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济群法师答:《六祖坛经》说:“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问: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济群法师答:《六祖坛经》说:“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法融,是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俗姓韦,润州延陵(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十九岁(612)入句容茅山从三论宗僧炅法师剃度。后从大明法师钻研三论和《华严》、《大品》、《大集》、《维摩》和《法华》等经数年。大明寂后,漫游各地,从盐官(今浙江海宁县)邃法师、永嘉旷法师等听讲各种经论,深有造诣;但觉全..
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学不做官了。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关于玄奘的生平,现存的《传》、《状》、《塔铭》等都没有记载,而关于他的年岁又有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诸说,推算不出确实生年..
或问一切世界,因何而有?造者为谁?曰:因心而有,唯心所造。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因妄识生,变似根身器世界等。故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又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欲明世界,先释世界之义。世界者,时间、空间、二者是也。世者时之异名,迁流之义,为过现未时之迁行也。界为东、西、南、北之界畔,即有情依止之国土也。又名世间,间者间隔之义,与界义同。又世者迁变无常义,在无常迁变中,谓之世间。..
世界之界,向形表推之,如云十方。十方者,十方位也。即东、西、南、北、四维(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
世界之世,向久远推之,如云三世。三世者,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是谓三世。
一初禅俱有初禅以下之欲界,名一世界。一世界具一日月四天下。四天下者,即四洲也。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谓之中千,三禅统一中千。第三、大千世界 合中千千倍之,谓之大千,四禅统一大千。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
刹土无量,名称亦可无量。若就释尊应化本生刹土而言,则所谓娑婆世界也。娑婆又作沙诃,堪忍之义,故译作忍土。此界众生,甚能堪忍,故名。又作杂恶杂会者,谓三恶五趣杂会也。娑婆为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是一佛摄化之境土也。..
就娑婆世界,而说邻近之十方世界。一、东方 密洲。六、西南方 鲜少。二、西方 离垢。七、东北方 摄取。三、南方 丰溢。八、西北方 欢喜。四、北方 丰乐。九、上方 振音。五、东南方 饶益。 十、下方 关籥。..
吾人现居之大地,为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中之一小世界内之南瞻部洲。
就世之相言之,所谓相续。而相续之种别亦有三:一、世界相续 由众生之有业,而国土世界安立。二、众生相续 由五阴法之和合,而众生存立。三、业果相续 依善恶之业因,而苦乐之果报成立。
只要一念坚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可以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业。
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一大劫共有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为一世界由成至毁的年数。
一佛所教化的世界。与一佛土同义。
一佛的净土。通常是指阿弥陀佛的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一个由众多极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质,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集合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术语)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世界。夫以一小世界为单位数,则一大千世界之数为一○○○○○○○○○也。其成立及破坏,无不相同。..
法师守素。初从邃师受观心之法。既悟玄旨。入居京师大兴善寺。足不越阃长诵法华。至三万七千余部。夜则虎狼侍座听经。食则乌鹊就掌取粒。沙门幽玄赠之诗曰。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时以为实录 。..
法师悟恩。字修已。路氏常熟人。年十三。闻诵弥陀经心有所感。遂投破山兴福寺求度。初学毗尼。闻天台三观六即之说深符其意。晋开运初。造钱唐慈光因师室。因讲次覆述剖析幽微。时称义虎。及继踵开法。道名大播。初是一家教典。自会昌毁废文义残阙。师寻绎十妙研核五重。讲演大部二十余过。法华大意昭著..
法师文备。字昭本。福之侯官郑氏诵法华维摩圆觉十六观小般若等。精练不忘。晋天福间。至会稽传百法论。闻天台三观为学者指南。遂来谒因师昼夜研心。凡法华净名光明疏句止观诸文。悉洞其旨。每与同门恩师。覆述观法莫逆于心。恩谓人曰。备虽后进。已与吾并驱于义解之途矣。恩师既没。复北面事恩以卒其业..
法师庆昭。字子文。钱唐胡氏。幼依开化院出家。十三受具戒。学天台之道。于奉先清师用力十七年。奉先谢世。众请师嗣讲。宛有父师之风。未几徙居石壁。属城南梵天。遇明舍所居为讲院。师徇请来居。讲风大振。天禧元年四月。无疾而化。平时讲说法华止观诸部。共百余周。传教弟子。自咸润而下九十七人。先..
法师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名潜夫。钱唐徐氏。学语即知孝悌。稍长常析木濡水。就石书字。列花卉若绵蕝(租曰反。汉书叔孙通治朝仪。为绵蕝野外习之。注云绵蕝者。束茅表位也)戏为讲训之状。父母异之令入空门。八岁即受具戒。二十一闻奉先清师传天台三观之道。负笈造焉。抠衣问辨。凡二年而清亡。..
法师咸润字巨源。越上虞郑氏。七岁事等慈子明。进受具戒精究毗尼。因入天台读智者三观文有所省。遂诣钱唐开化昭师学。博通法华净名涅槃楞严之旨。昭师敬其夙成俾之分座。及昭师赴梵天。复令自代。景德四年。上虞宰裴焕。与里中缁素。迎还等慈宣演大教。天喜初。徙讲郡之隆教。述签疑以三种消伏。俱约圆..
法师惟雅。久依孤山悉得其旨。孤山制西资钞以解弥陀疏。扶病隐几口占其文。使雅师笔之。初日午后染毫。翌日初夜绝笔云镜庵曰。孤山以高世之才弥天之笔。著十疏以通经。述诸钞以解疏。其于翼赞教门厥功茂矣。但其相承所说法门。言境观则以真心为境。论总别则以理性为总。判事法二观不许修证。废光明..
法师行靖与行绍。皆钱唐人。同依寿禅师出家。通练律部。同居石壁寺(去杭二十里在龙山之西)时韶国师法道大振。初往从之。国师观其法器。即使往学三观于螺溪之席。二师既偕往。讲求大义旦夜不息。未几所学已成乃复回石壁为众讲说。前后五十年。确守山林之操。未尝出游闾里。吴中宿学皆服其高洁。嵩明教论..
法师知廉。赐号通鉴。久学螺溪。以其师崇建殿宇。将永岁寒之绩为请彭城公钱俨(忠懿王弟)作传教院碑于螺溪。时太宗雍熙三年也。
法师谛观。高丽国人。初吴越王因览永嘉集同除四住之语以问韶国师。韶曰。此是教义可问天台羲寂。即召问之。对曰。此智者妙玄位妙中文(妙玄既散失不存。未审何缘知之。必寂师先曾见残编耳)唐末教籍流散海外。今不复存。于是吴越王遣使致书。以五十种宝往高丽求之。其国令谛观来奉教乘。而智论疏。仁王疏..
法师契能。永嘉人。神悟谦公之师。得教旨于昱法师。主天台常宁。讲道不倦。自智者而来。以炉拂传授为信。至师嫡承为十四代。晚年以授扶宗忠师。扶宗曰。吾得法广智矣。敢辞。师乃藏之天台道场。遂不复传述曰。螺溪门弟子以百数。而本传指宝云为高弟。不载昱师名。疑昱师见螺溪在最先。故早传炉拂。..
法师遵式字知白。叶氏。天台宁海人。母王氏。乞男于观音。梦美女以明珠与而吞之。生七月能从母称观音名(太祖乾德元年癸亥岁生)稍长不乐随兄为贾。潜往东山依义全师出家。全先梦有童子踞佛像之首。已而师至。年二十(太宗太平七年癸未)往禅林受具戒。明年习律学于守初师。继入国清。普贤像前烬一指。誓传..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