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作慈爱经

应作慈爱经

圣典篇 应作慈爱经善求义利、领悟寂静境界后应当作:有能力,正直,诚实,顺从,柔和,不骄慢;知足,易扶养,少事务,生活简朴,诸根寂静,贤明,不无礼与不贪着居家;只要会遭智者谴责,即使..
八正 道

八正 道

八正道八正道:是修行解脱者的,身口意行为的,八条生活准则。这八条生活准则,可以使修行解脱者止息痛苦、消除烦恼、增长解脱智慧。这八条准则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无我相经

无我相经

圣典篇 无我相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巴拉纳西仙人落处的鹿野苑。在那里,世尊对五众比库说:诸比库。那些比库应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诸比库,色无我!诸比库,假如此色是我,此色则不..
中国之佛学

中国之佛学

第二章 佛学之史略 第二节 中国之佛学一、经律论之翻译佛教传入中国时间,有种种异说。为一般所公认有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和水平七年(公元64年)。但在此之前,即前汉哀帝元寿元年(..
法身实相

法身实相

第三篇 法身实相壹 法身实相的定义法身是指佛陀证悟的法性,是理知所成的法性之体,是清净离垢妙极之身,不同于父母所生的粗陋垢秽生灭之身;实相是指诸法真实的体性。法身与实相具有相同的意义..
三乘共学

三乘共学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节 三乘共学一、三法印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正邪之别,皆以法印印定其说是否正确。如世公文,得印可信。一切经教,若有法印印之,即是佛..
不生勤(断断)

不生勤(断断)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1 不生勤(断断)(一)名断断,谓于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乃至广说。于其未生恶不善事,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为欲令彼不现前断,为断故断,故名断断。..
解脱自在

解脱自在

第二篇 解脱自在壹 解脱自在的定义解脱,就是解开系缚,脱身而出的意思;自在,指自由放任,无挂无碍。解脱,是动态的行为;自在,是静态的境界。解脱与自在,是一体的两面,能解脱就能自在,能..
法身、报身、应身

法身、报身、应身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壹 三身的定义经典上说,在广大的宇宙中,释迦牟尼佛曾在二千五百年前,于娑婆世界说法度众,其它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世界也都有一佛在本土教化有情。不但如此,无量劫前..
皈依三宝之意义

皈依三宝之意义

皈依三宝之意义一、何谓三宝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佛宝是指十方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