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觉法界

(术语)十法界之一。诸佛众生之本体谓之法界。有十种之差别。缘觉为其中之一。天台所立。

缘觉法界

(术语)十法界之一。诸佛众生之本体谓之法界。有十种之差别。缘觉为其中之一。天台所立。

融三世间十身

(名数)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三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三世间之十身者:一众生身,六道之众生也。二国土身,六道众生之依处也。三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三身属于染分..

融三世间十身

(名数)华严经说二种之十身,一谓融三世间之十身,二谓佛具之十身。融三世间之十身者:一众生身,六道之众生也。二国土身,六道众生之依处也。三业报身,生上二身之业因也。(已上三身属于染分..

佛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所住一实相之净戒也。梵网经下曰: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

佛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所住一实相之净戒也。梵网经下曰: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

佛日

(譬喻)佛能破众生之痴闇,故以日为譬。涅槃经十九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山。观无量寿经曰:唯愿佛日教我观清净业处。同天台疏曰:佛能破坏众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

佛日

(譬喻)佛能破众生之痴闇,故以日为譬。涅槃经十九曰:佛日将没大涅槃山。观无量寿经曰:唯愿佛日教我观清净业处。同天台疏曰:佛能破坏众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

佛子

(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佛子

(术语)众生受佛戒故称佛子,以必当作佛故也。又为菩萨之通名,以其依佛之圣教而生圣道故也,又以绍继佛种使不断绝故也。又总称一切众生,以悉具佛性故也。梵网经下曰: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导引

(术语)教导他也。唐高僧传(僧稠传)曰:栋梁三宝,导引四民。探玄记二曰:或闇夜中导引众生。

导引

(术语)教导他也。唐高僧传(僧稠传)曰:栋梁三宝,导引四民。探玄记二曰:或闇夜中导引众生。

导化

(术语)导引教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导化各能宣布。

导化

(术语)导引教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导化各能宣布。

樊笼

(譬喻)木作曰樊,竹作曰笼,以容禽兽者。喻业烦恼之系缚及三界之苦域。宝积经九十二曰:是人多爱染,往来淫女家,如鸟入樊笼。大日经义释十一曰: 为业烦恼之所樊笼,系属生死,不能得自在之..

樊笼

(譬喻)木作曰樊,竹作曰笼,以容禽兽者。喻业烦恼之系缚及三界之苦域。宝积经九十二曰:是人多爱染,往来淫女家,如鸟入樊笼。大日经义释十一曰: 为业烦恼之所樊笼,系属生死,不能得自在之..

磁石吸铁

(譬喻)喻无缘之慈悲心。止观五之三曰:如磁石吸铁,无心而取。夫铁在障外石不能吸,众生心性即无缘慈,无明障隔,不能任运吸取一切。今欲破无明障显佛慈石,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众生。..

磁石吸铁

(譬喻)喻无缘之慈悲心。止观五之三曰:如磁石吸铁,无心而取。夫铁在障外石不能吸,众生心性即无缘慈,无明障隔,不能任运吸取一切。今欲破无明障显佛慈石,任运吸取无量佛法无量众生。..

影像

(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喻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妄识分别,于心上现种种之相,名为影像。是犹如镜面..

影像

(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喻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妄识分别,于心上现种种之相,名为影像。是犹如镜面..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