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初学佛的人要了解的三件事◎ 弘一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味之名纵横满纸,如何能够充饥?倒不如现在得到几种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
百不管老媪,失其姓,杭州人。尝问于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门,一生决离苦海。和尚曰,无过念佛。然念佛不难,而难于持久。持久不难,而难于一心。汝若能一切不管,专心持名,至诚发愿往生,临终佛来接引,即得离苦海矣。媪欢然拜谢,归,即将家事,委子妇等,辟净室供佛,修持其中。年余,复问和尚曰,自蒙开示,弟子..
善士问:大家在一起念佛,念七天佛,这叫打佛七吗?仁清法师答:所谓的打佛七呀,是历史上产生的一种修行仪轨。这种修行仪轨,修行方法呢。最主要的是让大家辟除一切外缘。就是放下一切万缘,静修念佛法门,这七天通通是这样。在古代打佛七很少睡觉。定的课也非常的紧张。并且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有简单的..
【我有一想】 p0647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有一想者:谓在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二解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四页云:此中我有一想者:谓在前二无色。由彼诸想,一门转故;说名一想。又云:依寻伺者我,亦有差别。谓有一种工巧智者,名有一想。..
【智圆满】 p1152瑜伽九十四卷十页云:智圆满者;谓如有一、性不愚戆。无有下品愚痴障故。亦不喑痖。无有中品愚痴障故。非手代言。无有上品愚痴障故。离三种智愚痴障故;有力能解善说恶说所有法义。
谓置于诸经典之首“如是我闻”等语有五事。龙树于大智度论卷二中广述六事成就,即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时成就(一时)、主成就(佛)、处成就(在某处)、众成就(与众俱)。竺道生合此六事成就中之主成就与处成就二者为一,称为五事成就。又憬兴之无量寿经述文赞卷上,则合并信成就与闻成..
据法华玄义卷六下载,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计有五种:(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与众生之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故一切众生虽未曾受道,亦得称为眷属。(二)业生眷属,由往昔闻法之善业,复生佛世,受道得度。(三)愿生眷属,昔由闻法结缘,未得证果,曾发誓愿,务在..
凡二十五卷,另有目录二卷。明代费隐通容、百痴行元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九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凡例、碑文、塔铭等。本书内容记录自过去七佛、西天祖师摩诃迦叶以下二十七尊、东土祖师菩提达磨以下六人,及南岳、青原两法系之耆宿至云门澄法嗣等禅宗五家之传灯法系,而以天皇道悟列属青原下,并删..
(杂语)Śaila又作势罗,施罗,译言石,山。玄应音义二十五曰:世罗邬波,此云小石也。俱舍光记八曰:世罗,唐言山。邬波世罗,唐言小山。大小不同,故以小标别。增一阿含经曰:施罗比丘。
(杂语)敲钟作响,以召集僧,或报时也。
(仪式)七七日之斋会,以纸作幡子,使主僧火化之。以期亡灵见幡子之好相而得好身也。释氏要览下曰:北俗亡累七斋日,皆令主斋僧剪纸幡子一首,随纸化之。按正法念处经有一十七种中有,谓死时若生天者即见中有如白氎垂下,其人识神见已,举手揽之,便受天人中有。故今七七日是中有死生之日,以白纸幡子..
(人名)Jānayasas,比丘名。译曰藏称。见续高僧传二。
【空无边处解脱】 p0790 如八解脱中说。二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九页云: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是第四解脱。超一切色想者:云何色想?答:眼识身相应诸想、等想性、现想性、已想性、已现想性、当想性、当现想性;是名色想。复次有说五识身相应诸想等想,乃至广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