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钞

Huayanjingshuchao佛教《华严经》的注释书。《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的会合本。唐澄观撰。80卷。原来二者各为单行本,明嘉靖间,妙明始收经入疏,收疏入钞,成《华..

五台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名清凉山。在山西五台县东北部。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方圆五百里,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广,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五台之巅,各有一峰名..

空海(Kukai 774~835)

Konghai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俗姓佐伯,幼名真鱼。赞岐国(今香川县)人。15岁学《论语》、《孝经》等。后游京都,入大学明经科,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尤好佛教。偶读《虚空藏求闻持法》,信佛..

法藏(643~712)

Fazang唐代僧人。华严宗实际创宗者,宗内称为三祖。本康居国人,其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去云华寺师事智俨,听讲《华严经》,得其嫡传。高宗咸亨元年(670),荣国夫人..

大乘经(Mahayana sutra)

Dachengjing大乘佛学经典的总称。又称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方广经或大方等经等。相对于小乘经而言。大乘经是随着佛学思想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的。初期流行的大乘经,约当公元1世纪开始..

契丹藏

Qidanzang约在辽兴宗(1031~1054)时开雕。又名辽藏。它在《开宝藏》天禧修订本的基础上增收了《华严经随品赞》、《一切佛菩萨名集》、《随愿往生集》、《释摩诃衍论》、《大日经义释》、《大..

鉴源〔《神僧传》卷第七〕

释鉴源。不知何许人。素行甄明。后讲华严经号为胜集。日供千人粥食。其仓簟中米粟纔数百斛。取之不竭。沿夏涉秋未尝告匮。冥感如此。后多征应。有慧观禅师。见三百余僧持莲灯凌空而去。历历如流..

通玄〔《神僧传》卷第七〕

通玄。姓李氏。太原东北人也。举动之间不可量度。身长七尺余。形貌紫色眉长过目。髭鬓如画发绀而螺施。唇红润齿密致。戴桦皮冠衣大布。缝掖之制腰不束带足不蹑履。虽冬无皴(七旬切)皲(音军)..

慧悟〔《神僧传》卷第六〕

释慧悟。未详氏族。隐太白山中持诵华严经。服饵松朮。忽于一时见一居士。来云相请居士腾身入空。令悟于衣带中坐。摄以飞行至一道场。见五百异僧翔空而至。悟奄就末行。居士语曰。师受持华严是佛..

法敏〔《神僧传》卷第六〕

释法敏姓孙氏。丹阳人也。八岁出家事英禅师为弟子。入茅山听明法师三论悟其宗旨。贞观元年出还丹阳讲华严涅槃。二年越州田都督追还一音寺相续法轮。于时众集。义学沙门七十余州八百余人。当境僧..

元表(全清)(唐高丽国)[《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释元表。本三韩人也。天宝中来游华土。仍往西域瞻礼圣迹。遇心王菩萨指示支提山灵府。遂负华严经八十卷。寻访霍童礼天冠菩萨。至支提石室而宅焉。先是此山不容人居。居之必多霆震猛兽毒虫。不然..

慧凝(元魏洛阳)[《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释慧凝。未知何许人也。栖止洛邑而无异艺。正修练心戒耳尝得疾暴终七日而苏起说冥间报应。及见区分更无毫发之差。所睹者五沙门。一是宝明寺智圣。以坐禅苦行得升天堂。次一是般若寺道品。以诵涅..

景超(晋江州庐山香积庵)[《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释景超。不知何许人也。素持戒范若护浮囊。性惟矢直言不面从。及乎游方役足选胜栖身。至于庐峰便有息行之意。惟诵法华鞠为恒务。九江之人且多景仰。尝礼华严经一字拜之。计已二遍。乃烧一指为灯..

无染(唐五台山善住阁院)[《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释无染者。不委氏族何许人也。从中条山受业。讲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论。善者从之。恒念华严经。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或现老人。或为..

利涉(唐京兆大安国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释利涉者。本西域人也。即大梵婆罗门之种姓。夙龄疆志机警溢伦。宗党之中推其达法。欲游震旦结侣东征。至金梭岭遇玄奘三藏。行次相逢礼求奘度。既而群经众论凿窍通幽。特尔远尘归乎正道。非奘难..

鉴源(慧观)(唐汉州开照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释鉴源者。不知何许人也。素行甄明范围律道。苾刍表率何莫由斯。后讲华严经号为胜集。日供千人粥食。其仓箪中米粟纔数百斛。取之不竭。沿夏涉秋未尝告匮。其冥感如此。其山寺越多征应。有慧观禅..

守直(唐杭州天竺山灵隐寺)[《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释守直。字坚道。钱塘人也。姓范氏。齐信安太守瑝之八叶。礼既冠众君子器之。夙有丘园之期。不顾玄纁之锡。遂诣苏州支硎寺圆大师所受具足律仪。是夜眼中光现长一丈余。持久方灭。盖得戒之验也。..

诚慧(后唐五台山王子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释诚慧。元礼之宗盟祖派。蔚州灵丘之故邑。父母深信注意清凉。因瞻大圣之容。乃乞兴邦之子。既而有孕。遂诞贤童。纔当丱年器[干-乞+余]天假。自诣台山永为佛子。时真容殿释法顺睹其俊哲。化以苦..

智頵(唐五台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释智頵者。中山人也。自幼辞亲来五台山善住阁院礼贤林为师。诵经合格得度。神情爽拔气调高峙。于世资财少欲知足。粝食充腹粗衣御寒。余有寸帛未尝不济诸贫病也。游方参玩预诸讲席。传法华维摩二..

华严和尚(唐幽州)[《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释华严和尚。不知名氏。居在幽州城北。恒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时号之全取经题呼召耳。其所诵时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万岁通天年中韩国公张仁愿之为幽州都督也。夜闻经声品次历历然。及尔晨兴..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