着眼屎之意;禅林中,转指执着己见,不离小见。嘉泰普灯录卷十五(卍续一三七·一一九下):“搅长河为酥酪,虾蟹犹自眼搭眵。” p4744 ..

眼根

梵语 caksur-indriya,巴利语cakkhundriya。音译斫刍。单称眼。为眼识之所依,能看取色境,即为不可见有对(有碍)之净色。五根或六根之一,为十二处中之眼处(梵 caksur-āyatana),十八界中..

眼横鼻直

禅林用语。眼横列,鼻直挺,比喻如实知见。与“花红柳绿”同义。盖指觅道不必奇遇,直须看取本来面目。 p4744

眼疾病陀罗尼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全称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记述净眼陀罗尼之功德。即有一释种名为乞晒么迦,深信三宝不疑,因眼疾,忆念如来,祈愿摄护、清净其眼;世尊遂令..

眼目异名

指眼与目名称虽异,实质上为同一物。即名异实同之意。如“性”与“体”、“一切”与“诸”即是眼目异名。[俱舍论光记卷一、卷二十] p4743 ..

眼筋

禅林用语。意指眼光敏锐,比喻有作为、有气概之貌;禅林中,转指明辨是非、得失之意。又称眼里(里)有筋。为“眼里无筋”之对称。从容录第九十三则释之为,辨别是非、明了得失。碧岩录第六十六..

眼药

修行密教者为除懈怠昏沉,于眼部所涂用之药物。苏悉地羯啰经卷下圆备成就品载其合药法及佛、莲华、金刚三部之眼药真言。以真言加持药物,或加持水用来洗眼。眼药之作法,取同量之苏噜多、安膳那..

眼识

梵语caksur-vijāna,巴利语 cakkhu-viāna。即以眼根为所依,了别色境之识,随根而立名。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虽有二处,眼识则唯一。大毗婆沙论之正义,以眼根能见色,而立“..

众合地狱

众合,梵语sajghāta,音译为僧干。又作聚磕、堆压、合会。八热地狱之一。据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所载,此狱中有大石山,其山两两相对,罪人进入其中,两山自然相合,堆压糜碎罪人身体骨肉,其..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