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悟出了诸法无常、缘起性空的道理。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了妄想,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是一切众生沉迷不悟、流转六道的原因。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别胡思乱想,就是要打掉妄想,要把八识田里的妄想,一个一个打掉。从眼、耳、鼻、舌、身五识开始打,一直打到阿赖耶识,全部打掉,只剩下佛性为止。
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果位,声闻四果呀,菩萨五十一地呀,实际上就是消除妄想的程度。这与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学的知识越多,年纪越高。不过修行相反,妄想越少,果位越高。

他悟出了诸法无常、缘起性空的道理。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了妄想,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是一切众生沉迷不悟、流转六道的原因。

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别胡思乱想,就是要打掉妄想,要把八识田里的妄想,一个一个打掉。从眼、耳、鼻、舌、身五识开始打,一直打到阿赖耶识,全部打掉,只剩下佛性为止。
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果位,声闻四果呀,菩萨五十一地呀,实际上就是消除妄想的程度。这与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学的知识越多,年纪越高。不过修行相反,妄想越少,果位越高。

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史略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学或修禅思想一直获得广泛的流传,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曾译出多种禅经,禅学成为相当重..
菩提留支一作菩提流支,意译道希,北印度人。他是大乘瑜伽系的学者,得到世亲直系的传承(依《金刚仙论》所说,留支是世亲四传弟子)。他不但深通显教,还熟悉当时流行的秘密陀罗尼法门。北魏永平元年(508),携带大量梵本,经过西域来到中国洛阳,受到北魏宣武帝的礼遇,住在规模宏大的永宁寺。当时受帝..
菩提流志原名达摩流支(意译法希),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姓迦叶。十二岁从外道出家,熟悉数论学说,并通晓声明、术数等。直到六十岁,遇着大乘上座部三藏耶舍瞿沙(称音),辩论屈服,才改信佛教,注意实践,五年间就通达了三藏教典,名称远闻。唐高宗于永淳二年(683)派人去印度邀请,十年之后即武周长..
【二种利行】指自利、利他二行。菩萨所修之行,依其别相,有自、他二利:一、修六度、菩提分法等,为自利之行。二、修四摄、四无量心等,为利他之行。见《成唯识论》卷九。
【七地断障证真】十地中远行地的菩萨,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无相、无愿三昧,即断细相现行(于一切法执有缘生及执无相)障,证法无别真如(了种种教法,同一真如,而无别相)。参阅‘十地’条。
谓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菩提。
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为方便而说的菩提。
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因缘,即为了化度众生的因缘。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菩提心的德名,因为发大菩提心的人,决定成佛。
(印相)左右为刀印而向外二头指著于侧。口诵婆誐嚩帝(世尊),苏婆诃(成就)。见印田七。
(术语)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为必定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偈,赞叹行人,发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定印,为授大菩提记。
(术语)大日如来东方金刚手菩萨出生之三昧耶也。见略出经注一。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大日经五曰:其中如来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术语)一心头面礼拜也。观音忏法曰: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二祖阿难陀尊者。佛叔父白饭王次子。以佛成道二月八日生(阿难陀。此云庆喜。谓王心欢喜举国欣庆)即调达之弟也。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华。年八岁从佛出家。得白四羯磨具足戒。多闻第一。年三十一为佛侍者。闻持法藏。至法华会上。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复告诸菩萨曰。我..
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三依义不依语 四依智不依识次六波罗蜜。而辩四依者。菩萨既欲学六波罗蜜之正行。而行不孤立。必有所依。而得成就。依凭若正。则具正行。能至菩提。依凭若邪。则堕邪道。故次六度。而明四依也。此四通名依者。依凭也。依凭此四法。能成诸波罗蜜万行之因。满足菩提..
释法安。一名慈钦。未详何许人。远公之弟子也。善戒行讲说众经兼习禅业。善能开化愚曚拔邪归正。晋义熙中新阳县虎灾。县有大社树下筑神庙。左右居民以百数。遭虎死者夕有一两。安尝游其县暮逗此村。民以畏虎早闭闾。安径之树下通夜坐禅。向晓闻虎负人而至投之树北。见安如喜如惊跳伏安前。安为说法授戒..
Sanshiqi putifen佛教教义。亦译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圣谛的智慧,通向涅槃圣果的道路。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亦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一切流转】 p0006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七页云:复言:世尊!何等名为一切流转?世尊告曰:若是处转,若是事转,若如是转,我总说为一切流转。复言:世尊!是何处转?世尊告曰:于三世处。由我分别。复言:世尊!是何事转?世尊告曰:内外六处。由我取执。复言:世尊!云何流转?世尊告曰:诸业异熟相..
【一切寂止】 p0006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七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寂止?世尊告曰:一切寂止,略有四种。一者、寂止所依,二者、寂止所缘,三者、寂止作意,四者、寂止果成。
【一切种子识】 p0007瑜伽一卷六页云: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又二卷一页云:复次一切种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随所生处自体之中,余体种子,皆悉随逐。是故欲界自体中,亦有色无色界一切种子。如是色界自..
【一切相妙智】 p0009无性释九卷三十一页颂云: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一切处他疑,最胜者;归礼。此颂显示一切相妙智性。一切行相,皆正了知;名一切相妙智。此妙智体,名一切相妙智性。即是一切所知境界一切行相殊胜智体。言三身者,谓自性等。由此三身,至得具相无垢无碍妙智自性大菩提果。言具相者..
【一切行有三种】 p0009瑜伽九十六卷十四页云:又若略说处及非处善巧相者;谓或依止趣五趣行,或复依止趣涅槃行。此一切行,略有三种。谓劣、中、胜。趣恶趣行,说名为劣。趣善趣行,说名为中。趣涅槃行,说名为胜。所以者何?趣善趣行,此为最极,更无余行。唯此能感所有世间最极圆满。谓能感得转轮王..
【一切种诸冥灭】 p0009俱舍论一卷一页云:言一切种诸冥灭者:谓灭诸境一切品冥。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为冥。唯佛世尊,得永对治;于一切境一切种冥,证不生法;故称为灭。声闻、独觉、虽灭诸冥;以染无智,毕竟断故;非一切种。所以者何?由于佛法极远时处,及诸义类无边差别,不染无知..
【一向趣寂声闻】 p0010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姓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
【一向修奢摩他】 p0010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奢摩他?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无间心。世尊!云何无间心?善男子!谓缘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缘。
【一切法皆无有二】 p0010瑜伽七十三卷十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有二?答:即依如是所说五事,由俗自性,说无自性。由别别相,说有自性。
【一切法皆如幻等】 p0011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如幻等?答:依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一切法等于虚空】 p0011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等于虚空?答:亦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
【一向修毗钵舍那】 p0011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毗钵舍那?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惟心相。云何心相?善男子!谓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象;毗钵舍那所缘。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