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百法─百种心事的内容

五位百法─百种心事的内容

第二篇 五位百法─百种心事的内容壹 五位百法的意义所谓五位百法,是将宇宙间的一切万有诸法分为五类:心法八种、心所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无为法六种。计有百种法,..
禅的力量

禅的力量

禅的力量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此偈是说,禅定是最坚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纵然尚未达到无余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
五戒讲义

五戒讲义

五戒讲义序文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门之门径也。三皈虽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举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
剑及履及

剑及履及

剑及履及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六》此偈是说,如果你在听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却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多少帮助,问题就在于..
皈依戒与居士五戒

皈依戒与居士五戒

有不少对佛学感兴趣的人,因为担心自己守不了居士五戒,而停步于皈依的大门外。也有相当多已经皈依的师兄,至今没有搞明白皈依戒和居士五戒的区别,常常将二者混淆以至于问题迭生,不知道在生活..
集广大福

集广大福

集广大福三宝为世间最大福田。福报由耕耘而来,就像农民想要秋天收获,必须春天播种。同样,我们想获得福报,也应悉心培植。福田有三,分别是悲田、敬田、恩田。对有恩于己者,知恩报恩;对贫穷..
既不喜又不忧

既不喜又不忧

既不喜又不忧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于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

第四篇 一念三千壹 前言一般人看到佛经上说万法唯心造、唯识无境,便以为佛教是倡导唯心论的宗教。其实,佛教既不偏于心,也不偏于物,认为主观的心识与客观的世界是相互依存,而非绝对的对立。..
如法实践

如法实践

如法实践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此偈是说,若合于正法的道理,应该照着去做,违背正法的观念,便不该接受;不论今..
不堕恶趣

不堕恶趣

不堕恶趣佛法认为,生命于六道轮转不息。其中,恶道之苦极为恐怖。经常思维恶趣苦,能激发猛利皈依之心。若将三宝视为生命唯一归宿,承其加被,将不堕恶道。《嗟袜曩法天子受三皈依获免恶道经》..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