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违缘来了怎么办?
二世敦珠法王:不要让它控制你的身口意。
问:对治的方法是什么?
二世敦珠法王(微笑):不对治。
问:违缘来了怎么办?
二世敦珠法王:不要让它控制你的身口意。
问:对治的方法是什么?
二世敦珠法王(微笑):不对治。
【二世一重因果】大乘唯识宗,于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即十二支中,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这前十支的因,与后二支的果,定不同世,以造因时非即受果时。过去世的十因,感现在世的二果。但若将十因视为现在世,则二果就是未来世了。此这称为二世一重因果。..
【二世间】即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世者,谓有为法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迁流;间者,事事物物之间隔。总别为二,即:有情世间,五蕴假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等之差别者。器世间,四大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以容受有情者。有情世间为有情之正报,器世间为有情之依报。见《俱..
四教仪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缘者,出大集经,佛为求辟支佛人说也。此十二因缘,现在有十,未来有二。一、现在十者: 一、无明 大集经云:何为观于无明?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罗逻。是歌罗逻,爱有三事:一命、二识、三暖。过去世中业缘感..
(术语)今生与未来也。如二世之悉地,二世之安乐等。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现世安稳,后生善所。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防非者,但防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又解云,一、专精不犯,戒防未起非;二、犯已能悔,还令戒净,即除已起非。余如戒本疏解。……问:‘戒从三世发,唯防二世非者?’答:‘若论受体,独不能防,但是防具。要须行者秉持,以随资受,方成防非。不防现在,以无非也。若..
指今生及来世,如称二世安乐、二世悉地。又称神与人之两种世界。[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 p191
幽州盘山禅师,﹝二世﹞僧问:「如何出得三界?」师曰:「在里头来多少时邪?」」曰:「如何出得?」师曰:「青山不碍白云飞。」问:「承教有言如化人,烦恼如石女儿,此理如何?」师曰:「阇黎直如石女儿去。」..
伏龙山禅师,﹝第二世,﹞僧问:「随缘认得时如何?」师曰:「汝道兴国门楼高多少?」问:子不谭父德时如何?」师曰:「阇黎且低声。」
枣树和尚﹝第二世住。﹞问僧:「发足甚处?」曰:「闽中。」师曰:「俊哉!」曰:「谢师指示。」师曰:「屈哉!」僧作礼。师曰:「我与么道,落在甚么处?」僧无语。师曰:「彼自无疮,勿伤之也。」僧参,师乃问:「未到这里时,在甚处安身立命?」僧叉手近前,师亦叉手近前,相并而立。僧曰:「某甲未..
怀州玄泉二世和尚,僧问:「辞穷理尽时如何?」师曰:「不入理岂同尽。」问:「妙有玄珠,如何取得?」师曰:「不似摩尼绝影艳,碧眼胡人岂能见?」曰:「有口道不得时如何?」师曰:「三寸不能齐鼓韵,哑人解唱木人歌。」..
毗尼母云。戒有二种。一出世间戒。二世间戒。此世间戒。能为出世戒作因故。云最胜。又云一依身口戒。二依心戒因依身口戒得依心戒故。
子题:破羯磨僧通二世、破法轮僧唯局佛世、破羯磨僧通现未、破法轮僧局现在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就时明破者,羯磨通于二世,法轮唯佛世故。彼论云,牟尼般涅槃、未结界前后、息(瘜)肉未出时、又无第一双;如是六时中,不名破法轮。”行宗记释云:“羯磨通现未,法轮局现在。彼论亦即杂心。偈中通明..
我们经常忍不住就发脾气了,发完脾气又觉得不好,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然后就忏悔和自责。但遇到具体的事情后,还是忍不住,非常苦恼,该怎么办呀?你发完脾气后,能忏悔和自责,这也很好,说明你还是在自觉地精进。怕就怕有的人根本不知不觉,从来不反省,日积月累,形成了种种业,业如影随形,永远..
出家师父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在当今社会,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热议。其实在佛陀住世期间,社会各界对此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天早朝过后,摩揭陀国的国王与群臣们也聊起了这个话题。有的大臣说,比丘师父们收点红包供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大臣却说,出家人理当远离利养,怎么能接..
善士问: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倒,也做不到对尘世毫不留恋;说我不信吧,隐隐总觉得若不抓住这个万劫难逢的机遇,很可惜。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中摇摆不定,非常痛苦,也恨自己没有定力。这样的状态如何打破呢?如何圆满自己不足的信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宏海法师答:非常感..
万佛城是怎么样的道场?万佛圣城与其它道场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处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五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 万佛圣城刚成立,一切都还未上轨道,所以有些事情仍然杂乱无章,外来的人到此地也不十分了解这里的规矩,所以有些法务还未圆满。在此..
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要说服一个完全不相信佛教的人相信六道轮回,确实不太容易。因为这件事情虽然有很多的证据,但在关系到自己最切身的问题上,都是要眼见为实。毕竟能够亲身有这种体验的人并不多。所以,要很多的人相信这件事情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或者是从佛教教义的角..
问: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个上师,道理讲得非常令人尊重,后来又发现这个上师还有神通,她就皈依这个上师。但后来发现这个上师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并要求她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她应该怎么办?答:选择上师这件事情,在密教里是极为慎重,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密教的上师与显教的不一样。显教的皈依僧宝..
我们无始劫以来这种习惯性很难改掉,怎么样去改变自己呢?方法有很多,选择一个方法。有的人去诵经,有的人去拜佛,有的人打坐,有的人做佛事。可是,就在一个环节上,很多人都错了,错在哪里呢?大家这个时候要注意听。首先,因地发心要准确。你为什么诵经念佛?是因为你管不住自己,没有定力。诵经是..
01、有一首歌中这么唱到,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随着岁月的苍老,脸上便会爬满皱纹和斑点,直接让美丽容颜大打折扣啊!然而,对于女性来说,有一种斑可谓是拉低颜值的元凶,这种斑被称之为黄褐斑。得了黄褐斑,该怎么治疗,且看中医如何放招。《黄帝内经》上说,夫..
禅修初学者腿疼是很正常的,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打坐的过程,就是调整、调柔身心的过程,腿疼,反映出的问题是身体没有调柔顺。克服腿疼需要循序渐进。初学者坐禅宜柔缓而密集不辍,每次坐禅不要一下就达到半个小时,但最少要有十分钟。第一周每次坚持十分钟,等树立了信心,找到了感觉,到了第二周的..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种想念,便与阿弥陀佛之心隔开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
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当然要持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三无漏学,缺一不可。无戒定的慧,是狂慧(世智辩聪)。无慧的戒定,不出四禅八定,不能超越三界。慧是无我正见,加上戒定功夫,才能开发无漏智慧,转凡成圣,了生脱死,超越三界轮回。但持戒不可过猛,应当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上进;先五戒十善,..
请问:佛教怎么看待神经病人?法清法师:得神经病,首先是因为前辈子的福报因缘,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从生理的状况来说,是因为身体里面有很多气脉,这些气脉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那神经病人之所以成为神经病人,就是因为他们的气不再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了,出轨了,漏电了。身体也是一个机器,所有的气脉,就是..
妄想像一部电影的图影一样。你要看到电影的屏幕,这妄想在哪个地方演?它从哪里冒出来?在哪里?看到屏幕以后,其实它怎么演都很清楚。不会动,不烦它了,不讨厌它痛苦的时候你就让它痛苦,流泪的时候让它流泪,你就发现流泪的那个背后的背景其实是没有流泪的。就像那个人他想自杀一样,这个时候他发现..
有许多人都会有睡眠不好的情况发生,睡眠不好的原因有许多种,那么请问睡眠不好如何调理?下面就一起为大家推荐几味中药吧!睡眠不好貌似成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通病,睡不好对于身体的危害是极其大的,尤其是长期如此下去,那么对于你们自己精神以及身体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睡眠不好的程度有轻有重,..
◎想占尽天下最便宜的事吗?只要你发心到灵岩山寺来,就能时时眼见庄严佛像、耳听万德圣号,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天底下竟有如此好的最便宜事都让你占尽了,这是你的福报!◎得了中西医都医不好的病怎么办?医生都医不好的病叫业障病,得了业障病就要生大惭愧,多多拜佛、念佛..
师父好,请问师父,父母在弟子受戒时阻碍,怎么让父母不阻碍学佛?曾经有一个大学生参加短期出家,在分享自己心得的时候,他说这么好的佛法,我回去一定要劝导我的父母去学佛,从这方面看这个孩子非常有孝顺心,什么好的知道先分享给自己的父母,他就问我,如何去劝导父母学佛?我说,你现在读书,用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多计划,为了旅游计划,为了学习、工作、事业、家庭,都有计划。而人往往忽略了最大的计划,就是:我这一生应该怎么过?小的时候,我们被家长、被父母所计划;走向社会,人开始独立思考,自己面对很多问题,人生之旅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成家立业、要去找工作、要在世间成就事业,这..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吃到好吃的美食,或者遇到有意思的事情,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很多学佛的人也是这样,觉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得遇正法是一件因缘殊胜的事情,所以总是迫切地想要,把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分享给身边的人,希望他们也能通过佛法的加持,解脱烦恼,得大自在,改变自己的人生..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