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私

【迦私】或迦尸。此云光,能发光故。释迦世尊圆光一寻,阿弥陀佛光明无量。智论云:无量有二种:一者实无量,二者有量之无量。见第七卷。..

须摩题

【须摩题】大论云:此云妙意,亦好智,亦好意。弥陀经云:阿弥陀佛所居国土,名须摩题。

十念往生

五逆之罪人,于临终时依善知识之教,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此乃出自观无量寿经之下下品及无量寿经卷上所载之第十八愿文。又具足十声之念佛,则称十念成就。(参阅“十念”445、..

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又称观阿弥陀佛色身正念解脱三昧经、度诸有流生死八难有缘众生经、十往生经。乃说明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十种正念法。即:(一)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

十劫弥陀

乃指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距今十劫之往昔,即已开悟成佛,是为十劫弥陀。又作十劫正觉、十劫成佛。此盖相对于久远弥陀而言,久远以来即已成佛之阿弥陀佛是为久远弥陀。有关此..

十劫

劫,指长久之时间单位。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于修行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佛以来,至今十劫。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上皆有阿弥陀佛成佛,至今已十劫之记载。但依所译之不同,亦有为..

十二礼拜

礼拜仪式之一种。乃依赞颂阿弥陀佛之十二礼偈,作十二次礼拜。(参阅“十二礼”347) p347

十二礼

全一卷。龙树造,禅那崛多译。又作十二礼文、十二礼偈。收于卍续藏第二册。本经系以十二颂(七言四十八句)赞叹阿弥陀佛之庄严功德,故称十二礼。注疏有觉树之结谶法一卷、科解一卷、僧朴之讲录..

十二光佛

阿弥陀佛成就光明无量之愿,其威神为最尊第一,为赞叹其光明之智体及德用,分立十二种称号。即称: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

八十亿劫

表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长久劫量。安乐集卷上(大四七·四中):“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观无量寿经] p269 ..

二利真实

即自利真实与利他真实。善导于观经疏散善义解释至诚心,谓至即真,诚即实。又真实有二,一为自利,一为利他。 自利真实复分为二,即:(一)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同一切菩萨..

二利

即自利与利他。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则兼利他。[无量寿经卷上、赞阿弥陀佛偈] p195

二十四愿

阿弥陀佛之别愿。无量寿经中称之为四十八愿,二者相较,虽略有出入,然主旨则属一致。于后出阿弥陀佛偈中所举(大一二·三六四中):“惟念法比丘,乃从世饶王,发愿逾诸佛,誓二十四章。”即此..

二修

乃指专修与杂修而言。修行阿弥陀佛之净土法门,称为专修。修其他法门,则称为杂修。日本源空之黑谷上人语灯录(汉语灯录)卷一(大八三.一一二上):“若夫抛杂修专者,百即百生。(中略)舍专..

二七曼荼罗

乃指日僧觉鍐所传之五轮九字曼荼罗。五字轮与九字明合而为十四轮,故称二七。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大七九·一一上):“二七曼荼罗者,大日帝王之内证,弥陀世尊之肝心,现生大觉之普门,顺次往生..

九品觉王

“觉王”即佛陀。“九品”为净土世界之九种品位。阿弥陀佛为净土世界之教主,故称九品觉王。 p142

七礼

指礼拜七种佛菩萨。全称七敬礼。善导之法事赞卷下(大四七·四三八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宝,我今稽首礼,回愿往生无量寿国。南无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土中一切三宝,我今稽..

一心不乱

梵语 aviksipta-citta。(一)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 (二)修念佛法门之际,以至诚之信心持诵弥陀名号,令..

一佛净土

指一佛所住之清净国土,或指某一佛之净土。但后世则专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净土十疑论(大四七·七八中):“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即易得往生。” p45 ..

僧衒(启芳,圆果)(唐河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释僧衒。并州人也。本学该通解行相副。年九十六遇道绰禅师着安乐集讲观经。始回心念佛。恐寿将终。日夜礼佛一千拜。念弥陀佛八百万遍。于五年间一心无怠。大渐告弟子曰。阿弥陀佛来授我香衣。观..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