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僧事略

古代高僧事略

古代高僧事略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大师幼年出家玄奘法师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西元六零二年〉﹐卒于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年〉。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人。自幼家贫﹐但聪颖好学。隋炀帝大业八..
容忍和宽恕

容忍和宽恕

四下 十 容忍和宽恕长生童子的父亲,是印度乔萨罗国的国王,叫做长寿王,他给波罗奈国的梵豫王抓去杀头时,长生杂在人群中去看他,他恐怕儿子将来会替他报仇,就仰天长叹说:不要替我报仇,以怨..
观音殿、寺院殿堂佛像释名

观音殿、寺院殿堂佛像释名

观世音菩萨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之最切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来简称观音菩萨,他的形象有多种不同。一是圣观音像,就一首二臂,结跏趺坐,手中或..
漫谈生命与存在

漫谈生命与存在

8:漫谈生命与存在若以佛门的义理来洞察生命与存在的话,我们平时持有的许多常识、观念往往都有待商榷和考证。当然,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关于生命与存在的诸多本质问题,我们要一下子转换观念..
金刚 般若

金刚 般若

五六金刚般若金山。佛的身体,法华经说: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金口。如来的身相是黄金色,故其口叫做金口,亦有认为,如来的口舌如金刚一般坚固不坏,故名金口。金界。金刚界的简称。金胎。..
频婆娑罗王皈佛

频婆娑罗王皈佛

五下 一 频婆娑罗王皈佛中印度摩竭陀国的国王,叫频婆娑罗王;这位国王和他的人民,向来是崇拜优楼频罗迦叶的。当他们听到三迦叶兄弟都皈依了佛陀的消息,觉得很惊奇 !佛陀从尼连禅河的沿岸,来..
四摄法

四摄法

中级课题(三十六) 四摄法菩萨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属利他,所以须修习四摄的法门。一、布施摄 :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帮助他人是最联络感情的。有了..
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佛学是怎么一回事?从根本上来看,佛学肯定是一种假说。大智慧者、大觉悟者释迦牟尼在世时就说过,他的一切言说与表述均是假说。不过,同时他又说过,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二者看似很..
绘曼荼罗的轨则、漫谈佛画

绘曼荼罗的轨则、漫谈佛画

密宗最注重事相,所以密宗所供奉的曼荼罗画必须依照经轨所说的仪则如法绘画。密宗经典中常载有对本尊曼荼罗的画法。现在略引五经以示梗概: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二说作阿弥陀佛像法云:..
声闻乘简释

声闻乘简释

初级课题(二十二) 声闻乘简释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乔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声音而悟道的,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乘」运载的意义,即是把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