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什么要这样?法清法'师: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所说的忍辱,可不是要人使劲憋着。因为憋着,就好像是筑了一道堤坝,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是在蓄积能量,一旦爆发,可不得了,会出大事。佛说的忍,实际是化解之意,先无条件地接受,然后将其化于无形。那么,怎么化呢?化当然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智慧。而智慧,就是明了事物的本质。首先,别人找你麻烦、对你发脾气、暴跳如雷,是别人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使然。他心里有了问题,想不开,郁积了负面能量,需要发作。你如果不让他发作,他会憋出病来。因此,允许他发作,当他的垃圾桶,等于是在救他,是一份功德。但是,你当垃圾桶时,一定要把底卸掉,否则自己也会出问题。把底卸掉,就是让那些负面能量即来即去,丝毫不停留。你要明白,别人喜欢你,不是永远不变的;别人不喜欢你、恨你,也不是永恒的。你若当真,就等于着相了,就会生烦恼了。再者,你若接招,说明你和他水平一样。其次,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或不好,都是有原因的。这因可能来自于过去时,也可能来自现在时!碰到被侮辱的境况时,一定要问自己:他为什么不找别人,专找我呢?然后反省自己,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有欠缺、不圆满。碰到问题,一定不要怨天尤人,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再想办法去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转恶缘为善缘,才能拯救自己、解脱自己。明白了忍辱是怎么回事,就应该知道,忍辱表面上是吃亏,实际上是在还债,还有助于治疗自己的“瞋恚心”,同时也是检验自己修行功夫的大好机会,因此,不仅不应该责怪给你气受的人,反而应该感谢人家。
相关推荐

本性法师:1 学忍辱心
释本性法师开示录各位法友: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源问:怎么用功?慧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源说:这谁不会。慧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想这想那,挑这挑那。他们睡觉时不肯睡,思这思那,梦这梦那。曾经,禅门二祖慧可大师,到少林寺面见初祖达磨:可道:请为我安心。磨答:取你心来,我为你安。可道:觅心..

慈诚罗珠堪布:因果不是佛陀的创造而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文/慈诚罗珠堪布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已受到的。概括说,种善因得福果,种恶因得苦..

昌臻法师:人生不是偶然因果连通前世今生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失误。)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学佛修行,就无意义;而一贯作恶的人,就太便宜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

沉香品质不是靠香味的浓郁程度来决定的
位于四大名香之首的原因:1.沉香历来被誉为众香之王,其燃烧时所散发的香气高雅、沉静、清甜、悠扬,能人心平气和,进入祥和平静的状态。沉香无论单独熏烧,或与其他香料混合,都具驱恶辟邪、消除业障、使人心神安乐的效果。2.沉香来之不易:沉香是沉香树受伤后分泌出来的树脂凝结物。健康的沉香树不会..

道证法师: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住!我现在是用尽全身的力气讲这些话……,念佛的心态很重要,妳知不知道念佛的真义?念佛的心态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我已经完全明白、了解了!” 对于我们念佛人,天天说的是念佛,写的是念佛,想的是念佛,谈的是念佛..

这些根本不是前世的因果
这些根本不是前世的因果——提醒大家,早日忏悔、修正忤逆不孝之过 从开始接触佛法,我知道了因果。于是我特别想知道一些因果,尤其是当我遇到不顺利的时候。总想知道,这是前世的哪段因,惹下了今世的这段果。可是,现在,我才发现,很多很多,都是现世报。人们为什么总不相信因果呢,总说,好人好报..

海云继梦:时间的存在不是看钟表
时间的存在不是看钟表修行有很多方向,很好进行,当我们感觉到茫然的时候,那就是你用功不得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新年」,通常都有一种新的气氛,对修行人来讲,什么叫新年?这个牵涉到的就是:时间!「时间」的观念,对一般凡夫来讲,尤其是现代的人,..

梦参法师: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其国生到这个佛国土的,那不是一般的,得远离一切邪见的天魔徒众。他要远离一切的妄执吉凶。我们要想生极乐世界,你还想算个命,打个卦?《占察经》不同,你要用占察轮,问:我能生到极乐世界不呢?你占一下,地藏占察轮说,你要想生到极乐世界,还..

惟贤法师答:所谓“净土法门”从真正意义上讲,应该不是特指阿弥陀佛的净土,而是指十方净土?
惟贤法师答:所谓净土法门从真正意义上讲,应该不是特指阿弥陀佛的净土,而是指十方净土?现在一般人所讲之净土法门就是指唐代善导大师倡导的念佛法门。实际上从净土的本意来讲,不止西方净土,东方、南方、北方,十方上下都有净土。只要你的心能转过来,整个世界都是华藏净土。..

释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学佛必须忍辱 ——释昌臻法师 一九九七年春季佛七讲话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谈:一、忍辱的重要性及其功德我们学佛,特别是大乘佛法,就是要自度度人。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众生..

佛珠不是把玩的首饰
佛佛珠不是首饰,我们不可以对待一般首饰的心态来对待佛珠。那到底佛珠有什么秘密呢?随身法具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中记载的说法为准。据载,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就是佛珠的起源。所以,最初佛珠被称为念珠。也由此,佛珠..

心上莲花:忍辱与消业
我2008年发的一个帖子的回复中,有位叫“botree2010”的师兄谈到一件事。他母亲从农村到北京来看他,她是初一十五烧香之人,但没有文化,并不知道佛学和道家以及迷信的区别,也不懂多少佛法中的道理。他母亲烧了一辈子香,个性还是比较强。botree2010师兄给母亲讲解一些佛法道理,讲对待乡里乡亲的关系..

道证法师:由价值观谈忍辱放下
禅宗有—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贵的东西,也可能是失去一个很喜欢的人。比如说,先生有了外遇,喜欢上别人不回家了。或是好朋友误会你,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也有可能..

广钦和尚: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
忍辱的人福德大福报大第一节广钦老和尚关于忍辱的开示汇集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2.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

印顺法师:切莫误解佛教“人生是苦” 不是悲观之意
在中国,信佛法的与不相信佛法的人,对于佛教,每每有些误会,不明佛教本来的意义,发生错误的见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确的信仰,批评佛教的人,也不会批评到佛教本身,我觉得信仰佛教或者怀疑评论佛教的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应该先要除去,才能真正的认识佛教。由于佛教教义而来的误解:佛法的道理很深,有的人..

蔡日新:占有并不是爱美的表现
占有并不是爱美的表现蔡日新一枝玫瑰,或者一束芍药,当它门迎着晨曦,吐露那水灵灵的花瓣时,真叫人一见便有美不胜收之感。但是,它们一旦被折下来,便会立即失去原来那令人倾慕的美的魅力。为什么原来惹人青睐的东西,转瞬之间就失去了它美的神韵呢?因为,美是不容占有的,也是人们所无法占有的。所以,尽管折..

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也不是迷信,而是教育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佛教原本是来自异国的外来文化,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亦对中华本土文化的丰富、成长与升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今天中国社会人群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比如烦恼、颠倒、作业、忏悔、觉悟、如实、实际、平等、法宝、净土、彼岸、现行、刹那、因缘、胡说八道、不..

不要假装你是学佛 真正的佛教文化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
生活中、佛学修行中遇到问题,为您答疑解惑这一周,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个网络词汇刷屏了,乍一看,和佛法还有那么些关系:佛系何为佛系可别误会,这个词跟宗教没任何关系,就是借着宗教符号,来表达一种有也可以、没有也行、看淡一切、不用强求、做人做事都随缘的处世态度。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上的佛系..

人生来不是为生气的
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讲经布道之余,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栽种培植兰花。有一日,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嘱托弟子们要尽心照顾兰花,其中四季兰和下山蕙兰最脆弱,更要多花一些心思。弟子们谨遵师父的教诲,日日悉心照顾。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在一场大风暴来临之前没有将师父的兰花搬回..

黄念祖:一个人不是非发脾气不可
黄念祖:一个人不是非发脾气不可有个日本故事很深刻。 一休小和尚九岁的时候,师父出去了,吩咐大家好好在庙里看庙,用功。他是小孩,大殿里呆不住了,找他师兄去,在方丈室找到师兄,师兄比他大两岁,在方丈室哭呢。 “你哭什么?” “不得了了,我惹大祸了” 一休说:“我们是学禅的人,不能哭啊!” ..

梦参老和尚:心即是佛 我的不是我
讲到这个问题我跟大家讲,你这个肉体,不是你的精神,你的心跟肉体,是两回事情。我们每个人说话,「我的耳朵」、「我的鼻子」、乃至「我的脑壳」、「我的身体」,「我的」不是「我」,想过吗?「我的桌子」、「我的板凳」,那是「我的」,是物质的。说我的身体是物质的,谁知道你的身体、你的心?心..

净土法门法语:学佛不修忍辱就不能成就
《金刚经》上,诸位还记不记得,有一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忍辱仙人,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以前的一段故事。释迦牟尼佛往昔修菩萨道,在山洞里面修忍辱波罗蜜,作忍辱仙人。暴君歌利王遇到了他,把他凌迟处死。“好,你忍辱!我拿刀一块一块把你的肉割下来,看你能不能忍?”割了之后,歌利王还问他..

雪漠: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真正的看破红尘,是对尘世失去以往那种盲目的迷恋。当你不再盲目迷恋世上一切的时候,你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厌倦感,觉得一切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想逃离这个虚幻不实的世界。这时,你会产生巨大的出离心。经典中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富翁,他拥有一间大房子,但这间大房子只有一扇..

净土法门法语:地狱不是阎罗王造的,是你业力自然变现出来
章太炎学佛,鬼道对佛非常尊重,他有慈悲心,他看到地狱里头有炮烙这个刑罚,让人抱着火柱这样烧烤,他说这个很惨酷,不仁道,能不能把这个刑罚废除?他给东岳大帝建议。东岳大帝看到他的建议,派两个小鬼带他去看看,你亲自到刑场去看。小鬼带他到刑场,告诉他到了。他什么都没看见,才恍然大悟,地狱..

宣化上人:他母亲看见这种种情形,知道这个小孩不是普通人
至德施仁──周文王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周文王是中国的帝王当中贤而有德的,他虽然没有像尧、舜那样揖让天下,可是他也是让而不争的。当时在殷纣王的暴政之下,三分天下已经有两分都归附于他了,可是他还是安于臣节,不去吊民伐罪。他是否不愿意救老百姓呢?不是的,而是因为他觉得争来的天下,是贤而有..

宣化上人:如果不是地藏王菩萨早发这个大愿,我们危险得很!
冥被地藏菩萨恩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地狱造罪受果报的事情,没有法子讲得出来,也不忍心说。你看,有人坐在这儿听经,就说是痛苦;如果下地狱,到那个地方,你说那怎么办?你在受苦,说:“我不要在那里受这个罪了!”那也不可能,没有法子逃得出去;你的罪若不了,你想不在地狱受苦,那是不行的。所以,在..

净土法门法语:法布施的功德,决不是财布施能够相比
1现在世间难民很多,他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没有居住的房子,迫切需要财布施,社会上不少慈善事业家都已经在做。但是众生为什么会遭这些苦难,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2佛知道苦乐的根源,众生不知道。苦从什么地方来的?苦的根是从不明了宇宙人生真相而来的。乐从哪来的?从觉悟来的。3佛对于一切众生的..

帕奥禅师答: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问:修行观禪属於智慧种子。那麼,能否说当禪修者修行观禪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帕奥禅师答:修行方法有两种:止禪与观禪。止禪属於善行种子,观禪则属於智慧种子。但是有时观禪也算是善行种子,例如:如果修行观禪的业在临命终时成熟,那麼它将造成新的结生心。此时观禪可称為善行种子..

净土法门法语:身就像衣服不是我
佛把无量无边的烦恼归纳为十大类,五个是见烦恼,五个是思烦恼。见是什么?看错了。思是想错了,五个想错的,归纳起来这五个字,贪瞋痴慢疑,这五个想错了。看错,身,都把身看作是自己,佛告诉我们,身不是自己。这是第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带来的伤害太大太大了。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这..

静波法师:一定要记住,学佛不是小资生活!
静波法师:一定要记住,学佛不是小资生活!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大家要记住,所谓傲慢,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所以我们要谦卑地把头低下去,因为我们是学习无我的。吃素不是为了清口禁欲(还债),而是心怀慈悲。因为都是生命,生命需要尊严。念佛不是累积数字,而是清净我们的心地。..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