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愿力自然

谓靠著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众生自然能够往生净土。

愿船

(喻)弥陀的本愿如船,能将众生渡到彼岸。

圣财

圣人的财产。大宝积经说: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圣财。彼诸众生,不获此故,名极贫穷。

圣位

三乘圣果之位。华严经说: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是菩萨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记和实践。

四无碍智

又名四无碍解,或四无碍辩,即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法无碍智是通达诸法的名字,分别无滞;义无碍智是了知一切法之理,通达无碍;词无碍智是通晓各种言语,能随意演说;乐说..

四无量心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如上三心,舍之而不执著,或怨亲平等,不起爱憎,..

四不可思议

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土境界不可思议。

四悉檀

智度论说,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四是四个方法,悉是普遍之义,檀是梵语檀那之简称,亦即布施之义。佛以四法普施众生,以令一切众生完成佛道,叫做四悉檀。一、世界悉檀,佛开..

四摄法

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

四事法门

入禅思门、入智慧门、入总持门、入辩才门。入禅思门是菩萨将要说法时,先入于禅定以观察众生的根机;入智慧门是菩萨将要说法时,先以智慧照了义理,以令听者生起法喜的心;入总持门是菩萨将要说..

四智

1、法相宗所立四种如来的智慧,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境智。成所作智是转有漏的前五识所成,为佛成功所作一切普利众生的智慧:妙观察智是转有漏的第六识所成,为佛观察诸法及..

四教

1、指化法四教,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为化法。2、指化仪四教,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以上四教,是教化众生的仪式,故名为化仪。..

四恩

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四觉

本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悟;相似觉是始觉之初,发类似真觉的觉悟,在别教是三贤位,在圆教是十信位;随分觉是随断一分无明而随得一分的觉悟,在别教是十地,在圆..

四劫

在一个大劫中,有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之四个中劫,每一中劫又各有二十小劫。所谓成,即世界由众缘集合而组成;住即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坏即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一切动..

叫唤

又名啼哭号叫,为八热地狱之第四,因在那里受苦的众生,不能忍受其处种种激烈的痛苦,于是发出号泣叫唤,故名。

发菩提心

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亦即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出家四愿

释迦佛初欲出家时发了四个誓愿,即:愿济众生困厄、愿除众生惑障、愿断众生邪见,愿度众生苦轮。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