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

释尊之别号。释尊出现于此娑婆世界,而娑婆之梵语为sahā,乃“忍”之义;释迦以能忍之故,出现于五浊恶世,行度众之难事,故称能忍。[梵网经义疏卷上] p4295 ..

能见心不相应染

六染心之一。即由根本无明之起动而成能见之相者。若至心自在地(即达第九地时),于他心得自在,自心亦得无碍智,永不生起有碍之能缘,则能远离此染。[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大乘起信论义记..

能见相

又作转相、见相。三细之一,九相之一。依前之业相,转而成为能见之相。此相既有动作,亦有能见之相;然此位之境界甚微细,犹不能辨,故以细称之。[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参阅“三细六粗”..

能依

“所依”之对称。二法对待之时,自动之法称为“能”,被动之法称为“所”。能依他法而起作用者,称为能依。如草木依地而生长,则草木为能依,地为所依。 p4295 ..

能取所取

梵语grāhya-grāhaka。能取(梵 grāhaka),即“能把握”;所取(梵 grāhya),即“被把握”。能取为认识对象之主体,所取则是对象。即能识者之心、意识等,称为能取;而所识之色等外境,则..

能所

即“能”与“所”之并称。某一动作之主体,称为能。其动作之客体(对象),称为所。例如能见物之“眼”,称为能见;为眼所见之“物”,称为所见。又被依靠者,称所依;依靠他人者,称能依。修行..

能门

谓能入之门。于佛道信仰之中,理为所入之法,而教为能入之门户。法华文句卷五上(大三四·六四中):“执所入之一理,疑于三教之能门。” p4296 ..

能信

“所信”之对称。指能自动生信者,即相对于被信仰者而言。例如产生信仰之主体(信徒),称为能信;成为信仰对象之客体(佛、菩萨等),称为所信。 p4296 ..

能持

(一)能护持而不忘失。戒坛传授戒法,戒和尚向受者一一说其戒相后,必问:“汝能持之否?”受戒者答以:“能持。”[梵网经](二)梵语 dhāranī(陀罗尼)之意译。又作总持。即能总摄一切事物,..

能施太子

释尊在因位修菩萨行时之名。又作大施太子、普施太子。为佛陀本生谭之一。此说散见诸经,其族姓等于诸说中亦略有异同。据大智度论卷十二所述,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大医王,欲疗一切之病,病者甚多..

能破

因明用语。因明论议中,具有能破斥论敌(问难者)之立论,称为能破。可大别为真能破与似能破二种。(一)真能破,略称能破,意即正确之驳论,可分为二种:(1)立量破,即组织正确之论式以破斥论敌..

能寂

能仁寂默之略称。即指释迦牟尼佛。梵语?ākya(释迦)意译作能仁,梵语 muni(牟尼)意译为寂默。(参阅“释迦牟尼”6824) p4297

起信论义记幻虎录

凡五卷。日本华严宗僧凤潭撰。为法藏所撰大乘起信论义记之注疏。大乘起信论之注疏本极多,其中以大乘起信论义记为最重要,然该书其后被宗密会合起信论重新出刊,而于会本中大加增削。凤潭愤慨于..

起骨

收遗骨安置寝殿之佛事称为安骨;其后入塔时所行之佛事称为起骨。[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入塔条] p4324

起单

禅林用语。起离自己坐禅之位,引申为禅僧离寺而去。又作抽单、暂暇。禅僧于解夏后,往往起单以赴其他僧堂。此外亦因自身性行不良,或师家不足为其所依者,故起单而去。后世有以起单为请假,乃谬..

起塔六意

为华严经疏卷二十八所举六种建造佛塔之意义,即:(一)为表人胜,如来为三界之至尊,最胜无比,故建塔以表彰之,令人瞻礼而归敬。(二)令生净信,建造佛塔为令一切众生瞻仰顶礼,而生崇重正信之心..

起塔供养

建塔以作供养之谓。又作建塔供养。印度自古即有起塔供养之风俗,诸经中亦多次论及起塔供养之功德。佛灭度后,香姓婆罗门将佛舍利分为八份,遮罗颇等诸国人受持后乃起塔供养之。百年后,据云阿育..

起灭

谓事物之生与灭。因缘和合则生起,因缘离散则灭谢。维摩经问疾品(大一四·五四五上):“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 p4325 ..

起请

又称起誓。立誓乞求神佛的照鉴与冥护之意,亦含有违背则将受罚之意。将誓文记于纸上称为起请文。 p4325

起请文

又作起誓文、起誓状、誓文、誓纸、誓词。于神佛之前立誓,且祈请证明,如或违誓,则请责罚。日本佛教界极盛行书写此类起请文之风气。 p4325 ..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