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生死

(术语)无明无始,故生死亦无始也。

生死无始无终

(术语)依上所说无明无始之理,生死之无始,其理分明。但无终依别圆二教而异其义,别教已下为有终,以断九界而入佛界故也,圆教性具十界,则至佛界,尚存九界,生死无终也,但修恶转归性恶,于..

无始无边

(术语)谓佛法远大。莫能知其由来也。齐书曰:佛法者,理寂乎万古,迹肇乎中世,渊源浩博,无始无边。

无始旷劫

(术语)生死无始,故云无始,经久远年劫,故云旷劫。

无表色

(术语)旧云无作色,新云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制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为由身内..

三种无表色

(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共发,或与无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二不律仪无表色,或由生于不律仪之家,依其家法,行杀生等恶法而生,或依活命之仪故,发我一生..

三种律仪无表色

(名数)律仪无表色又有三种,一别解脱律仪无表色,依受戒作法而发之无表色也。二静虑律仪无表色,依入有漏定而发之无表色也。入定则身中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又谓之定共戒。三无漏律仪无表色,..

八种别解脱律仪无表色

(名数)依顺受戒作法,发动善性身口而生之别解脱律仪无表色,又有八种之别:一苾刍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受具足戒而发者。二苾刍尼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尼受具足戒而发者。三正学律仪无表色,依式叉..

无表戒

(术语)戒有二种,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之时,造作受者身口而表示受戒之相于外,谓之表戒,此时身内生一种有防非止恶功用之实物,谓之无表戒。以此于外相无表示故也。表戒..

无表思

(术语)法相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故以之为戒体。此戒体于外相无表示,故名无表思,顺小乘有部之义,名为无表色,..

无表业

(术语)业体有表业无表业二种,旧云作业无作业。小乘有部宗以二业皆以实之色性为体,故复名之曰表色无表色,成实宗以为以非色非心为体,大乘法相宗以为以心法为体,而假名曰表色无表色。..

无性

(人名)菩萨名,释无著之摄大乘论于唯识之法门成立别义。【又】(术语)性者体也,一切诸法无实体,谓之无性。法华经曰:知诸法常无性。楞严经曰:诸幻成无性。..

三无性

(名数)唯识论九曰:三种无性,谓即相生胜义无性。

无性有情

(术语)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无有三乘无漏种子之有情也,故永沉沦于六道而不能出离,法相宗所立五性各别之第五无性种姓也。

无性摄论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性菩萨依无著之摄论作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有十卷。

无依

(术语)如言无著,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无依道人。临济录曰: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又曰:达六种色声香味触法皆是空相,不能系缚此无依道人。..

无知

(术语)昏闇之心不知照事理也。小乘教立二种之无知: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又】真智寂静而不动,绝一切分别,谓之无知。起信论曰: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无念

(术语)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事皆失。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宗镜..

无门宗

(流派)谓禅宗也。无门乃佛心之异名。宗镜录五十七曰:楞伽经云:一切诸度门,佛心为第一。又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言宗者,谓心实处。..

无门关

(书名)宋禅僧慧开,字无门,指评古人之公案四十八则,题曰禅宗无门关。此书以赵州之无宗为第一则,自云祖师之关只一个无字,乃宗门之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