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施有四事
[出诸经要集]一施多得福少谓饮酒歌舞等事。费用极多而无福报。是名施多得福少。二施少得福多谓能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彼人受已。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是名施少得福多。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是名施少得福少。四施多得福多谓能觉世无常。发心舍财。起立..
鬼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福因
招感福报的业因,亦即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

元音老人:打坐的禁忌有哪些_打坐的方法
元音老人开示之一、座上忌想心思动脑筋。元音老人开示告诉我们上座后不要再动脑筋。因为平时想不起的念头,一上座都想起来了,噢!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又该怎么做。这样不好!这样打坐没有用处。我们上座时要死心踏地,好比死掉了,死了还能管什么事情呢?家里事情,工作事情,都不管了。座上妄..

常思自己的福报够不够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就煮好了,我们那个院长他又很坚持,要我们十一点十五分才吃饭(台中南普陀佛学院一律..

学会感恩福报就来得快
学会感恩福报就来得快◎ 星 云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内心富有的人。感恩我的父母生养了我的色身,感恩我的师长传授了我的知识,感恩社会大众让我衣食无缺,感恩宗教信仰成就了我的法身慧命。早晨的闹钟响起,虽然惊醒了我的睡眠,但是我仍然感恩时钟提高了我的警觉,让我..

过度消费只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大安法师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对于这一点,我们尤其要注意。也许是好客,也许是为面子,有些人一请客就点很多很多菜,实际上又吃不了多少,结果最后都浪费了。在外就餐时,如果菜吃不完,就应该把它打包带..

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
◎ 圣 严修五停心得成就便入定,然后出定而观四念处,那是次第禅观。由修定得有漏慧,再以有漏慧观四念处,由观四念处发无漏慧而出三界,证解脱果,这是相当花时间的修行方法,对于一般人而言,的确难得有此因缘修成四念处的观法。但是,在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中,也不是无缘修习四念处的观法。事实上,我..

从供灯放生等善行谈何谓真正的福报
从供灯放生等善行谈何谓真正的福报◎ 普巴扎西弟子:顶礼上师!特别修行五年以上的人,也包括我们自身,就感觉修一段时间之后会碰到一个巨大的障碍,有的导师就建议你这是福报不够,赶快去供灯、去放生、 上师:我想,讲这句话的导师没真正理解什么叫做福报,我们平常所修行的一切都是在创造福报,福报..

大安法师: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问: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为多久为合适?大安法师答:在家的居士,随分随力,一般还是要给自己规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最好简单一点,在寺院丛林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什么的。你在家,如果专修念佛法门的话,你就念《阿弥陀经》,往生咒三遍,赞佛偈,然后就开始念佛,念..

修行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 希阿荣博大乘佛子须守持菩萨戒,菩萨戒总分为三类:一、摄律仪戒,即诸恶莫作;二、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三、摄众生戒,又称饶益有情戒。发四无量心,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行,引导众生趣向解脱,不舍弃六道轮回任何一个有情。大乘戒律以小乘戒为基础,小乘戒律总为别解脱戒,其核心可概括..

学诚法师:但行善业,福报不求自来
网友: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是不是可以理解各人各有福报,还得不断进取,但争来争去又感觉好累啊。学诚法师:福报的多寡,以宿业为主因,今生的努力奋斗为辅助条件。所谓的竞争,其实也不是胜过了别人,而是实现了自己的福报。若只在外缘上下功夫,明争暗斗、斤斤计较,能..

正慈法师:在日常生活之中领悟“善用其心”
今日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生活忙碌、工作紧张。起早晚睡每个人难得有静下来的时刻。即使有亦难得有一份清净的心境。不见古人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亲近大自然陶然自乐的自在心态!即使是清净的寺院,亦难觅前人的那份闲庭信步。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人情世态。绝大多数的人对这样的生活,早..

达真堪布:教你福报永不竭的秘密
达真堪布:教你福报永不竭的秘密世人都喜欢享受世间的福报,而世间的享乐犹如盐水,越享受贪心越增长,越享受越不满足。那我们是不是不能享受这些?不是,而是不能贪着这些。否则贪心、欲望会越来越增长。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这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躲不掉的。只要没有贪着,没有欲望就行了。我..

决定福报的三大要素
施舍必然可以产生福报,可是福报的大小不是我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它受到下列三个要素的影响:1、施舍的东西--东西越难得越贵重,所产生的福越大。施舍可分为施舍财物、施舍真理和解除恐惧烦恼等三种。其中以传播真理的福最大。布施金钱财物来生可以得富贵。传播真理来生可以得智慧。解除众生的困难..

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 圣 严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地位的陪衬。古人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见拜金主义也非自今日才开始。财富的确可以带来许多方便,尤其现在这个社会,一出门就要用钱,没钱还真是行不通。钱财要紧,人人都很想发财,可是有句话说:钱找人容易,人找钱难。又说:钱四脚,人..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
把你的福报与一切苦难众生分享,你的福报就更大1.世间人常讲折福,什么是折福?工作不认真尽责,与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对上司不服从、不尊敬,对下属没有能够照顾,对不起公司,这就是折福。2.想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是盗心,公司的财物,占为己有,这是折福。做生意不老实,想多赚一些,这个念头折福。如果..

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广 钦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愿意吃苦,则人人都可成佛,可到西方,莲花化生,我们出家人这件衣服就是西方衣。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所以应福慧双修。每个人要把以前所带的业障消除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发心做常住工作、不计较..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大安法师《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袁了凡改命。这是明代的一位读书人了。原来本来想从医的,结果由于遇到了一个会算命的孔先生,他才开始发心读书考功名。他考功名,哪一年考第几名,哪一年考第几名,哪..

人生有哪些无用的累赘?
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行者问道: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禅师看了一眼行者,说道:你先回去吧,明天中午的时候再来,记住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尽管行者并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禅师面前。你现在是不是饥肠辘辘、饥渴难..

别让自己的福报在敷衍了事中溜走
人生其实是非常公平的,它就像一面镜子,你善待你的人生,人生就会善待你;同样,你内心深处敷衍了事,满不在乎,表面看起来好悠哉,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的福报就在敷衍了事中,慢慢溜走。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他认识的一个人,给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书生文才..

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 佚 名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夫妻之间、家人之间互相嫌弃,家庭就很难兴旺,公司企业也是如此。?每个东西的存在都有价值,人类也不会创造一个用来丢掉的东西。只是使用过了,人们觉得他失去价值了,就丢弃它。但它也曾经发挥过他的价值,..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在哪些方面有明显不同?
在家居士,集体拜忏。替人助念,为人超度。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吗?居士能为信徒念经拜忏超度吗?居士能够参与和干涉出家人的事务吗? 以上六个问题常有人问起。照理说,那些都是出家僧众的分内事,非居士所当做,万一做了,即失去在家学佛的立场;否..

如何找回邪YIN等恶业消去的福报?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作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回到具体的现象上来,像功名、富贵、寿命,都是有为法,都是身心刹那性的显现。以功名来说,功名是以因缘造作的有为法,刹那生灭,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功名,而且它随着不同因缘会产生增减变化。怎样变呢?就是造恶削减..

即使没有邪YIN行为,只要起了邪YIN念头也会大大折损福报
对于邪淫的意乐(意乐,动机的意思——编者),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际上邪念一动,就是罪业。下面看《感应篇例证》中的例子:贵溪有位书生叫宋不吝,十五岁时入学,才学出众,但是屡次考试不中,他想自己一生没作过大恶事,为什么这样潦倒,就请张真人代写一篇表章,看一下天榜。这位张真..

一个人的福报是有定数的
吃苦中苦,苦尽甘来。享福中福,福尽悲来!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如果不培福报,只知道享乐,当福报享尽,一切的不顺就会显现。前些年某地来了一个术士,有人请他测一个人,他问这个人有没有当官?人家问当官怎么讲?没当官怎么讲?他说:如果没当官,则他还活着,..

功德、福德与福报
功德、福德与福报仁焕法师人人有优点,个个有缺点,所以我们普通凡夫,都做过好事,也做过坏事,好坏间杂。这样于生活当中,容易有什么后果产生呢?首先理解:福德是人的智慧和健康;福报是人的富有和缘分。如果人福德良好,一生有智慧又健康。如果善恶间杂,那就身体健康不良,同时智慧又缺乏,但是也..

你吃了哪些让你未老先衰的食物?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相同年龄和相同工作环境的人,从外表上看可以相差十岁甚至更多。有些人有未老先衰的现象。这种未老先衰的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常吃某些易催人早衰的物质是一个重要原因。1.含铅食品铅会使脑内去钾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一羟色胺的含量明显降低,造成神经质..

自在的福报
自 在 的 福 报◎ 佚名佛法放在第一位,修行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都随缘。在六道轮回中,我们当过明星,当过国王,当过农夫,当过富翁,当过乞丐,也无数次地次穷死过、饿死过。这有什么呢?世间的这些名闻利养,有也是暂时的,没有也是暂时的,都会变,都是无常的。不管我们现在有多大的名声,有多少眷..

大愿法师:忏悔的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实相忏。作法忏就是僧团每半个月做一次布萨,那这个是僧团的自净,自我清净的、自新自净的会议。那么有些罪是要在十个人面前忏悔,有些是要对二十个人,乃至于对更多的人忏悔,这样作法忏。第二是取相忏,通过拜忏,透过念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