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首

(术语)比丘之尊称。犹言贤者,尊者。义净译新律中多用此称。【又】(菩萨)华严经贤首品有贤首菩萨。【又】(人名)佛说贤首经有并沙国王妃贤首夫人。又华严宗第三祖,唐法藏,字贤首。其祖康..

慧灯

(譬喻)智慧之灯明也。华严经曰:慧灯破诸闇。大集经二曰:有诸众生行无明闇,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然慧灯故。法华经人记品曰:世尊慧灯明。..

慧灯

(譬喻)智慧之灯明也。华严经曰:慧灯破诸闇。大集经二曰:有诸众生行无明闇,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然慧灯故。法华经人记品曰:世尊慧灯明。..

德母

(术语)功德之母也。犹言德本。华严经曰:信道元为功德母。广弘明集序曰:信为德母,智是圣因。

德母

(术语)功德之母也。犹言德本。华严经曰:信道元为功德母。广弘明集序曰:信为德母,智是圣因。

澄观

(人名)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三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复请使于崇福..

澄观

(人名)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嗣贤首,弘华严宗。初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作新华严经疏二十卷。自兴元元年正月至贞元三年十二月而毕功。四年正月寺主贤林请讲新疏。七年河东节度使复请使于崇福..

实义

(杂语)真实之义理也。华严经二十九曰:分别实义得究竟。报恩经六曰:不可以实义。正理论二十三曰:能止推征令证实义。

实义

(杂语)真实之义理也。华严经二十九曰:分别实义得究竟。报恩经六曰:不可以实义。正理论二十三曰:能止推征令证实义。

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

(经名)Mahāvaipulyabuddha-gaṇḍavyūha-sūtra,译曰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经。即华严经之具名也。华严玄谈九曰:依今梵本,云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此云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今略杂..

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

(经名)Mahāvaipulyabuddha-gaṇḍavyūha-sūtra,译曰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经。即华严经之具名也。华严玄谈九曰:依今梵本,云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此云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今略杂..

遮那圆顿

(术语)以华严经为毗卢遮那法身所说圆融顿极之法,指华严宗而云。

遮那圆顿

(术语)以华严经为毗卢遮那法身所说圆融顿极之法,指华严宗而云。

阅经十二种

(书名)二卷,明净挺着。阅读十二种之经典而记其所感者。即华严经颂,梵网戒光,楞伽心印,维摩饶舌,圆觉连珠,楞严问答,药师灯焰,弥陀舌相,金刚三昧,心经句义,法华悬谭,及涅槃末后是也..

我闻

(杂语)一切经之初,置我闻二字者,息世之执竞,且证亲闻之无谬。我者阿难自谓也,注维摩经一:什曰:若不言闻,则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则情有所执。情有所执,诤乱必兴。若言我闻,则我无法,..

见网

(术语)种种之邪见缠缚身不使脱免,故譬以罗网。文句四下曰: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屈曲,不能得出。华严经三十七曰:我慢溉灌,见网增长。宗镜录十八曰:客尘自遮,见..

四见

(名数)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于其一,名为四见。智度论七曰: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亦如是。又华..

色相

(杂语)谓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华严经一曰: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仰覆世界

(界名)华严经说种种之世界,中有仰世界,有覆世界。仰世界如常。覆世界如蜂窝。八十华严经十七曰: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

伊罗婆那龙象王

(鬼类)伊罗婆那者梵名。又作伊罗婆拏,堙罗那,烟罗婆那,蔼罗筏拏,爱啰博拏,哀罗筏拏,烟罗槃那,蔼那婆那,伊那钵那,伊罗钵那,伊罗钵多罗,医罗钵咀罗等。伊罗为树名。或梵汉并称,谓为..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