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已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万德备」,所以叫「佛」。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量百千万劫已经成佛了,不过因为看见我们娑婆世界南赡部洲的众生,机缘已经成熟,所以就来示现成佛,令一切众生也都成佛,都了脱生死。
佛说的法是真实不虚的,我们一切众生必须要深深地接受这种道理。若是好象耳边风,从这个耳朵吹进来,从那个耳朵出去了,这必定得不到利益。所以必须要躬行实践,实实在在地,连头发那么微细的不真也不能夹杂,必须要真。
佛已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万德备」,所以叫「佛」。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量百千万劫已经成佛了,不过因为看见我们娑婆世界南赡部洲的众生,机缘已经成熟,所以就来示现成佛,令一切众生也都成佛,都了脱生死。
佛说的法是真实不虚的,我们一切众生必须要深深地接受这种道理。若是好象耳边风,从这个耳朵吹进来,从那个耳朵出去了,这必定得不到利益。所以必须要躬行实践,实实在在地,连头发那么微细的不真也不能夹杂,必须要真。
【戒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参阅‘三学’条。
过中午十二时便不再食东西。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佛弟子当学佛行,断六趣因,故比丘每日均须不过午食。
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学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极充分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嗔恚,学佛人一有了欲念和嗔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了。..
朗州德山禅师。名宣鉴。简州人。姓周氏。丱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于性空寺。通贯诸经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不信南方宗禅之道。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遂檐青龙疏钞出蜀至澧阳。路上买油..
鼎州德山宣鉴禅师,简州周氏子,丱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尝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后闻南方禅席颇盛,师气不平,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
            土豆网的音频地址:http://www.null/programs/view/iVZFjbDFf2o/时间:1994年5月15日地点: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各位善知识,各位同学:大家在万佛城这里,要知道为什么到这儿来。到这儿来,世界这么宽,为什么这么多人聚会到万佛城。这都是每一个人的善根成熟了,应该开花结果了,大家一起聚会,切磋..
            为什么叫「地藏」呢?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的宝藏都在地里边。这个藏,也可以说是藏起来,就是隐藏起来,一切宝藏万物,都可以在地里埋藏起来。又有无量无边这么多宝藏,在地里边任人去发掘;而这一位菩萨,就像大地一样,能生长一切万物。 谁要是相信这一位菩萨,就可以得到其中的宝..
            在临命终的时候,这暖、息、识将要断的时候──暖、息、识这三种组织成一个命根──人死了,这命根就要断了。命根断的时候,先没有暖气;然后,没有了呼吸;再来,识也就走了。这三种都断了,就命终了,人死了就是命根断了。「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人在临死的时候,会天良发现..
            阎罗王众,单单听这个名词,就已经很可怕了。「阎罗」是印度话,阎罗王的意思是管鬼的一个王。阎罗王众,普通说有十殿阎罗,如果按照南赡部洲是在中国或印度的解释来讲,就是指亚洲的十殿阎罗。但依照《地藏经》的文义讲,就不是单单指中国和印度这些亚洲的阎罗王;阎罗王是指整个宇宙,每一个世界都有..
            这世界上,学恶的人多,好象你叫他来听经,他总觉得很不愿意来似的,尤其又怕到这里听经,把他的这种罪恶都丢了,怎么办!就是怙恶不悛──护持他那个恶,不愿意改。 就拿赌钱来说,不需要有谁教他,到那个地方一看,自然就会扳那个机器;一扳,输就输了,赢就赢了,不需要人教他。譬如他一到雷诺、拉..
            (一)媚俗与庸俗化问题。主要针对都市佛教活动中本末倒置的不良现象。国际大都市是开放的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并存,社会阶层复杂。因此,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素质的人群,对精神信仰的需求是不同的。复杂多变的信仰心理,形式不一的活动要求,的确为都市佛教提出了多种信仰要求和难题。比如激烈..
            金刚棒喝 ( 1161 - 1180 )1161.问:这世间的一切所有众生,都有瞋恨恚怒的心,为什么? 上人:因为不能忍耐,不能忍辱,所以爱发脾气。 1162.问:什么是无明? 上人:简而言之,就是黑暗,什么都不明白。因为不明白真理,把心锁上了,所以不能开悟。在唐朝代宗皇帝时,有个太监名叫鱼朝恩,他问国师:..
            摘自《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我们人修道,其它的法门都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为没有人保险。好像你持咒,持了几年咒,觉得没有什么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这就向后退了。或者你念经,念了几年,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
            金刚棒喝 ( 1441 - 1460 )1441.问:师父,怎么办?我的外孙死了。 上人:唉呀!怎么你学佛还如此,生和死是一样的嘛! 1442.问:如何修行? 上人:不打妄想就是修行。 1443.弟子在打妄想:禅堂里噪音怎么不安静下来? 上人:找没声音的地方是很难的。声音有外面来的像飞机、汽车等等,有里边来的声音像..
            金刚棒喝 ( 1181 - 1200 )1181.问:现在人欲横流,故有爱死病。用什么方法来救呢? 上人:就是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用此六种方法可以把世界的一切疾病治好。你行为端正,什么传染病也触不到你。 1182.问:如何功夫相应? 上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皆不要动心;你若生欢喜..
            金刚棒喝 ( 1261 - 1280 )1261.上人:你知道为什么你的舌头不掉?世上没有人掉舌头只掉牙呢? 问:什么道理? 上人:就因为牙齿太硬了,所以它会掉。舌头之所以不掉,因为它软,所以才不掉。你这么大年纪了,以后再也不要硬;若硬的话,也好像牙那样会掉了,要学着软一点。 1262.问:水怎么不在上边?..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言”:佛又说了,..
            机锋无限:宣化上人——把假的放下 便能找到真的 把假的放下 便能找到真的(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天,离婆多尊到别处去,晚上路过荒同野,前无村庄,后无旅舍,见路旁有一小亭(供给行人休息用),于是他就在此亭过夜。但是心中总是战战兢兢地在想:荒郊野外,会不会有鬼呢?果然不出所料,在半夜时..
            佛教兴亡 人人有责宣化上人我们要诚心来为佛教贡献, 要拿出真正的坚志和决心来为佛教做事情。一九八四年四月六日 开示 佛法将要到灭亡的边缘,无论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应该以复兴佛教为己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可以说「佛教兴亡,人人有责。」然而佛教徒,更有责任,不..
            佛教徒的本分---宣化上人---修道人绝对不可动肝火,一切都要忍可于心。 人相处在一起,都是有缘人,所以不可以发脾气,更不可以骂人,这种行为最要不得;希望大 家有 君子的风度,有涵养的功夫。六度之中,忍辱法门最为重要,大家要把忍辱法门修到圆满,才能有所成就。修道人绝对不可动肝火,一切都要..
            金刚棒喝 ( 821 - 840 )821.问:在家修入世、出世法有何步骤? 上人:庞居士和庞太太、女儿、儿子都是在家居士,你要想知道在家怎么修行,去问一问他们。现在他们都不在这个世间了,留下一些故事:庞公说:「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庞母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庞女说:「也不难,也不易..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第五章.转重令轻【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这一段文是第五章,劝勉人有过能改,改过自新。你有过若不能改,那过是永远存在的;你若能改过自新,罪就..
            同XING恋是自掘坟墓同XING恋,象征「世界末日」真正到了。 小朋友!你们学业成就的时候,到社会上服务,一定要安分守己、守规矩,不可学嬉皮那种浪漫的行为,更不可学同XING恋颠倒的举动,他们不但对国家没有贡献,反而增长社会不良的风气。美满的家庭,乃是由一男一女所组织而成,目的为传宗接代,令..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第二十三章.妻子甚狱【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第二十三章,这说明了人的妻、子和房子,把人都埋葬在里边了。这种的埋葬比..
            (二七八)毗陀夜闍【颂】大明咒藏妙难量 正觉威德最胜王遍一切处光普照 佛宝常住永吉祥【解】「毗陀夜闍」,这是楞严咒的第三会,第两百七十八句。这一段咒文是一种降伏法——降伏天魔,制诸外道的一种法,所以不可以随随便便拿来试验的。「毗陀夜闍,嗔陀夜弥,鸡萝夜弥」,后边这段句子要重复很多次..
            有一个人想知道这‘天眼通’是怎么得的?有很多方法,你或者专心念楞严咒,也会得天眼通。或学习大悲咒和大悲咒的四十二手眼,也会得天眼。或者不睡觉,学习佛法,也能得到天眼通,不过这方法太危险了,我不希望人依照这个方法学,为什么?你们可记得在我讲楞严经时,有一位阿那律尊者,他专好睡觉,以..
            持咒方便持即受持,受之於心,持之於身。「持」就好像用手拿著东西似的。持念神咒就是不要把它忘了,不要把它丢了,要念兹在兹,时时刻刻诵持此咒。持咒应有一个坛场叫咒坛,就像传戒需有戒坛一样,咒坛要清净,不准閒杂的人进入,只有持咒的人在里面修法,建立坛仪就是持咒前方便,建坛本有一定的规矩..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浅释 1981》-宣化上人讲述在佛教里边常常建立宝塔,这宝塔叫高显处,又叫方坟。那么这里边供养佛、法、僧这个舍利,所以把它造得很高的,令人有所恭敬。这个佛塔,有的七层,有的九层,有的十一层,有的十三层,多数都是单数。有的用七宝造的,就是金、银、琉璃、玻瓈、砗磲..
            老子说:“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始见奇。”我们要学愚痴,但要学愚痴并不容易,因为境界时常来告诉你不要愚痴,所以养成大拙方为巧。修行即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你若不笨,妄想就多,妄想一多,就想考古、证今,或管许多闲事,或想..
            宣化上人开示【护法菩萨有五眼六通。】摘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对一切的众生,都要生出慈悲心来。“我时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我,就是观世音菩萨自称。说我观世音菩萨,就应该命令一切的善神、龙王、金刚密迹──护法金刚、密迹菩萨───“常..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