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器

指密教置于大坛正面之供养器。密教于其护摩坛四方所设之供养器,称为四面器,此等供养器皆以金、银、宝、铁、铜、瓷等物铸造,作成涂香、饮食、灯明、华鬘等器。其中,饰于正方之一面器即包含阏..

一音

谓佛之音声。盖众生缘有深浅,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

一音寺

位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侧,又称为玉泉寺。开皇十三年(593)顷,天台宗智者大师为报答生地恩所建造者。敕给寺额,名为一音。 p58

一音教

佛陀以一种语言演说一切法之意。又作一圆音教、一音说法。谓佛唯以一音说法,然众生随其根性之别,而有大小、空有、顿渐等教义之异解,故又称一音异解。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大二七·四一○上)..

一食

谓世间分段之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三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维摩诘所说经卷上] p59 ..

一食顷

梵语eka-purobhakta。指短促之时间。又作一食之顷。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上):“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

一拶拶倒了

禅林用语。一拶,指禅师勘验弟子之推逼谈话。整句义为推逼谈话已结束。碧岩录第三十五则(大四八·一七三下):“当时便与一喝,一拶拶倒了也。” p56 ..

一炷

炷,为烧香之意。烧香一次即称为一炷。敕修百丈清规卷七(大四八·一一五四上):“圣僧前,烧香一炷,大展三拜,巡堂一匝。” p57 ..

一乘

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

一乘三乘

一乘,梵语eka-yāna。乘为“交通工具”之意,此处指成佛之教法。佛教教义乃唯一之真理,以其能教化众生悉皆成佛,故称为一乘。三乘教法则针对众生之性情与能力,而分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并..

一乘三宝

六种三宝之一。乃不定种性所修。依胜鬘经、法华经之说,谓一乘指根本一乘所有之三宝,佛、法、僧皆摄于此一乘三宝之体;即以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宝,一乘之菩萨众为僧宝。故大乘法苑..

一乘分教

新罗元晓所立四教之一。元晓将如来之一代时教判为四教,分别为三乘别教、三乘通教、一乘分教、一乘满教。一乘分教之义如梵网经、璎珞经所载。因菩萨不与二乘共学,故称一乘;又以其未能彰显佛法..

一乘法界图

全一卷。详称华严一乘法界图。新罗僧义湘(625~702)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以三十句之七言诗,列出二一○字、五十四角之图形,附以注释,咏述华严经与十地经论所论之圆教要旨。此图成于..

一乘要决

凡三卷。日僧源信撰。现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本书就一乘三乘之诤论判决其要旨,并成立一乘真实、三乘方便之义。书中并推尊天台教义之一乘思想,而驳斥法相宗五性各别之说,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一乘海

譬喻一乘之教法如海。善导之观经疏玄义分,判观无量寿经时,亦有“菩萨藏顿教一乘海”之说。(参阅“誓愿一乘”5930) p61

一乘真实三乘方便

乃天台、华严二宗所立。谓一乘教为真实教,三乘教为方便教。一乘教主张一切众生悉成佛果之法,然对根性未熟之众生,则无由直作此施,遂设三乘教,诱导卑近之三乘以立各别之因果,故谓一乘为真实..

一乘菩提

真实菩提之意,乃相对于二乘、三乘之方便菩提而言。 p61

一乘圆宗

乃指天台宗。该宗以弘宣一乘圆顿之妙义为宗旨,故有此称。 p61

一乘极唱

谓一乘教为大乘教之极理。盖一乘之法,无二无三,为了义之说,故谓极唱。又指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之弥陀教法,如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大三七·三五六中):“一乘极唱,终归咸指于乐邦;万行圆修,..

一乘经

指法华经。此经以阐明一乘教法为旨,故称为一乘经。 p62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