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莲师心要建言》
伊喜.措嘉:
当你舍弃伤害他人的念头时,你遭遇到的敌意将会变少;
当你调伏了你的心,且非常宽宏大量时,许多人将会追随你;
当你弃絶了嫉妒与自大傲慢时,你所遭受的诋毁将会变少;
当你舍弃马不停蹄的活动、不再四处奔忙时,你的过失将会少些。
这些教法是莲花生这位伟大的化身上师,被收集而成的话语言词中的核心建言。
这些话语来自莲师之心,意欲被用于亲身修行地。请将这点铭记于心!
摘自《莲师心要建言》
伊喜.措嘉:
当你舍弃伤害他人的念头时,你遭遇到的敌意将会变少;
当你调伏了你的心,且非常宽宏大量时,许多人将会追随你;
当你弃絶了嫉妒与自大傲慢时,你所遭受的诋毁将会变少;
当你舍弃马不停蹄的活动、不再四处奔忙时,你的过失将会少些。
这些教法是莲花生这位伟大的化身上师,被收集而成的话语言词中的核心建言。
这些话语来自莲师之心,意欲被用于亲身修行地。请将这点铭记于心!
五愿原文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一愿》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二定成正觉愿》二、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二愿..
一切法的核心就是调伏自己的内心我们讲到修法要抓住一切法之核心,那究竟什么才是核心呢?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宗旨是调伏自己的内心,故调心乃佛教最根本之法义,是一切修法之核心。华智仁波切在《屠夫真言》中也说: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也是告..
五愿原文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一愿》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二·定成正觉愿》二、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二愿》我作..
【说法师众相圆满十相】 p1285瑜伽八十一卷十六页云:师者:谓成就十法,名说法师、众相圆满。一者、善于法义。谓于六种法、十种义、善能解了故。二者、能广宣说。谓多闻闻持、其闻积集故。三者、具足无畏。谓于剎帝利等、胜大众中,宣说正法,无所怯惧故。又因此故;声不嘶掉,腋不流汗,念无忘失故。..
【称】 p1296集异门论十八卷八页云:云何名称?答:诸不隐背正现在前,不诃不毁,不骂不辱,称赞叹美,亦复揄扬;言汝信戒闻舍慧等,悉皆具足。故名为称。
【随说因】 p1366瑜伽五卷九页云:谓依语因依处,施设随说因。所以者何?由于欲界系法,色无色界系法,及不系法,施设名为先故;想转。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是故依语依处,施设随说因。二解 瑜伽三十八卷九页云:谓一切法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名彼诸法随说因。又无记..
【利无上】 p0703 集异门论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利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或得妻子,或得珍财,或得诸谷,或得亲友,或于沙门若婆罗门发起邪见邪见行者,深得信乐;我说彼类,虽名得利,非不得利;而是下贱本性异生,非贤圣利。若有修植清净信爱,能于如来及佛弟子,得深信乐..
【所取色】 p0735 显扬五卷七页云:所取色,谓五境界及法处所摄色。
【于内身等住循身等观】 p0753 瑜伽二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于内身等住循身等观?谓若缘内自有情数身色为境,住循身观;是名于内身等住循身观。又云:谓若缘根所摄,有执有受色、为境;是名于内身等住循身观。又云:谓若缘自内定地轻安俱行色为境;是名于内身等住循身观。又云:谓若缘内能造大种色为境..
【增益散动】 p1315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增益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即彼经言:色自性空。由遍计所执色,自性空故。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