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印

(术语)诸尊各有根本之印与明。秘藏记私钞六曰:诸尊各有根本印明,秘经说爱染王法,诵大根本明(云云)。不动亦有根本印明,三摩地仪轨云:即结根本印,诵本明七遍(云云),是说大日根本印明..

根本定

(术语)又名根本禅,根本等至或八等至,略称根本。对于近分定而言。即离各下地修惑而得之初禅乃至非想非非想根本地所摄之定也。见俱舍论,毗婆沙论等。..

根本惑

(术语)对于枝末惑而言。有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种。又为五利使,五钝使之十。与根本烦恼同。

根本智

(术语)又作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对于后得智而言。正冥符于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智也。此智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唯识论十..

根本识

(术语)阿赖耶识十八名之一。唯识述记三末曰:小乘名根本识。了义灯四本曰:十六名根识者,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根本禅

(术语)又曰根本定。伏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近分。断下地烦恼所得之上地禅定,谓为根本,即定地有色界无色界之八地,故有八根本禅八近分禅。..

根本烦恼

(术语)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也。恶见以外,谓为五钝使。开恶见之一,则有身、边、邪、取、戒之五见,此谓为五利使。合而为十。谓之十随眠或十使..

大日经根本烦恼

(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根本无明

(术语)无始无明之异名,传通记糅钞六曰:问:根本无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无明,悟本名本觉。此二无始本有,法自性天然理,难及思虑,不出言舌处也。..

根本业道

(术语)就成一业画加行、根本、后起之三。其业正成办时之表业与无表业,名为根本业道。例如杀生,杀了刹那之所作与所由作而薰发于身中之无表业,谓为根本业道。无表业其后随转而不止,属于后起..

根本说一切有部

(流派)Sarvāstivāda,梵名萨婆多部。译名说一切有部。是于佛灭后三百年之初,上座部中立一部者。尔后犊子部等诸部由此分出。故对于其等末部而谓为根本。..

根本无师自然智

(术语)谓阿字本不生之本觉智。义释十二曰:今此阿字亦如是。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一切智业从此而生。

根本陀罗尼

(术语)具名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又称阿弥陀大陀罗尼,阿弥陀大咒,十甘露真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书名)五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梵Māla-sarvāstivāda-vinaya。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书名)十卷,唐义净译。揭受戒说戒忏悔等诸种所关之一一羯磨法者。其事数多,故曰百。就其事为一一之羯磨别,故曰一。梵EkaśataKarman。..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书名)四十卷,唐义净译。书受戒安居之大事。其他说些细之杂事者。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书名)十卷,唐义净译。尼陀那者,十二部中之因缘经,于前五卷说之。目得迦者十二部教中之本事经,于后五卷说之。是关于律之缘起本生也。梵Mūlasarvāstivādanidānamātṛka。..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那耶

(书名)二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尼之根本大律藏也。梵Bhikṣuṇi-vinaya。

根身经

(术语)阿赖耶识三种境之一。言眼等五根身为阿赖耶识之相分。

根利有遮无遮

(术语)根性锐利,不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舍利弗,根性锐利,为烦恼所遮者。如佛在世之阇王央崛。见止观二下。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