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

正定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8 正定诸比丘!云何为正定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而住。寻伺寂静故内净、为心一趣,由无寻无伺之三..
《四正勤》

《四正勤》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四正勤》声闻地说:「如是于四念住串习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已能了达善不善法。从此无间,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其未生一..
奉行八正道

奉行八正道

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壹 八正道的定义苦是人生的实相,如何离苦得乐,求得究竟的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为了让众生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开示了八条进趣圣人之境的修行方..
皈戒浅释

皈戒浅释

学处篇 第一节、皈戒浅释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要成为一位在家弟子,必须受持三皈依以及五戒。皈依,巴利..
四念住

四念住

四念住四念住就是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体、感受、心意和外在诸法,要时刻注意观察,念念分明,以消除对四者的颠倒执着,以达智慧究竟解脱。一.心念如何住于身体二.心念如何住于感受三..
顶果钦哲仁波切:“息、增、怀、诛”的最高成就

顶果钦哲仁波切:“息、增、怀、诛”的最高成就

当阳光照在水晶上,会现出许多颜色的彩光,但并没有任何实物可以抓取。同样地,各式各样的念头——虔诚心、悲心、恶意、欲望,完全没有实体,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没有一个念头不是空性。如果..
遇安禅师:不许开棺

遇安禅师:不许开棺

文章来自网络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出家后,于天台德韶国师座下参学,并经常阅读《首楞严经》。一天,遇安禅师读《首楞严经》,当他读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一体是不够的

一体是不够的

琉璃光法王子在三摩地里发现,宇宙只不过是能量,而身体也只不过是能量,所以身体跟宇宙是一体的,没有区别,它们不是分开的,它们是同一个能量海洋里的不同的频率点。这个频率点在石头上显现的..
灵修后的加速现象

灵修后的加速现象

庄子的这个故事没有王凤仪的故事来得彻底和透彻。如果这个故事要完整的话,应该再往下写点东西,写子桑是如何享受痛苦的。就像戒贤如何享受痛风一样,他不再叫唤也不再满床滚,他是在享受疼痛。..
虚云老和尚的圆寂

虚云老和尚的圆寂

文章来自网络虚云大师由于病重而越来越虚弱,有人敦促他看医生,他却拒绝:“我与这世间的因果连接就快断了。”他感谢弟子们和他协力重建寺院。然后向他们指示:“我死后,帮我穿上黄色袈裟,一..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