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龛

由宅第送棺木至墓地之谓。起龛过程所行之仪式,称为起龛佛事;率众进行起龛佛事者,称为起龛师。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条所载,于葬仪之当日,远近鸣报大钟一○八声,众集之后,起龛师拈香说法..

起观生信

此乃世亲的净土论说法之一。指一心观想净土的庄严美好,从而生出信心。 p4325

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

全一卷。全称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又作佛入涅槃哀恋经、力士哀恋经。前秦(351~431)年间所译,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乃叙述佛将入涅槃时,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而悲哀..

送亡

即送亡者至葬场。又作送葬、津送。有关送亡之情形,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送亡章所举甚详。一般用于送亡最常见之葬法为土葬,然于佛教中则以火葬为最如法之葬法。此外另有林葬及水葬之法,林葬即弃尸..

送火

(一)日本在七月十六日(或八月十六日)举行盂兰盆会之最末一日傍晚,为送祖先之圣灵而燃放炬火。此外,迎灵时所燃之火叫迎火。 (二)送葬仪式进行中,棺木出门后,在门前所燃之火,亦称送火。 p4..

逆化

“顺化”之对称。谓佛菩萨以违逆之方式来教化众生。如佛化鬼子母时,先匿其爱子,继而动之以情,说之以理,遂使鬼子母改过向善,护持佛法。此外,密教对刚强难化不信如来教法者,则更易为明王,..

逆流

(一)“顺流”之对称。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难以超脱轮回,故须以逆流之心对治之。湛然于授菩萨戒仪举出逆流十心:(一)正..

逆流十心

据摩诃止观卷四上载,修行之人因顺流十心而颠倒造恶,积集重累,流转生死,故当用逆流十心以对治之。即:(一)正信因果心,修行之人须先正信因果,深信善恶果报而不生疑惑,以此心破除顺流十心之..

逆修

又作预修。即生前预先举行祈求死后冥福之佛事,或生前预修善根功德,以作为死后往生菩提之资粮。灌顶经卷十一所载,若人善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于未终之时逆修三七,燃灯续明..

逆喻

八种喻法之一。系以果推因,由末究本之譬喻法。如谓大海之水乃来自大河,大河之水来自小河,小河之水来自沟渎,沟渎之水则因大雨而来。[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参阅“譬喻”6809) p4328 ..

逆顺三昧

即于各种顺逆诸法中,得自在之禅定。得此三昧,则于诸法中逆顺自在,能破诸邪逆之众生,而顺可化之众生。又因远离执着,故可破一切法而增长善根。[大智度论卷四十七] p4328 ..

逆罪

违逆道理,罪大恶极之罪,称为逆罪。逆罪将招致报应而入无间地狱受苦,故为无间业。逆罪,一般系指五逆罪而言。五逆罪加上杀阿阇梨、杀和尚,则成七逆罪,因犯此七逆罪者,不得受戒,故亦称七遮..

逆路伽耶陀

梵名 Vāmalokayāta。又作缚摩路伽耶陀。意译作左顺世、逆世间行。谓行左道之顺世外道,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派。顺世外道主张最极端的唯物论见解,认为人生之目的乃在享受快乐,故被贬称为左顺..

逆缘

“顺缘”之对称。又称逆增上缘。(一)指恶师恶友等遮难、诱惑,以及诽谤正法等逆事,有时能成为进入佛道之因缘。 (二)指妨碍自己修行之因缘。[新华严经卷七十五、法华文句卷十] p4328 ..

逆莲

向下开敷之莲花装饰图样。佛教美术建筑多采用莲花图样,如佛坛、天盖、花鬘、梵钟、金刚杵,或其他塔寺装饰等,其中莲花向下开敷者,称为逆莲。莲花古来即为印度所珍重,佛菩萨亦多坐于莲花座上..

逆谤

犯五逆罪与诽谤正教者,称为逆谤。凡犯逆谤罪者,即丧失其法身慧命,不能成佛,故喻之为逆谤尸骸。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谓,犯逆谤罪则无法往生。然观无量寿经则谓,犯五逆十恶罪者,如专心念佛仍可..

逆谤除取

又作二经除取。论五逆及诽谤正法之人,是否摄入弥陀本愿而得往生净土。无量寿经卷上第十八愿谓,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具足十念,皆生我国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下下品云,或有众生造五..

逆观

“顺观”之对称。即从果探因,逆次而修观之谓。例如观十二因缘时,不依无明、行、识之次第,而从老死、生、有、取之次序而观者。密教从诸法无因而观,使归于本不生,称逆观旋转。[大日经疏卷七..

梵语bhrānti。“悟”之对称。不能如实觉知事物之真实性,而执著于错误之事理者,称为迷;反之,自迷中觉醒,体达真实者,称为悟。执着假相为实,妄念不绝的心,称为迷情、迷心。执于迷情,遂不..

迷人咒

外道所行,使人迷乱之咒法。[五分律卷二十六] p4330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