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大安法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的人也不多。我们是真的念佛人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落实下来呢?厌离心啊,把这个五浊恶世真的彻底看破,完全放下,心里不留恋牵挂..

宝池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五。观见极乐净土八功德池之相也。经曰:次当想水,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中略)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愿土

(界名)依阿弥陀佛本愿成就之国土,即极乐净土也。往生礼赞曰:而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双树林下往生

(术语)法事赞所说极乐净土三种往生之一。往生极乐之化土也。双树林为释迦化身之涅槃。故明极乐之化土借之。

水相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八功德水之相之观法也: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中略)是为水相,名第二观。..

引接结缘乐

(杂语)往生要集十乐中之第六乐。往生净土后,将娑婆结缘之父母知友,自在引接而济度之乐也。要集上末曰:若生极乐,智慧高明,神通洞达,世世生生恩所知识,随心引接。(中略)无缘尚尔,况结..

极乐化生

(术语)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智而修种种善业之人,生于边地之宫殿,五百岁间不能闻见三宝。是名胎生。信佛智之人随九品之行业各化生于莲华中,身相光明顿具足,名曰化生。无量寿..

不退土

(杂名)不退之净土也。谓西方之极乐,以彼土为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之处不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轮回之乡至不退之土。

五妙

(一)谓色、声、香、味、触五境中之净妙者。系就极乐之境界而言之。依往生要集卷上载,极乐净土有十乐,其第四乐名为五妙境界乐。 (二)五妙欲之略。指有漏之色、声、香、味、触五境。 p1097 ..

栏楯

指附于建筑物之栏杆,或指围绕树木之栅。详言之,纵者为栏,横者为楯。禅苑清规卷十(卍续一一一·四六七下):“尊殿上只可焚香瞻礼,不可倚靠栏楯,聚头语笑。”又阿弥陀经载,极乐国土有七重..

宝螺

即螺贝。法具之一,乃如来说法音声之标帜。为尊重法螺,故称宝螺。千手经(大二○·一一一上):“若为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于宝螺手。”不空罥索经卷十八世间成就品载,众生闻螺声,能灭重罪..

宝树观

又作树观。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四。即观想极乐净土有七重行树,一一树皆高八千由旬,诸树具足七宝花叶,一一花叶皆显异宝之色。又一一树上有七重网,而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花宫殿,犹如..

触功德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属于十七种国土庄严之一。谓庄严极乐净土之种种珍宝皆悉柔软,能令触者得胜乐功德。出于天亲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下):“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

宝池观

又作池观。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五。即观极乐国土之八功德水池,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摩尼水流注其间,畅演妙法,又有百宝色之鸟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p6744 ..

愿主

又作本愿主、发愿主、本愿。指发愿兴隆三宝者,或造立寺院、经像,或悬绘、燃灯,或散花、烧香,或设斋供僧等;依此功德,藉以回向往生极乐国土。[无量寿经卷下] p6728 ..

愿土

指西方极乐净土,乃依阿弥陀佛本愿而成就之国土。往生礼赞(大四七·四四五下):“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p6727 ..

千无一失

指无所漏失。净土宗专修报土往生正业之弘愿念佛者,执心牢固,定生极乐之国。杂修行者,执心不牢,堕于懈慢之邦,故杂修者,千人之中无有一人得以往生极乐净土;专修者则千人中有千人得以往生。..

女犯

指僧对女子犯“不邪淫戒”条。御传钞卷上(大八三·七五○下):“行者宿报设女犯,我成玉女身被犯,一生之间能庄严,临终引导生极乐。” p918 ..

大愿清净报土

指阿弥陀佛之极乐净土。此极乐净土系酬报阿弥陀佛所发起之清净本愿而生起者,故称大愿清净报土。 p905

上品莲台

指上品往生极乐者所化生之莲台。往生极乐之三品中,上品生者化生于七宝池中之七宝大莲华,故称上品莲台。 p717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