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与见处

三关与见处

下手的工夫屡有变迁,唐宋以前的禅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彻悟了道,师徒授受不过以心印心,并没有甚么实法不实法,平日的参问酬答,也不过随方解缚,就病与医而已。宋代以后的人们之根器就陋劣了!..
为什么佛前供一杯 “清水” ?

为什么佛前供一杯 “清水” ?

佛前供一杯“清水”的功德众所周知,佛门三宝即佛、法、僧。经云供养三宝,功德无量,譬如《法华经》中有言,“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意思是说,假如有人内心散乱..
禅在当下

禅在当下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下,生命在当下,生活在当下,迷惑在当下,觉悟在当下,由觉悟所生的觉的感受、..
念经是口诵还是默念?

念经是口诵还是默念?

念佛既要口诵、也要心念口诵对心念有帮助的默念和心念没有太大区别差不多是一样就是不出声心里边念居士问:念佛是口念、心念、还是默念好?金刚念诵、瑜伽念诵是什么意思?1、音声念诵,乃举音..
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 善 导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声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清净大海众竟。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沦六道苦不可具云。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
怎样念“ 阿弥陀佛” 功德更大?

怎样念“ 阿弥陀佛” 功德更大?

菩提心我们念佛忆佛要与佛相应,念阿弥陀佛是大乘法,大乘法的标志就是菩提心。我们既然闻到佛的名号:无量光无量寿,能不能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发菩提心从理论上分俗谛的菩提心和胜义谛的..
真正的佛菩萨

真正的佛菩萨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安静。仿佛静静的大山,静到极致,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
佛说四谛法,为什么以苦为首?

佛说四谛法,为什么以苦为首?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不仅是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这样,十方国土,除了佛国之外,也都差不多是同样的情形。然而,娑婆世界众生往往都是以苦为乐,不思出离。因此,佛陀在说四谛教法之时,以苦为..
相印于心

相印于心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什么是“洒净”?

什么是“洒净”?

在佛教很多法会活动的仪轨中都有“洒净”这个环节法会开始前都会举行“洒净”仪式那么洒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做洒净在家需要洒净吗洒净,是佛教中一种仪式,即散洒香水,洁净道场或供具等物,把..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