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三昧耶

为密宗所立三种重罪之一。指已受法之行者对密藏产生疑惑或邪见之谤法罪。[大日经疏卷九] p4231

破凡夫

指根性钝劣,毫不足取之凡夫。禅林中,师家每以“破凡夫”一词对学人痛下钳锤,冀其成可造之才。云门录卷中(大四七·五五五下):“师拈拄杖指灯笼云:‘还见么?若言见,是破凡夫;若言不见,..

破山兴福寺志

凡五卷。明朝程嘉燧撰,苏先绘图。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破山兴福寺位于江苏常熟县西北,以山光水色名于世。寺始创建于北朝齐(480~502),至梁称为“兴福寺”。历代凡出四高僧:唐之怀..

破正命

即邪命;非法活命之谓。[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二](参阅“邪命”3033) p4231

破申

又作申破。破,破邪;申,申明。即破邪显正之意。三论玄义立三义而解之:(一)破外人迷教之病,故称破;申佛之二谛教门,故称申。(二)申佛之正教,而邪迷自破,故称申破。(三)论主申明佛破,称..

破立

又作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称为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称为立。此即空有二门。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如法相宗依有门而立诸法等均属之。[宗镜录卷八] p4231 ..

破地狱

以佛力、法力脱离地狱之苦,称为破地狱。为破地狱所唱之诵文,则称破地狱文。人若深信三宝,则可生于善趣;不信者,则堕于恶趣;破地狱之说即由此一观念衍生者。在本生经与譬喻经类中多处主张陷..

能化

相对于“所化”一词,即指能教化他人者。一切众生皆为受教化者,对此而言,能教化一切众生之佛、菩萨,称为能化。(参阅“能所”4296) p4292 ..

能引支

指十二因缘中之“无明”与“行”二支;以此二支能引发识、名色、六入、触、受五种之果,故称之。 p4292

能生支

指十二因缘中之“爱、取、有”等三支;以此三支能生当来果之生及老死,故称之。 p4292

能立

因明用语。梵语sādhana。即推理证明。分为真能立与似能立二种:(一)真能立,即正确之推理证明。其条件有二:(1)须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三支完备。(2)三支皆符合因明规则,无有过..

能立不遣过

因明用语。能立不遣,梵语sādhanāvyāvrtt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似异法喻五过之第二。即于因明论证之“离作法”时,于异喻中缺乏因异品,仅能遮遣所立之宗(命题),而不能遮遣能立之因(理由..

能立所立

因明用语。能立与所立之并称。又作“能成立、所成立”。能立,梵语sādhana;所立,梵语 sādhya。即依因明论式而得以成立所诠之义理,称为所立;得以成立能诠之言词,称为能立。盖论能立所立,..

能立法不成过

因明用语。能立法不成,梵语sādhana-dharmāsiddha。因明三十三过中,似同法喻五过之一。乃因喻不成就因义之过失。即于因明论证之“合作法”时,于同喻中缺乏因同品,能立之因不能成立之过失。..

能安忍

又作安忍成就、安忍强软贼、安忍强软两贼。为天台宗所立十乘观法之一。谓能安忍,不为逆顺之缘所动而成就道事。行人若已识知次位分齐,为内外之缘所动,多损内德,则必修此法以防障缘。然而非但..

能行

“所行”之对称。能主动而行之谓。就“念佛”一事而言,众生称念佛名之主观意志、能力等,称为能行;佛之名号,称为所行。(参阅“所行”3245) p4294 ..

能行者

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慧能初在五祖之下为行者,故称之。(参阅“慧能”6040) p4294

能作因

梵语kāranahetu。又作所作因、无障因、随造因。乃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一法生起时,除其自体外,余一切法不障碍其生故,即以一切法为能作因之体。然余因对果具有能作之因,故为能作因..

能别

因明用语。“所别”之对称。又作后陈。与法、差别合称因明宗义之三名。因明论式中,宗(命题)之前陈(主词)为后陈所分别者,而后陈具有能分别前陈之能力,故称前陈为所别,后陈为能别。如立“..

能别不极成过

因明用语。能别不极成,梵语aprasiddha-vi?esana。略称能别不成。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命题)九过之第六。因明论式中,凡立宗时,所别(如声)、能别(如无常)之用语必采用立(立论者)、敌..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