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法决疑经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其内容叙述佛陀入灭一千年后,佛法衰变之相,并劝导修布施大悲行。佛陀于跋提河边将入涅槃之时,因常施菩萨之请示而开演此经。然此经传译之史实不明。..

像始

指像法时代之始。赞阿弥陀偈(大四七·四二四上):“本师龙树摩诃萨,诞形像始理颓纲。”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运行之情况,可区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时,像法即为第二时。(参阅“像法”5756..

像始

指像法时代之始。赞阿弥陀偈(大四七·四二四上):“本师龙树摩诃萨,诞形像始理颓纲。”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运行之情况,可区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时,像法即为第二时。(参阅“像法”5756..

僧护

(一)梵名Savgharaksita,巴利名 Savgharakkhita。舍利弗弟子之名。据因缘僧护经载,僧护曾与五百商人共入大海,归途与同伴失散,乃独行,于海边历见五十三地狱,见众生随各自之罪业而受苦,归而..

僧护

(一)梵名Savgharaksita,巴利名 Savgharakkhita。舍利弗弟子之名。据因缘僧护经载,僧护曾与五百商人共入大海,归途与同伴失散,乃独行,于海边历见五十三地狱,见众生随各自之罪业而受苦,归而..

诵律

指八十诵律与十诵律两种。于诸律本中,仅此二律之名含有“诵律”二字,其义概指“法应诵持”及“经由口诵而结集成者”。八十诵律乃佛陀入灭后,弟子结集三藏时,优婆离于一夏九旬间,八十度诵出..

诵律

指八十诵律与十诵律两种。于诸律本中,仅此二律之名含有“诵律”二字,其义概指“法应诵持”及“经由口诵而结集成者”。八十诵律乃佛陀入灭后,弟子结集三藏时,优婆离于一夏九旬间,八十度诵出..

台座

本指规定佛像之位置。其后,依照仪轨,用以衬托佛像者,亦称台座。古印度本无佛像,仅以一块方形板,表佛之存在。后于台座上雕刻宝轮与鹿,表佛陀在鹿野苑之说法。在经典规定之外,则有师子座。..

台座

本指规定佛像之位置。其后,依照仪轨,用以衬托佛像者,亦称台座。古印度本无佛像,仅以一块方形板,表佛之存在。后于台座上雕刻宝轮与鹿,表佛陀在鹿野苑之说法。在经典规定之外,则有师子座。..

耳听。与思、修合称三慧。对于根据经典而来之教说,听闻而信解之,称为闻法、闻信。佛陀之弟子常听闻声教,称为声闻;后世之行人唯依经卷而知佛法,或遇善知识而得闻法。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迦叶..

耳听。与思、修合称三慧。对于根据经典而来之教说,听闻而信解之,称为闻法、闻信。佛陀之弟子常听闻声教,称为声闻;后世之行人唯依经卷而知佛法,或遇善知识而得闻法。北本涅槃经卷三十六迦叶..

维摩经

梵名Vimalakīrti-nirde?a。凡三卷,计十四品。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称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经。本经旨在阐说维摩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本经之中心..

维摩经

梵名Vimalakīrti-nirde?a。凡三卷,计十四品。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又称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经。本经旨在阐说维摩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本经之中心..

维摩

梵名 Vimalakīrti。音译毗摩罗诘利帝。又作毗摩罗诘、维摩诘、无垢称、净名、灭垢鸣。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毗舍离城(梵 Vai?ālī)之长者。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

维摩

梵名 Vimalakīrti。音译毗摩罗诘利帝。又作毗摩罗诘、维摩诘、无垢称、净名、灭垢鸣。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毗舍离城(梵 Vai?ālī)之长者。虽在俗尘,然精通大乘佛教教义,其修为高远..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八节 寻找佛陀的踪迹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八节 寻找佛陀的踪迹

第十八节 寻找佛陀的踪迹佛陀和往常一样,准备好去托钵乞食,他对阿难陀说道:「阿难陀,我需要休息。自从我觉悟以来已经九年,我踏遍了整个中印度的平原,步行了数千里。虽然如此,我从来没有..

性遮二罪

性罪、遮罪之并称。性罪全称自性罪,又作性重、实罪;遮罪又作制罪、遮制。性罪,即自性罪过,不待佛陀制禁,性自是恶,犯之即有罪报;遮罪,则为避免世人之讥嫌,佛陀乃因应时间、地点、情况所..

性遮二罪

性罪、遮罪之并称。性罪全称自性罪,又作性重、实罪;遮罪又作制罪、遮制。性罪,即自性罪过,不待佛陀制禁,性自是恶,犯之即有罪报;遮罪,则为避免世人之讥嫌,佛陀乃因应时间、地点、情况所..

性罪

二罪之一。为“遮罪”之对称。指自性之罪过。又作自性罪、性重、实罪。谓不论处于何种环境,若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均属本质之罪恶行为,称为性罪。反之,伴随性罪所引起之各种过失,或..

性罪

二罪之一。为“遮罪”之对称。指自性之罪过。又作自性罪、性重、实罪。谓不论处于何种环境,若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均属本质之罪恶行为,称为性罪。反之,伴随性罪所引起之各种过失,或..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