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功德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浴佛之方规及功德。

浴室

(杂名)洗浴之室也,西土必以冷水,东土必以温水,故谓为温室。寄归传三曰:世尊教为浴室,或作露地砖池。(中略)又洗浴者并须饥时。浴已正食,有其二益:一则身体清虚,无诸垢秽。二则痰癊消..

浴室贤护菩萨像

(仪式)贤护菩萨,梵名跋陀婆罗。此菩萨于浴室依水之因缘而证圆通,依此因缘于浴室安置此菩萨。

浴圣

(仪式)禅家洗浴圣僧像之法也。安置僧堂中央之像,总名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之寺安文殊,小乘之寺,安憍陈如或宾头卢或大迦叶或须菩提。见象器笺三。..

浴头

(职位)禅林之目。当直浴室之行者也。

涅哩底

(神名)Nirṛti,掌西南之神名。因而西南曰涅哩底方。大日经疏五曰:西南涅哩底。

涅槃

(术语)Nirvāna,又作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匿缚喃 Parinirvāṇa。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

涅槃那

(术语)涅槃之具名。涅槃玄义上曰:毗婆沙云涅槃那,今经无那字,盖译人存略耳。大乘义章十八曰:涅槃,此名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华严疏钞五十二曰:那,入义。..

二种涅槃

(名数)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新译曰有余依,无余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惑业而曰余。有余涅槃者,为生死之因之惑业已尽,犹余有漏依身之苦果也。无余涅槃者,更灭依身之苦果无所余也。..

涅槃字义

(术语)前言涅槃为灭等者,是字释也,更有义释涅槃Nirvāna者。婆沙论二十八曰:涅名稠林,槃名为出。出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织,涅名为不,以不织故,名为涅槃。如有缕者便有所织,无则..

小乘二家涅槃

(术语)有部宗谓涅槃为本来实有。断烦恼时,起所谓离系得之绳属之于行者之身也,成实宗谓涅槃为无法,生死因果之无,是涅槃也。大乘玄论三曰:小乘二师者,毗昙计无为为涅槃。是善是常本有,在..

四种涅槃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原为寂静,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

五种涅槃

(名数)凡夫计度五种之现涅槃:一以欲界为证处而爱慕之故,二爱慕初禅之性无爱故,三爱慕二禅之心无苦故,四爱慕三禅之极悦故,五爱慕四禅之苦乐两亡故。计度此五处之现涅槃,故堕落于外道,惑..

涅槃分

(术语)出处在昙鸾论注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解此有种种:一、分为分圆之义。谓往生于极乐证涅槃之一分,涅槃之分得,证理未为圆满也。二、分为因之义。谓可至涅槃之因分。正定聚之身分也。三、..

涅槃山

(譬喻)对于生死之河而譬涅槃于山。千手经曰: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又佛之入涅槃,如日之入山,故譬涅槃于山。涅槃经十四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山。大日经疏二十曰:如是大涅槃迹极通..

涅槃色

(术语)黑色也。以五转中涅槃当于北方黑位故也。

涅槃印

(术语)具曰涅槃寂静印。三法印之一。佛决定而说涅槃寂静之理,使众生离烦恼生死。为涅槃寂静之法印,经中有此法印者,为真实之佛说。犹如世之印契也。又保证得涅槃证果之印契也。大集经五十三..

涅槃宗

(流派)支那十三宗之一。依涅槃经而弘布佛性常住之旨之宗也。自北凉之昙无谶初译此经,宋之慧成,昙无成,僧庄,道汪,静林,慧定,昙斌,超进,法瑶,道登,昙度,道成诸师,制疏作章。弘布甚..

涅槃门

(譬喻)入涅槃城之门户也。无量义经曰:开涅槃门,扇解脱风。般舟赞曰:念佛即是涅槃门。又葬所四门之一。北方为涅槃门。北方为阴之极,故以配于寂静之涅槃。..

涅槃夜阿阇世王梦

(故事)阿阇世王害父王,身生恶疮,既遇世尊月爱光,身疮渐愈,即还本宫,都不知如来涅槃。于涅槃夜,梦月落,日自地出,星宿云雨,缤纷而陨,复有烟气自地出,七彗星现于天上,复见天上有大火..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