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结

(术语)取与结皆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能取生死故曰取,又能取执所对之境,故曰取。又烦恼能结缚众生,故谓之结。

念着

(术语)念妄念之心境而执着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

念着

(术语)念妄念之心境而执着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

三念处

(名数)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忧,是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于众生虽一心听..

三念处

(名数)处谓法界平等之理不增不减也。佛当说法时念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无减退之相,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以为忧,是为第一念处。又念法界平等之中,增进之相,毕竟不可得,故于众生虽一心听..

念佛往生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念佛往生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拂迹入玄

(术语)又作发迹入源。圆觉经曰: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谓为拂迹入玄。同钞四之一释之曰:拂迹入玄者,为欲入生佛平等称..

拂迹入玄

(术语)又作发迹入源。圆觉经曰: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圭峰之圆觉略疏上科此文,谓为拂迹入玄。同钞四之一释之曰:拂迹入玄者,为欲入生佛平等称..
37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

37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

先度众生还是先成佛?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的记载,地藏王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曾为一小国王,与其邻国的国王为友,当时两国的人民,多造众恶而不修善行,二王计议,广设方便..
38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38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金刚经》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又说:「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又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所谓度..

誓愿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众生入于佛道之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

誓愿安乐行

(术语)四安乐行之第四。立欲使一切众生入于佛道之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也。

誓愿

(术语)立誓而愿事也。诸佛菩萨必有总别二种之誓愿。总誓愿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誓愿者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之十二愿是也。探玄记二曰:随心求义为愿,要契至诚为誓。止观七曰:发愿者誓也..

誓愿

(术语)立誓而愿事也。诸佛菩萨必有总别二种之誓愿。总誓愿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誓愿者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之十二愿是也。探玄记二曰:随心求义为愿,要契至诚为誓。止观七曰:发愿者誓也..

寿命无有量

(杂语)与寿命无数劫同。法华经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亦如是。

寿命无有量

(杂语)与寿命无数劫同。法华经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亦如是。

二种寿命

(名数)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二种寿命

(名数)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与愿印

(印相)又曰施愿印,满愿印。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求闻持法曰:右手复作与诸愿印,五指下垂,现掌向外,是与愿印相。摄真..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