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是你最好的老师。 你身体这样一摆,脊椎没有前俯后仰,稳稳地坐在蒲团上。呼吸,随它长,随它短。需要长的时候它自己长,不需要那么长的时候,它自己短。所以说,呼吸长,呼吸短。《阿含经》里讲的安那般那,其实大家有些地方误会了。它说,呼吸长,知呼吸长,知道的“知”。你的呼吸短,就知道你的呼吸短。那个“知”不是你起一个认识去知,“哎,我这一次呼吸长,我这一次呼吸短。” 不是那样的“知”。叫你呼吸长呼吸短,知道长知道短,你不是变成一个石头人,木头人,什么都不知道,死人一样,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也不是起个念,“哎,我这一次呼吸长了,哦,这一次呼吸短了。”阿含经》的知呼吸短,知呼吸长,不是这样的“知”,别弄错了,又误会掉了。《阿含经》没有教你数一、数二、数三,没有哦。你去看看,它只告诉你,“知”呼吸长,“知”呼吸短,对不对!那个“知”的意思就是,不是木头人、石头人那个样子。这个意思就是“只管打坐”的要领。 身,口,意三个样子。身的样子,脊椎的姿式最重要。不是用力,不是弯腰驼背,也不是抻直起来,都不是,意加进去的都不是。口闭起来。闭起来可以念咒吗?还念佛号吗?可以吗?口闭起来,轻轻地闭起来。意,很多人就是误会在这里。哎呦,教你观心喽,观你的心从哪里来,心停在哪里。又是跑去了,跑到哪里去了。什么观心哪!释迦牟尼佛教的“身口意”三个方面的指导不是这样教的。他的意思,身口意的“意”,是教你这样静坐,坐禅,心念来了心念去,你不要欢迎它,也不要去排斥它。不迎不拒,不理它,有一个“不理”在那里,已经不对了。有一个“不理”这个念头,那就已经起个念头去“不理”了嘛!所以,真正的让你的心念来去自由,念头上来念头去。但是,不是死掉,也不是昏沉过去了。 怀奘不是说吗,“众生的本有,万法的全体”。心念是不是万法之一呀?就好像眼睛照到有相,眼睛就有相现。耳朵听到有声音,耳朵就有响。意根由法尘现,就有法相。念头来去是万法之一呀!万法的全身哪,全体的身,全身,那是你自己的光明藏啊!念头的来,念头本身是你的光明藏的作用,你的光明本身,你怎么知道有念头来去呀?还要在那里起个念头去观,不是矛盾吗?还有的人是,“哦,我知道有念头来了。好,不迎,不要去欢迎它,不要随它,也不要去排斥它。”以为不迎不拒是做意根的、身口意方面的“意”方面的用功,错掉了! 当念头本身的来去,念头本身是你自己的光明的作用,光明的动。光明本身的作用,是你本身,全身,万法的全身嘛!这个时候你起了个念头,“哦,有个念头,不要去碰它”,这个已经是分别意识了。但是,这个念头起以前的那个念头是自然的,是你本来的光明藏,你的光明的本身的作用。这样起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念头),那个(念头),这个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哦!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会生起分别意识,“哎…哦,哦,你这个念头…”在这个以前的,所以叫做“父母未生前”,还没有预兆以前。所以,因为你的意识知道念头来了,这个刹那之间,你前面那个“未生前”的那个就,你就“哦!原来是这样!”识的境界跟“父母未生前”,连念头都不知道念头的时候,光是念头,是你的光明在动的时候,这个一刹那,这个时候开悟的人也有,但太少太少,这比有光出现看到东西,或听到了声音而把你的我执打断还不容易,很少很稀有。大概是过去宿世因缘,过去已经相当成就,生下来就有这本事。否则的话,这个……念头本身是你的光明的作用,跟你去认到这个念头不同哎!体会的出吗?了解吗?光是了解没有用,所以要打坐!所以要打坐!!
相关推荐
            大安法师:不是说坐坐禅堂打打坐参点话头就叫有禅
从根机和修行来看,他是要依这个教法来生起他的行持的——无论是你参禅还是念佛,叫做“由解起行,行起解绝”。由这个教理生起了一种理解,理解教理之后你要落实在行持上;行持上你一定要修念头,一定要摄心,一定要对治妄想、杂念;这样的行持行到了极点,能念、所念打成一片,这时候就入到了理性——理..
            宣化上人:参禅 难耶?易耶?
参禅 难耶?易耶? 根本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染污不得,应好好修行才对。◎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开示“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这是庞公(唐朝襄州居士庞蕴,得马祖道一禅师传法)说的话,他觉得用功是很不容易的,不是腰痛就是腿酸,或者有种种疾病缠绕,所以不易打成一片,很困难地才能有点进步,..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3:做功课有何要领?
43:做功课有何要领?修密法,参禅打坐,念佛读经等等,任何方式、方法开始都是为了入静习定,人在禅定状态中才容易开慧证果。修习禅定的心要只有一个:止观双运(注:在此仅是一种狭义而表浅的说法)。一般来讲,一个初学者不可能对境无心,不可能没有妄识杂念,大多数人的心多散漫和驰逸,初初花大力气..
            都市白领电脑族:每天打坐十分钟
都市白领电脑族:每天打坐十分钟打坐的确是自古以来练功之人提倡的一种养生方法,但是一边打坐一边工作或玩电脑,对身体是否真有好处?电脑族应该如何正确地打坐呢? 打坐能加强上半身血液循环 一瑜伽馆的一位教练表示,以打坐的坐姿来办公在日本已开始流行,这一做法最初是从瑜伽动作里得到启发的。冥..
智慧佛语:参禅用功不得有一丝一毫挂念
【经典原文】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香严智闲禅师【经文解释】不管开悟不开悟,今天大家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参禅,一心一意地好用功,必定是有好处的。为什么?参禅就好比往家走,你今天也走,明天也走,一天到晚不停地走,总有一天会到家的。像过去那..
尼泊尔灵修少年---菩提树下辟谷打坐六年,六年后开悟出定开始弘法
尼泊尔灵修少年的藏地法名叫巴登多杰,是一个出家人。尼泊尔灵修少年十一岁就出家了,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开始禅修。从二零零五年,尼泊尔灵修少年一直坐到二零零六年,连续坐在那里十个月坐着不动,也不吃不喝,甚至也不上卫生间,这样子震惊全世界。在尼泊尔灵修少年坐到六个月的时候世界各大媒体就去报..
每天投资两小时打坐,就有上千年的功效
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每天投资两个半小时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为当你们打坐进入永恒时,时间停止了。这不只是两个半小时,而是百千万亿年的进化和发展。你们进入了不同的时空,就是这样子,你们重新充电之后,回来就跟新的一样,所以你们不需要轮回到下一个人生才..
            来果禅师:参禅心就是佛性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曰:要好好的用心才对。初参禅者闻之,急得跳脚曰:我只知吃饭穿衣,除此别无他事,要用心作么?不用心也没有关系。凡初参禅者,同一心理,要知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专为不了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语佛言,..
            宣化上人:参禅难耶?易耶?
参禅难耶?易耶?根本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染污不得,应好好修行才对。◎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开示“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这是庞公(唐朝襄州居士庞蕴,得马祖道一禅师传法)说的话,他觉得用功是很不容易的,不是腰痛就是腿酸,或者有种种疾病缠绕,所以不易打成一片,很困难地才能有点进步,可..
初学打坐两腿痛难忍怎么办?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
禅修初学者腿疼是很正常的,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打坐的过程,就是调整、调柔身心的过程,腿疼,反映出的问题是身体没有调柔顺。克服腿疼需要循序渐进。初学者坐禅宜柔缓而密集不辍,每次坐禅不要一下就达到半个小时,但最少要有十分钟。第一周每次坚持十分钟,等树立了信心,找到了感觉,到了第二周的..
道家静坐十二心法,打坐不是坐着就行了!
一、灵独觉法当做工夫时,宜绝念忘机,静心定神;提防动心起念,惟有一灵独耀,而归真返朴;此时便易入无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尽皆消殒,归于寂灭。在一灵独耀境中,不可动心思量,才涉思维,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觉之,心动卸止之。心本虚灵不昧,于修静定工夫中,固须制其外驰;然不可入于昏..
打坐的时候妄想很多 怎么办?
妄想像一部电影的图影一样。你要看到电影的屏幕,这妄想在哪个地方演?它从哪里冒出来?在哪里?看到屏幕以后,其实它怎么演都很清楚。不会动,不烦它了,不讨厌它痛苦的时候你就让它痛苦,流泪的时候让它流泪,你就发现流泪的那个背后的背景其实是没有流泪的。就像那个人他想自杀一样,这个时候他发现..
李连杰捐1亿为妻子祈福,如今在深山修行,每天打坐8小时
李连杰,1963年生于北京,1982年主演电影《少林寺》引起不小轰动,从此成名。之后他又拍摄出了黄飞鸿系列、《精武英雄》等经典影片,被大家誉为功夫皇帝。李连杰的电影《黄飞鸿》系列,《少年方世玉》都收到极大的的好评。李连杰也因此一跃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武打巨星。97年他开始到好莱坞发展,并拍摄了..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一、关于参禅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参禅的几个问题徐恒志祖光居士:你给本刊编者的信中,对拙著《怎样实践佛法》的参禅一段,提出了几点意见。这里,想就你所提的问题叙述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讨论和指正:一、假使谈到此段大事,本来非禅非净,就在无言说中拈取。所以上智的人,以无法之法,印无心之心,触境遇缘,直下得自悟..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 卷之上
卍新纂续藏经第 63 册 No. 1257 博山参禅警语No. 1257-A 博山警语序警乃醒觉之义。或云惊也。譬有贼瞰巨室。主人张灯夜坐堂皇之上。謦咳作声。贼惧不能便。稍尔昏睡。则乘间而入。橐为之倾。故严城击柝。刁斗鸣辕。卒有变而无虞。以其警备于机先也。人有生死大患。乃万劫不醒之长梦。况亦为贼媒。日劫..
            参禅的荞麦
◎ 米丽宏荞麦开花,凉凉的明媚,有几分少女气质;轻轻喊她,连名带姓,像喊女伴儿;那边好似就有回应,欠欠身儿,轻轻悄悄应一声:哎荞麦长高,分出许多枝节来,婆娑多姿;茎秆幽红色,具纵棱,温润如玉;花又白,叶又绿,根是土黄的。南宋诗人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说:叶绿、花白、茎赤、子黑、根黄..
            元音老人:有关打坐用功的开示
要知打坐,打是打死妄念,坐是坐见本性。假如什么时候都能坐见本性,这是真打坐,不是坐在那里任妄念翻腾,装模作样为打坐。所以我们修法,要在心地上做功夫,时刻不能放松。《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不是统称某某菩萨,而是教我们做功夫,观自在--时时观照自己的本性,在本位上不要有走着。假如你上..
            元音老人:打坐的禁忌有哪些_打坐的方法
元音老人开示之一、座上忌想心思动脑筋。元音老人开示告诉我们上座后不要再动脑筋。因为平时想不起的念头,一上座都想起来了,噢!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又该怎么做。这样不好!这样打坐没有用处。我们上座时要死心踏地,好比死掉了,死了还能管什么事情呢?家里事情,工作事情,都不管了。座上妄..
            元音老人:谈念佛三昧和打坐念佛的方法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净土宗非常方便,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一句阿弥陀佛,可以..
            元音老人:打坐的方法_如何打坐_打坐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心地法门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
            元音老人:精进的打坐方法
心地法门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
            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必须掌握四大要领
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必须掌握四大要领昌臻法师都摄六根就是一心,净念相继就是不乱。打念佛七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是根据什么经典呢?主要就是根据《阿弥陀经》。经上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持念佛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
            打坐的含义
打坐的含义生根活佛打坐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首先我们知道了打坐有两种方式:身打坐和心打坐。身打坐就是身躯五支坐法,我们通过五支坐法来打通身体的经络、气脉、脉络之后,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畅顺,身躯自然轻松舒畅乃至安静坐下来,这就是身打坐的含义。心打坐就是将心安定下来,我们通过修炼自心..
            持名念佛四要领
持名念佛四要领律航法师一、极乐弥陀皆系的的实有极乐世界,为依报国土之名,确有其地,决非寓言的鸟托邦;阿弥陀佛,为正报教主之号,实有其人,决非权现的幻化人。并且非过去已灭及当来未成,目前正在说法。故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行人须..
            参禅念佛礼拜诵经,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人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
            超然法师: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
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略解:学佛人参禅,或者修习出世间禅定,只要是发愿今生成就解脱..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 圣 严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定要打坐,真正的弘法也未必要嘴说。印度的各种宗教多半会用打坐作为修行的方法,他们认为,打坐是修行禅定的最好姿势。中国原来没有用打坐修炼身心的方法,它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来..
            参禅普说
参禅普说(节选)来果禅师敬维我佛,雪山悟道,阐五时八教之真经,继承迦叶鹫岭传心,印四七二三之宗体。少林达摩付法,曹溪大鉴止衣,历代相承诸祖应化,莫不秉我佛之至教,自行化他,目为正行。厌哉!如来人天教主,四生慈父,三界大师,向知国主为治国治人之王,我佛为救人救心之主;凡我僧徒,必竞..
            参禅不可好胜
◎ 来 果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才有参禅面目。若不在本参上忙工夫,专在工夫外逞好胜,你高我低,你能我不能。如此,是真空过。类如坐香,人坐冲盹,我坐鼓劲;人跑香低头,我跑香端正;人站敲脚,我站笔直;人睡伸脚,我卧吉祥;人一天讲句把..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了,会用功的就更会用功了。所以我也说说,也有听过的,也有没听过的。听过的随意,没听过的也应该听听。谛闲老法师收了两个徒弟,有个大弟子。出家前他已经结婚,有个内人,还生了个..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