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地藏菩萨本愿经》
梦参老和尚 讲解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地藏菩萨本愿经》
梦参老和尚 讲解
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杂语)随愿往生经,地藏本愿经等说,为他作追福,则他得一分自七分全得。
(经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说观自在菩萨乃至地藏菩萨八大菩萨之修法。
(山名)为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八十二曰:九华山在青阳县西南四十里。顾野王舆地志:上有九峰,千仞壁立,周围二百里,高一千丈。太平寰宇记:旧名九子山,唐李白以九峰如莲华削成,改为九华山。案九华山,相传以为地藏胜地。参看地藏条。..
(杂名)此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所说,以小指许之木,切为一寸长,四面平,两头尖,其一平面书十善之一字,其反面书十恶之一字,合成十本之轮相,先于地藏菩萨前念十方之佛,归依三宝,焚香以之掷于净物之上,依其所现善恶文字之多少,而知其人宿世善业恶业之多少。经中举三种占法,此为占知宿世善恶..
(传说)安息国人不知佛法,阿弥陀佛化为鹦鹉,教化国人。见三宝感应录上。
(行事)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于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曰:复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于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门,无诸..
释地藏。姓金氏。新罗国王之支属也。慈心而貌恶。颖悟天然。七尺成躯。顶耸奇骨。特高才力可敌十夫。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于时落发涉海舍舟而徒。振锡观方。邂逅至池阳。睹九子山焉。心甚乐之。乃径造其峰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栖涧汲趣尔度日。藏尝..
释地藏。俗姓金氏。新罗国王之支属也。心慈而貌恶颖悟天然。于时落发出家。涉海徒行振锡观方。至池阳睹九子山。心甚乐之。乃径造其峰而居焉。藏尝为毒螫(音拭)端坐无念。俄有美妇人作礼馈药云。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言讫不见。视坐左右间沛然流衍。时谓为九子山神为涌泉资用也。至德年初有诸葛节。..
为我国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混合而产生之经典,乃冥府信仰与地藏信仰之结合。系描述人于死后之世界,将因生前之罪业受十王制裁之事。有各种异本,例如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等。本经中之十王信仰与七七忌、百日忌、一周忌、三周忌等追福法会并行流传。(参阅“十王”..
广州文殊院圆明禅师,福州陈氏子。参大沩得旨后,造雪峰请益,法无异味。尝游五台山,睹文殊化现,乃随方建院,以文殊为额。开宝中枢密使李崇矩巡护南方,因入院睹地藏菩萨像,问僧:「地藏何以展手?」僧曰:「手中珠被贼偷却也。」李却问师:「既是地藏,为甚么遭贼?」师曰:「今日捉下也。」李礼谢..
襄州清溪山洪进禅师,在地藏时居第一座。一日地藏上堂,二僧出礼拜。藏曰:「俱错。」二僧无语,下堂请益修山主,修曰:「汝自巍巍堂堂,却礼拜拟问他人,岂不是错?」师闻之不肯。修乃问:「未审上座又作么生?」师曰:「汝自迷暗,焉可为人?」修愤然上方丈请益,藏指廊下曰:「典座入库头去也。」修..
南雄州地藏和尚,上堂,僧问:「今日供养地藏,地藏还来否?」师曰:「打开佛殿门,装香换水。」师与大容和尚在白云开火路,容曰:「三道宝阶,何以个火路?」师曰:「甚么处不是?」
福州地藏守恩禅师,本州丘氏子。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昼眠无益。」﹝昼,原误作「画」,今改。﹞曰:「意旨如何?」师曰:「早起甚长。」问:「如何是西来祖意?」师曰:「风吹满面尘。」上堂,竖起拳曰:「或时为拳。」复开曰:「或时为掌。若遇衲僧有功者赏。」遂放下曰:「直是土旷人稀,相..
忠曰:“盖位在判官下。东福寺所设像,左手持槌,右手持棒而担右肩;三圣寺土地堂感应像,右手持槌,左手提棒,与东福像左右相反,皆被发不复着巾,所谓作卑下之容也。”
忠曰:“子,助字。盖方丈小门,隔外庭,故云隔子门。”《雪窦显禅师录》云:“玄沙与地藏在方丈说话,夜深,沙云:‘侍者关隔子门,汝作么生出得?’地藏云:‘唤什么作门?’”又《联灯?玄沙章》、《传灯》、《会元》并但作门。《无準范禅师录·结夏小参》云:“佛殿里隔子门碍塞杀人。”..
《村寺清规》云:“童行方入寺, 乃至 宜教观音聪明咒,久而渐渐聪明。” 详〈垂说类·训童行〉处。忠曰:“《陀罗尼集经》有观世音说咒药服得一闻持陀罗尼,又有观音闻持不忘陀罗尼。又《续观音感应集》有观音智慧咒,所谓聪明咒是乎。”《续观音感应集》云:“赵师炳事观音大士甚虔,行徽严道中,壁..
《敕修清规·祈祷》云:“如祈晴、祈雨,则轮僧十员、廿员,或三五十员,分作几引,接续讽诵。每引讽大悲咒、消灾咒、大云咒,各三七遍,谓之不断轮。终日讽诵,必期感应,方可满散忏谢。”忠曰:“轮者,自第一引次第精修,数引终,则复第一引临场,如轮环然,故言轮。”..
地藏本愿经说,恭敬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的人,当得二十八种之利益。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菩提不退;五、衣食丰足;六、疾疫不临;七、离水火灾;八、无盗贼厄;九、人见钦敬;十、神鬼助持;十一、女转男身;十二、为王臣女;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为帝王..
菩萨名,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此菩萨在世尊灭度以后,弥勒未生以前,担负救度众生的重任。而且常住地狱拔苦,因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以大愿著称。
地藏本愿经说,塑画乃至以金银铜铁作地藏之形象,然后烧香供养和瞻礼赞叹的人,其居处即得十种之利益:一、土地丰壤;二、家宅永安;三、先亡生天;四、现存益寿;五、所求随意;六、无水火灾;七、虚耗碎除;八、杜绝恶梦;九、出入神护;十、多遇圣因。..
多如恒河沙数的禅定,为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察众机的禅定。
地藏菩萨的密号。
由所作的业因,必召感应得的果报。
感是感召,应是应现,意谓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传说)相传即地藏王菩萨也。
【末那心所何地所系】 p0521成唯识论五卷二页云:末那心所、何地系耶?随彼所生,彼地所系。谓生欲界现行末那相应心所,即欲界系;乃至有顶,应知亦然。任运恒缘自地藏识,执为内我;非他地故。若起彼地异熟藏识现在前者;名生彼地。染污末耶,缘彼执我。即系属彼,名彼所系。或为彼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
有个小男孩对着山谷大叫我讨厌你,藉以发泄心中的不满,结果他惊讶的发现,周遭的人也都讨厌他。小男孩哭着把情形告诉妈妈,妈妈安慰他,并且带他回到山谷,要他再叫一声我爱你,结果小男孩破啼为笑,因为他听到四面八方的人也都告诉他:我爱你。空谷回音,这就是感应!敲钟钟响,敲鼓鼓鸣,这也是感应..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参加过理教的法会。理教虽非正宗..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