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可真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翠岩可真禅师,石霜楚圆慈明禅师之法嗣,福州人。曾经投慈明(石霜楚圆)禅师座下参学。后到金銮寺陪同善侍者坐夏(雨季安居)。善侍者乃慈明和尚之高足,道眼已明,道吾悟真、杨岐方会等诸..
李炳南:点香应该用几条?

李炳南:点香应该用几条?

问:点香有的用三条,有的用一条,原来应该用几条?(庄庆贤)答:初无一定,后随各地风俗而异。三条者,系取戒定慧之意,各随各地习惯行之可也,无所谓应该。..

念佛茹素回向给孩子,高考超常发挥考出好成绩!

各位师兄,我将学佛后心想事成的一件事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走进佛门,相信佛法真实不虚。弟子儿子上小学时,就读的是我们市里最好的民办的学校,孩子不是十分聪颖,但是比较听话。也许我..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李炳南: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

问: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特色?(胡美月)答:在因地讲,他教重信受服从,佛教则重信解觉悟。在果地讲,他教不断生死轮回,佛教独能得到不生不灭。在崇拜讲,他教推重天帝最尊,尝罚由之,..

佛陀开示种姓制度现象

你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吗?种姓制度在印度有着很长的历史,现代的印度社会都没有根除这种制度。优越感是一种我慢,我执的表现,我慢、我执是烦恼与生死流转的根源。那么佛陀又是如何看待种姓制度..
李炳南: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

李炳南: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

问:佛教徒应不应尊敬神?(妈祖、关帝、仙公等)(詹养)答:众生平等,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当该一律恭敬,此常不轻菩萨之行也。但恭敬与信奉,大有区别,万不可混为一谈。如对本国元首,..
李炳南:法与性的关系如何?

李炳南:法与性的关系如何?

问:法与性的关系如何?(游祥洲)答:法为万事万理之总代辞,然一事理有一事理之自体,此自体即名曰法,一自体有一自体之状态,此状态亦名曰法。因事理既如是之繁,自体状态又千差万别,说太复..

不要轻易去揣测别人的用意

前几天,小微告诉我,她的一个朋友不理她了,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朋友管她借钱,她没借,是因为那个朋友花钱大手大脚的,不借给她是希望她能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可是朋友因此不理她了,这不禁..
李炳南:实相念佛是否已见性?

李炳南:实相念佛是否已见性?

问:实相念佛是否已见性?(池慧霖)答:此法系作观,必先静止一切,后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取其中道,是谓实相念佛。此行亦分功夫浅深,以及因修果成之段,实相固属佛性,见不见在乎成不成也..

佛陀为何要拒绝姨妈供养的金缕衣?

如果是长辈送给你的东西,你可以拒绝吗?佛陀为什么要拒绝姨妈供养他的金缕衣呢?在佛陀看来,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亲疏之分。有一次,佛陀来到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园精舍..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