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果

众生所得的身体果报,可分为总别二种,其引生果报的主要成分为引果,引生果报的局部成分为满果,例如第八识的总报是引果,五根五境美丑等是别报的满果。..

引业

又名引因、牵引业、总报业,即牵引众生到五趣四生中去的业因。

元品无明

又名根本无明,或无始无明,此无明与真如,皆属无始,为一切众生,生死的根源,若断之,即入佛位。

内外不二门

十不二门之一。众生诸佛和依报等为外境,自己的心法为内境,观察此内外二境而使之互融,入不二之妙,名内外不二门。

内熏

众生心中,皆有本觉之真如,此本觉之真如熏习无明,使妄心厌恶生死的痛苦,而祈求涅槃之快乐,此种情形谓之内熏。至于佛菩萨的一切教法,以及行者自身的修行,都叫做外熏。..

内界

1、众生的身心,分内外二界,身体是外界,心意是内界。2、六界中,地水火风空五界叫做外界,第六之识叫做内界。

六种巧方便

菩萨的六种善巧方便,即一、随顺巧方便,即菩萨顺次教诫众生,令生信乐。二、立要巧方便,即菩萨先满足众生之所求,然后才次第教化他,使他多行善事。三、异相巧方便,即菩萨教导众生应供养父母..

六道四生

在六道之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六念

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除众生之苦,我欲与佛一样;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一切法,有大功德,乃无上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众生;三、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

五结

贪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结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结缚众生,使流转于三界。

五性

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四、..

五观

一、真观,即观察真谛的道理以断见思之惑的空观;二、清净观,即既已断见思之惑,再断尘沙之惑的假观;三、广大智慧观,即断了无明之惑之后,而得广大智慧的中观;四、悲观,以上面三种观观众生..

五行

1、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2、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业;梵行是指菩萨以清净心去运用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

不增不减

1、就实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无增减。2、就法之无尽而言,众生无尽,佛亦无尽,而说二界无增减。..

开士

1、开悟之士,菩萨的德名。2、以法开导众生之士,为和尚的尊称。

大灌顶

一种在吾人顶上灌下五瓶誓水的仪式,亦即与众生结缘或传密法时所实行的仪式。灌顶是洗掉罪恶注入功德的意思。

大摄受

佛的德号,因佛以大慈大悲来摄受一切众生。

大法雨

(喻)伟大的佛法能滋润枯渴的众生,就好像雨水能滋润大地一样。

大明咒

指放大光明以破除众生迷暗的陀罗尼。明是咒的别名,大明就是大咒。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