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相

佛是一切众生中最尊最大的人,所以佛的相,称为大人相。

大悲三念住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三、同时一类..

大悲阐提

指具足大悲心的菩萨,因他们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无尽,故成佛亦无期。阐提是极难成佛的意思。

大慈大悲

伟大的慈心和悲心。给众生乐叫做慈;拔众生苦叫做悲。

大士

菩萨的通称。士是事的意思,指成办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大事业的人,如观世音菩萨即叫做观音大士。

三周说法

一、法说周,就是把经文的真理直接说出来,是为上根利智的人说;二、譬喻周,是顺应根性比较钝的众生,用种种的譬喻再次推衍真理;三、因缘周,用因缘故事将义理作更进一步的叙述,使听经的众生..

三千性相

世间有三种,即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和国土世间。每一种世间,各有一千的性,一千的相,三种世间,就有三千性,三千相,所以叫做三千性相。..

三无差别

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的意思。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凡圣一如,本无差别,其差别只在迷悟两字而已,迷失了自性就是众生,体悟到自性就是佛。..

三杂染

指惑、业、苦。众生由迷惑而造业,因业而受苦,因苦又再迷惑造业,不停的恶性循环,故是生死相续的因果。成唯识论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

三念住

又名三念处,佛大慈大悲,为了摄化众生,时常安住在三种之念中。第一念住是众生信佛佛也不生欢喜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正念与正智中;第二念住是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心,而恒常不变的安住在..

三聚圆戒

谓在三聚净戒中,每一戒都互具互融,就以杀生戒来说,远离杀生的恶行就是摄律仪,为增长慈悲心,就是摄善法,为保护众生,就是摄众生。..

三聚净戒

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

三聚

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邪之间,可能证悟也可能不证悟的一类众生。三聚就是三类众生的意思。..

三密瑜伽

瑜伽是相应的意思。众生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叫做三密瑜伽。

三密相应

众生的身语意三业与如来的三密,入我我入,无二分别,叫做三密相应。

三种慈悲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之如父母兄弟姐妹,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

三种阐提

阐底迦、阿阐提迦、阿颠底迦。阐底迦又名断善根阐提,即起大邪见断一切善根的人;阿阐提迦又名大悲阐提,即具足大悲心的菩萨,因发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而众生无尽,故成佛亦遥遥无期;阿颠底迦..

三种世间

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就是吾人五阴合成的色身;众生世间是吾人身体以外有生命的一切众生;国土世间就是吾人身体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

三相续

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界相续。世界相续是众生因迷惑不断造业,故其依报之世界亦不断安立;众生相续是众生未断生死,其五蕴不断假合,故众生亦不断成立;业界相续是众生不断造业,故其恶业的苦..

三界火宅

(喻)三界里的烦恼忧苦非常炽盛,众生住在里面就好像住在火宅里一样。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