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生大士是观世音的一个化身,慈悲的具体展现。
他为其他众生奉献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即使在这末法时代,仅仅忆念他或祈唤他的名号就能够立即斩断障碍、逆缘和邪恶的势力,使它们失去力量,带来莲师身语意的加持。
莲师抵达西藏时降服所有负面的力量,以及许多其他阻碍佛法建立的障碍。
-顶果钦哲仁波切
莲花生大士是观世音的一个化身,慈悲的具体展现。
他为其他众生奉献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即使在这末法时代,仅仅忆念他或祈唤他的名号就能够立即斩断障碍、逆缘和邪恶的势力,使它们失去力量,带来莲师身语意的加持。
莲师抵达西藏时降服所有负面的力量,以及许多其他阻碍佛法建立的障碍。
-顶果钦哲仁波切
指皈依自己色身内,自性具足之法身、报身、化生等三身佛。六祖坛经说: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图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观无量寿经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释慧虔。姓皇甫。北地人也。少出家奉持戒行志操确然。憩庐山中十有余年。道俗有业志胜途者莫不属慕风彩。罗什新出诸经。虔志存敷显宣扬德教。以远公在山足纽振玄风。虔乃东游吴越嘱地弘通。以晋义熙之初。投山阴嘉祥寺克己导物。苦身率众。凡诸新经皆书写讲说。涉将五载。忽然得病寝疾。少时自知必尽。..
释僧导。京兆人。十岁出家从师受业。师以观世音经授之。读竟谘师。此经有几卷。师欲试之。乃言。止有此耳。导曰。初云尔时无尽意。故知尔前已应有事。师大悦之。授以法华一部。于是昼夜看寻粗解文义。贫无油烛常采薪自照。至年十八博读转多。气干雄勇神机秀发。形止方雅举动无忤。僧睿见而奇之。问曰。..
【阿那婆娄吉低输】文句名婆娄吉低税。别行玄:此云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世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象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应法师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此云观世自在。雪山已来经本,云娑婆罗,则译..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有四种汉译本,第一是西晋竺法护于泰始至建兴间(265~316)译出,名《光世音大势至受决经》一卷,简名《观世音受记经》。第二是西晋聂道真于太康至永嘉间(280~313)译出,名《观世音受记经》一卷。此二种译本现今阙佚。第三是刘宋昙无竭于元嘉三年(426) 译出,名《观世音..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耶舍崛多译。是叙述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功德的经典,属于早期密教的事部法。它是《金刚大道场经》十万偈颂中的一品。如本经末所云:此经名金刚大道场神咒经,十万偈成部,略出十一面观世音一品。因而此经也包括在唐阿地瞿多撮要抄译《金刚大道场经》而成..
【三身】又作三佛身,身者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又作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解深密经》卷五所说三身,为法身、解脱身、化身。其中化身指八相示现之身;解脱身指五分法身;法身指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妙果。盖..
宗镜录云三佛身: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二、受用身 受用身有二种: 一者、自受用身 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二者、他受用身 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
生法二身 一、生身 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 二、法身 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真应二身 即生法二身。实相为物二身 一、实相身 是理佛,即法性法身也。 二、为物身 是事佛,即方便法身也。真化二身 一、真身 佛所得之法报二身也。 二、化身 又名应身,佛所现之应身化身也。常无常二身 一、常身 即真身..
四身有三种:一、化身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二、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三、法身报身应身化身之四身。
佛具十身者:一、菩提身 或云正觉佛,示现八相成道正觉之佛身也。又云无著佛,安住于世间故,不着于涅槃,成正觉故,不着于生死,示乘无著之道而成正觉故,云无著佛。二、愿身 或云愿佛,愿生于兜率天之佛身也。三、化身 即化佛,涅槃佛,生于王宫之化身也。化者必示灭,故云涅槃佛。四、住持身 即住持..
三土者:一、法性土 自性身之所依。二、受用土 受用身之所依。三、变化土 变化身之所依。
【变化身】系佛三身或四身之一。又作化身,亦称变易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中的应身,为应身的分身化佛,系依应身所化现之佛形。诸佛为欲利益安乐地前菩萨、二乘及六趣等众生,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令彼脱离恶趣,出离三界,而入于初地。见《成唯识论》卷十。..
1、真土和应土。真土是真佛的住处;应土是应佛的住处。2、一真佛土和方便化身土。一真佛土即真土;方便化身土即应土。
1、生身和化身。生身是佛为了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的身;化身是佛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身。2、生身和法身。小乘说王宫中出生的肉身为生身,而戒定慧等诸功德为法身;但大乘则说理与智互相冥合的真身为法身,而随机应现的应化身为生身。3、真身和化身。真身是佛所证得的法报二身;化身是佛应众生机缘变..
胜应身和劣应身。胜应身是佛非常殊胜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上的菩萨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劣应身是佛最下等恶劣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
千手千眼观世音之简称。千手千眼者,两眼两手外,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四十手四十眼配于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乃表度一切众生有自在无碍之大用。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不过我们众生迷而不显,佛是觉而证得了;报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的分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说法而变现的身;应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即应众生..
三身是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应化身寿命,有始有终。
佛变化身所住的国土,此中有净土和秽土的分别,如娑婆是秽土的化土,兜率是净土的化土。
1、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其中化佛即化身,功德佛与智慧佛即报身,如如佛即法身。2、自性身、他受用身、自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即法身,他受用身与自受用身即报身,变化身即化身。3、法身、报身、应身、化身。本来应身即是化身,化身即是应身,这里把它们分开来,是因为应身是指八相成道的..
酬报因愿之佛,亦即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十种佛之一。
(喻)弘大的誓愿,可度一切众生到彼岸,故喻之如船。往生要集里说: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乘大愿船,送往西方。
(名数)一、生身,降生王宫修行成道之佛身也。二、化身,佛以神通力变化鬼畜等之身也。此就小乘而说。若配大乘之四身而言,则生身为应身,化身即化身也。
(名数)一、真身,佛所得之法报二身也。二、化身,又名应身,佛所现之应身化身也。
(名数)一、常身,即真身也。二、无常身,即应身化身也。见涅槃经三十四。
(术语)于己色身内归依法报化三身佛也。六祖坛经曰: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术语)对于劣应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图像)有九个头面之观世音菩萨像也。大佛顶首楞严经说观音之圆通,而现众多之妙容,有一首二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中略)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云。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