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三十五佛之一:南无无垢佛
“三十五佛”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

(注:六月将每天更新一佛德相,同沾佛缘)
第一尊:南无无垢佛
南无无垢佛,善男子、善女人恭敬与清净顶礼可消除弑父之罪障。每日持念千遍,功德无量。
顶礼三十五佛之一:南无无垢佛
“三十五佛”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

(注:六月将每天更新一佛德相,同沾佛缘)
第一尊:南无无垢佛
南无无垢佛,善男子、善女人恭敬与清净顶礼可消除弑父之罪障。每日持念千遍,功德无量。
【维摩罗诘】什曰:秦言净名。垂裕记云:净即真身,名即应身。真即所证之理,应即所现之身。生曰:此云无垢称,其晦迹五欲,超然无染,清名遐布,故致斯号。大经云: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西域记:毗摩罗诘,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者,讹也。..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有本有无垢之十地、修生显得之十地。一、本有无垢之十地 即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所具足之无量功德,开而为十也。二、修生显得之十地 真言行者,断三妄执而后,依三密之妙行,而修显自心本有之十地功德也..
【赖耶异名】第八阿赖耶识,译曰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除此之外,此识还多种意义,故在许多经论中随其义别,另立出种种名称。《成唯识论》中举出七种名称,曰:一心识,二所知依,三种子识,四阿赖耶识,五异熟识,六阿陀那识,七无垢识。《成唯识论演秘》中举出十八种名称,曰:一无没识,二..
【无垢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此识有染净二分,从有漏种而生者,是染第八识;从无漏种而生者,是净第八识,阿赖耶识转染成净,体性无垢,名无垢识。
【庵摩罗识】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宗镜录》五十六曰:‘庵摩罗,翻无垢识,体非一异,名真如识’。旧译家以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谓此是阿赖耶识果上..
1、念十声的南无阿弥陀佛。2、念十口气的南无阿弥陀佛。
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缘真如是一种不守自性的真如,它随染缘而生染法,随净缘而生净法;不变真如则是清净本然,虽随缘千差万别的诸法,但它的自性,从无迁变。随缘真如如波,不变真如如水,不变之水起波相,但随缘之波并不失水性,以随缘之故,真如即万法,以不变之故,万法即真如。2、有垢真如和..
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叫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但其真性不变,叫做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就是万法,因不变真如故,万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有垢真如是众生所有的真如;无垢真如是诸佛所显的真如。3、在缠真如和出缠真如。这是有垢真如和无垢真..
一、信忍,别教之菩萨于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信证,故名为信忍;二、法忍,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信证,故名为法忍;三、修忍,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圆融,于中道忍可信证,故名为修忍;四、正忍,于十地位..
离垢地的别名,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二地名。
无烦恼垢染的衣,即袈裟。
阿赖耶识在佛位上,变成清净无垢,为诸无漏法所依止,故名无垢识,又名庵摩罗识。
指一切之善业,因善业是清白之业,又能招感清白无垢之果。
(术语)对于六字名号十字名号而言。即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之九字,赞叹阿弥陀佛光明不可思议之名号也。大宝积经第十七无量寿如来会,谓之不思议光。昙鸾赞阿弥陀佛偈有曰:南无不可思议光,一心归命稽首礼。九字名号,即由此出。..
(名数)此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列于大日经之首,皆为菩提心之功德相。十者,阴之满数。九者,阳之满数。此十九执金刚,尽理智一切之诸尊矣。一说,对于显教瑜伽论之十九无知,而为十九差别智印。或谓金刚手为总,十八金刚为九尊理智之数。其名则虚空无垢,虚空游步,虚空生,被杂色衣,善行步,住一切..
指礼拜七种佛菩萨。全称七敬礼。善导之法事赞卷下(大四七·四三八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宝,我今稽首礼,回愿往生无量寿国。南无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土中一切三宝,我今稽首礼,回愿往生无量寿国。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中略)普为四恩、三友、帝王..
指列于大日经说法之会座上之十九尊金刚,为大日如来之内眷属。其名称为:虚空无垢、虚空游步、虚空生、被杂色衣、善行、住一切法平等、哀愍无量众生界、那罗延力、大那罗延力、妙、胜迅、无垢、刃迅、如来甲、如来句生、住无戏论、如来十力生、无垢眼等十八执金刚与金刚手秘密主。彼等总司如来大智之德..
即指行阿弥陀忏法时,供养十方佛菩萨之文。即唱:“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世自在王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唱诵之初,唱导之师自礼盘(狮子床)起身,取香炉及华筥而立,..
【卑摩罗叉】此云无垢眼,罽宾国人。澄静有志,履道苦节,世号青目律师。罗什师事,改译什公十诵。
【多阿摩罗跋陀罗】多,此云性;阿摩罗,此云无垢;跋陀罗,此云贤。或云藿叶香,或云赤铜叶。
【钵塞莫】或云阿唎吒迦二合。此云数珠,木槵子经云: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乃过一子,具如彼经。
【逻求】秦言轻。大品逻字门,诸法度世门故。亦爱枝因灭故。论曰:若闻逻字,即知一切法离轻重相。华严唱逻字门,名离依止无垢。疏云:逻字,悟一切法离世间故。
【南无】或那谟,或南摩,此翻归命。要律仪翻恭敬,善见论翻归命觉,或翻信从。法华疏云:南无,大有义。或言度我,可施众生。若佛答诸佛,度我义不便。五戒经称惊怖。惊怖,正可施佛也;生死险难,实可惊怖。大品云:佛言:若有一人称南无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智论问曰:云何但空称名字,便得毕苦..
襄州鹫岭善本禅师,浴次,僧问:「和尚是离垢人,为甚么却浴?」师曰:「定水湛然满,浴此无垢人。」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鹫岭峰上,青草参天,鹿野苑中,狐兔交横。」
《释氏要览》云:“《牟梨曼陀罗尼经》云:‘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此乃是引接下根,牵课修业之具也。《木槵子经》云:‘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
《如如居士录》:“藏眼语云:‘清辰请念四佛圣号。’”注:南无阿弥陁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大海众菩萨。《敕修清规·尊宿迁化起龛》云:“山门维那向内合掌中立,举往生咒或四圣号,大众齐念。”又〈病僧念诵〉:“白赞云:‘仰凭尊众念南无阿弥陁佛一百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
《正法念处经》云:“若埽如来塔,命终生意躁天,身香气熏百由旬。”《无垢优婆夷问经》云:“佛告无垢优婆夷言:‘埽佛塔地,得五福报。何等为五?一者自心清净,他人见已,生清净心;二者为他所爱;三者天心欢喜;四者集端正业;五者命终生于善道天中。’”《毗柰耶杂事》云:“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
悲华经云。佛言南无者。此决定诸佛世尊名号音声○唯识钞云。梵语南无。此翻为名。即是归趣之义也。或云那摩。或曩谟。皆梵音讹也。
《敕修清规·大夜念诵》云:“知客平举楞严咒。”解者曰:“送亡,维那不举启请,直举南无萨怛他,曰平举。以不举启请,亦不举摩诃梵,盖恐妨诸方人结缘讽经也。”《东渐清规·送亡式》云:“维那平举楞严咒,不启请,曰平举。”..
牟梨曼陀罗咒经云。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此乃是引接下根牵课。修业之具也○木槵子经云。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冠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