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以“具”之一字,彰显其宗;而华严宗对之,则以“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故?以本宗之至极,即在于法界缘起故。亦即是说华严宗之教理,以法界缘起为究极。
今就五教而分别之,除顿教外,则各有一缘起对应之,其中:
一、说业感缘起者,是小乘教也;
二、说赖耶缘起者,是大乘始教也;
三、说如来藏缘起者,是大乘终教也;
四、说法界缘起者,是圆教也。何故独除顿教呢?乃因顿教为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故,是以独除顿教也。
天台以“具”之一字,彰显其宗;而华严宗对之,则以“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故?以本宗之至极,即在于法界缘起故。亦即是说华严宗之教理,以法界缘起为究极。
今就五教而分别之,除顿教外,则各有一缘起对应之,其中:
一、说业感缘起者,是小乘教也;
二、说赖耶缘起者,是大乘始教也;
三、说如来藏缘起者,是大乘终教也;
四、说法界缘起者,是圆教也。何故独除顿教呢?乃因顿教为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故,是以独除顿教也。
亦名:作及无作无境不尽、别解脱戒二种资持记释云:“初问,几种者,通论诸教,所说不定。约境、从制、就位五、八、十、具、克体作及无作,或对七支,或总三业,或分遮性,或据受随,有斯多异,通而问之。答中,初约境示量。今下,举要统收。今正明体,此二为要,故偏举之。通收尽者,由此二戒悬防,总..
【七种心不生因】 p0063瑜伽六十三卷十四页云:问:心不生因,凡有几种?由几种因,心不得生?答:心不生因,略有七种。由此因故,心不得生。何等为七?谓缘阙故,心不得生。如是作意阙故,未得故,相违故,断故,灭故,已生故,心不得生。云何由缘阙故心不得生?谓内眼处坏,若外色处不现在前,广说乃..
【八种观察诸受】 p0083瑜伽五十三卷十八页云:观察差别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皆于诸受,起八种观。谓受有几种?谁为受集?谁是受灭?谁是受集趣行?谁是受灭趣行?谁是受爱味?谁是受过患?谁是受出离?如是观时,如实了知受有三种。触集故受集。应知如经分别广说。如是八种观察诸受,当知..
【八十九沙门果】 p0083俱舍论二十四卷十六页云:何谓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颂曰:净道沙门性,有为无为果,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论曰: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曰沙门。以能勤劳息烦恼故。如契经说:以能勤劳息除种种恶不善法,广说乃至故名沙门。异生不能。无异究竟..
【三种归趣】 p0182显扬六卷十六页云:建立者:问:有几种归趣?答:三种归趣。谓佛法僧。问:何因唯有三种归趣?答:由四因故;唯有如来,是可归趣。谓善自调故。善解一切种调伏方便故。以财供养,不悦意故。以行供养,悦可意故。由具此德,彼所说法,及弟子众,亦可归依。..
【三种毗钵舍那】 p0204瑜伽七十七卷四页云:世尊!毗钵舍那,凡有几种?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有相毗钵舍那。二者、寻求毗钵舍那。三者、伺察毗钵舍那。云何有相毗钵舍那?谓纯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别影像毗钵舍那。云何寻求毗钵舍那?谓由慧故,遍于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钵..
【三十七觉分】 p0201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觉分三十七。谓四念住等。觉谓尽无生。顺此故名分。论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尽无生智,说名为觉。随觉者别,立三菩提。一、声闻菩提。二、独..
【三种烦恼随眠】 p0202瑜伽七十八卷十五页云:世尊?此诸地中,烦恼随眠,可有几种?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
【三种修瑜伽师】 p0204瑜伽二十八卷十三页云:问:修瑜伽师、凡有几种?答:三。何等为三?一、初修业瑜伽师。二、已习行瑜伽师。三、已度作意瑜伽师。云何初修业瑜伽师?谓有二种初修业者。一、于作意初修业者。二、净烦恼初修业者。云何于作意初修业者?谓初修业补特伽罗,安住一缘,勤修作意;乃至..
【不善】 p0317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义、几蕴、是不善?答:能感当来苦果报义、及能发起诸恶行义。一切一分是不善。二解显扬五卷十七页云:问:何义、几种、是不善?答:感后苦果义、及起恶行义故。一切少分是不善。三解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
【五事是三种取所行义】 p0288瑜伽七十三卷五页云:问:如是五事,当知几种取所行义?答:略有三种。一、有言有相取所行义。二、无言有相取所行义。三、无言无相取所行义。此中最初,是言说随觉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说随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于言说离随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谛取。最后、是..
问结有几种?云何结?何处结耶?答结有九种,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
杭州盐官海昌院齐安国师,海门郡人也。姓李氏。生时神光照室。后有异僧谓之曰:「建无胜幢,使佛日回照者,岂非汝乎?」长依本郡云琮禅师落发受具。后闻大寂行化于龚公山,乃振锡而造焉。师有奇相,大寂一见深器之。乃令入室,密示正法。僧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师曰:「与老僧过净瓶来。」僧将净..
我们学佛的人都会知道,缘起论是佛教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事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事物都要相互的依靠。必须要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够成立,一旦这种组成的因缘散开了,那么事物的本身也将不复存在,所以诸法因缘的生灭都是缘在中“作怪”这就是因果定律,我们也可以将其..
指苦、集、灭、道等四种真实不虚之谛理,系根据上述之三法印与十二因缘之思想,而组成之教纲。(一)苦谛,审实世间四苦、八苦等之相,乃实苦而不虚之真谛。(二)集谛,审实关于苦之生起或根源之真谛。(三)灭谛,审实吾人可从相续不断之苦获得解脱自在之真谛。(四)道谛,即依照正见等八种正确之方法(八正..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之为‘缘起’。一、缘起的定义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
佛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什么..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一、缘起的定义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
八 几种具体修习于是辩音菩萨⒈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今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
一,唯物论真如观。特点是世界观上和通常的唯物论者没有矛盾,而把一切法无主宰、不常住、无自性之理当作空。典型代表如佛使比丘、松本史朗等。二,有外境的本体论真如观。特点是认为事物背后有一个不变的本体,一切事物只是现象。该理解与道家的道和印度教的梵相似。典型代表如天台湛然的“无情有性说..
净空法师---没有大善,也没有大恶,他将来到哪里去?随业受报。不定是人间,不定是天上,不定是畜生、饿鬼,不定是修罗、罗刹,不定。只有正定聚决定证果,这底下说:“造五无间业者,为邪定聚。”造五无间,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叫五无间业。造这种事情,这个业必定堕无间地狱..
生活总是五味杂陈!我们的人性当然也很复杂。现实中的人性有几种表现,这也是我们的思维局限所决定的。这几种表现是:第一种是枭雄文化。什么叫枭雄呢?很多人都读过《陈涉世家》,它是司马迁所着的《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陈涉世家》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造反..
有脾胃虚弱一定要注意调养,调养好了身体才好。一般脾胃虚弱的人容易食欲不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人很快就会营养不良,然后变瘦。要调节脾胃虚弱现象,饮食是最好的方法,那么脾胃虚弱吃什么呢?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哪些素食适宜脾胃虚弱的人吃。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
人为什么要修行?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器,需要经过火烧日晒,时间越久,越坚固。同样的,我们平时能够自行功课,或上香,或礼佛,或诵经,或念佛,或静坐,不论忙闲,能够持之以恒,时间一久,定能改变气质,净化心灵,提升道德,增加力量,自利利他,受到社会的尊重。依时间、环境、..
有些食物因为特殊的味道,被列入难吃的榜单,其实这些难吃食物的营养价值丝毫不逊色,甚至是营养上品,如果一味拒绝就太可惜了!苦瓜:消肿解毒苦瓜味苦,很多人都不敢尝试。常吃苦瓜,可以增强皮层活力,改善皮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清热解暑、消肿解毒和减肥的功效。洋葱:预防骨质疏松由于味道..
当你的彩票中了奖,当你的古董升了值,当你顺利地考上大学又考上研究生,当你成为单位里最年轻的中层不要让自己飘起来,不要轻易地以为自己的运气和实力多么好,要知道,这只是你人生里本来可以发生的美好事情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你并没有得到。生活并不完全是你看到的样子,很多大事情你经历了却并..
中国宋朝当时的GDP实在太高,横的一比,一个国家就占全世界的60%以上;纵的一比,总量超过了元明清三代的总和。宋朝经济这么发达,当时足称独一无二,当今经济强国美国对此也只能望尘莫及,但让人困惑的是宋朝却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惨的朝代,超1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然被只有二百万人口的蒙古灭了!而这也不..
道教修炼最讲一个 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云: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谓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
第一卷第二卷中本起经 卷上(次名四部僧出长阿含)后汉西域沙门昙果共康孟详译转法轮品第一阿难曰。吾昔从佛闻如是。一时佛在摩竭提界善胜道场元吉树下。德力降魔。觉慧神静。三达无碍。度二贾客。提谓波利。授三自归。然许五戒。为清信士。已惟昔先佛。名曰定光。拜吾佛名。汝于来世九十一劫。当得作佛..
编者按: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养健康往往摆在首位,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吃的贵并不代表着吃的好。在中国本土的菜中就有四种,看似不起眼,却被老祖宗称为长寿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桌上的4大长寿菜吧!蕨菜祛炎症蕨菜又叫做龙头菜、如意菜,是山区很常见的山野菜..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