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

(638-713)唐代高僧。俗姓卢,幼孤贫,采薪养母。后谒蕲州黄梅山五祖弘忍禅师,五祖为之说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悟道,得授衣法,成为禅宗之第六祖。..

偏袒

袒露一臂。出家人穿袈裟,通常偏露一边,如金刚经所说的偏袒右肩是。

离相

离一切虚妄之相。金刚经说:离一切相,修一切善。

如语

符合事实真相之语。金刚经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金刚经六喻之一。电之为物,忽生忽灭,以喻世相之无常迅速。

金刚经

忠曰:“禅家专诵此经,弘忍、慧能二大师有劝奖语。又依慧能初闻诵此经,心即开悟。又忍大师为说此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如《坛经》说。”《法宝坛经·六..

伴夜

大夜伴灵,故亦曰伴夜。《大鑒清规》云:“入灭第三日荼毗,先第二日晚夜,此时名大夜。大夜之义,谓只此一夜之留,明日出而不归也。故殷勤供养,小师围绕,终夜不寐,名曰伴夜,唯诵《金刚经》..

佛四种希有

[出金刚经纂要刊定记]一时希有时希有者。谓佛出世之时不常有也。一切众生。从旷劫来。无明覆蔽。流转生死。无有穷尽。今值佛出世。闻说正法。依教修行。得免生死之苦。实为希有也。二处希有处希..

一合相

[出金刚经]一合相者。盖言众尘和合而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尘不有。但众生不了。妄执为实。若是实有。即应世界不可分为微尘。若是实无。不应微尘合为世界。是知执有执无。皆不当理。经云。如..

文公杨亿居士

文公杨亿居士,字大年。幼举神婴,及壮负才名而未知有佛。一日过同僚,见读金刚经,笑且罪之,彼读自若。公疑之曰:「是岂出孔孟之右乎?何佞甚!」因阅数板,懵然始少敬信。后会翰林李公维,勉..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

六祖慧能大师者,俗姓卢氏,其先范阳人。父行[王*舀],武德中左官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三岁丧父,其母守志。鞠养及长,家尤贫篓,师樵采以给。一日负薪至市中,闻客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

慧因〔《神僧传》卷第七〕

僧慧因。善三论及法华金刚经。常为讲说。至德中黄昏时见一人入门云。王请法师。因遂僵仆。惟心顶暖七日却苏。云初随使者至一城。极甚宏丽。入见王从数百人。下殿至阁门。拜曰。弟子不幸主世名禄..

祖觉(眉州中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释祖觉别号痴庵。嘉州杨氏子也。聪颖夙发独嗜佛乘。精究贤首宗旨尽得其奥。后奉旨出住眉州之中岩。四方学者云委川骛而至。日于开堂弗倦诲示。汲引后学曲尽慈悲。清凉一宗至师可为鼎盛矣。而于拈..

法照(唐陕府)[《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释法照。不知何许人也。立行多轻率游方不恒。长庆元年入逆旅避雨。逡巡转甚泥淖。过中时乞食不得。乃咄遣童子买彘肉。煮夹胡饼数枚粗食略尽。且无耻愧。旁若无人。客皆诟骂。少年有欲驱者。照殊..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朗州德山宣鉴禅师。剑南人。姓周氏。博贯三藏。尝讲金刚经。时以周金刚名之。俄慨然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浸。学与无学吾知之矣。乃尽弃其习谒龙潭信禅师。问久..

中峰禅师(明本)《释氏稽古略续集》

中峰禅师。讳明本。号中峰。钱塘孙族。生有异征。为儿童时。嬉戏必为佛事。稍长闻经教。燃指臂求佛甚切。昼夜弥励。困则以首触柱。自儆期必得乃已。及入死关。密扣心要诵金刚经。至荷担如来处。..

净真《佛祖统纪》

净真。居长安积善寺纳衣乞食。诵金刚经十万遍。专志念佛。语弟子曰。五月内十度见佛。两度见净土宝莲花上童子游戏。吾已得上品生言讫加趺而化祥光满寺 。..

慧诚《佛祖统纪》

慧诚居钱唐资圣。诵金刚经礼西方佛。尝神游净土亲睹佛容。潜于山岫积薪为龛入中念佛。纵火自焚。祖南居南岳刺血书阿弥陀经五百卷。金刚经一百卷。法华经十部。终二十七年。皆用血书。常时念佛期..

法师净杲《佛祖统纪》

法师净杲。四明人。学法真为高弟。撰金刚经疏。欲讲即讲。不俟众集。有臣律师者入冥府。司名者曰。误追也。臣潜窥其籍。有云明州净杲阇黎。讲金刚般若经一百遍。既反诣师以问。师曰。但十遍耳。..

三世不可得

(术语)谓三世之诸法,不可得一实体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