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简南屏先生,名叫宗杰,当部郎时,住在京城,因为得了瘟疫,服用药物而发汗致死。 他看见两位阴差,拿传票叫他去对质。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坐了马车,过了一会儿,便来到衙门。 阴府的官爷坐在堂上,很威严,传他问话,他回答:「我叫简南屏,是云南昆明人,某科进士,现在某部当官!」 冥官说:「错了!要传湖南刑部的官某人,你们这些阴差赶快送他回去!」 接着又说:「你病时,医生开了三分麻黄(用来发汗用的中药),阴差到药混作三钱!抱歉!抱歉!」 简南屏出了衙门,问阴差说:「堂上是什么人?」 阴差答道:「是前刑部的司员,他姓曹,因为人清廉正直死后做了冥官!」 简南屏回到家里,看见亲友正在商议后事。他觉得身体逐渐温暖,而且能说话了。 病痊愈后,他检查药渣,麻黄约有三钱,医生的处方明明只写了三分,家人都相怪不细心。简南屏将阴间的事告诉他们,才真相大白。 隔了数日,街邻湖南人某位主事果然死了。简南屏又去查前刑部的司员,果然有一位曹姓的广东人,已经逝世很久了。
相关推荐
一回举着一回新
禅林用语。谓相同之一句话,每回拈提起,皆有不同于前一回之体悟。又作一回拈出一回新。碧岩录第三十则(大四八·一六九下):“镇州出大萝卜(天下人知,切忌道着!一回举着一回新),天下衲僧取则。” p35 ..
遮阅那
【遮阅那】或云曷啰阇,此云王。萨遮经云:王者民之父母,以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白虎通曰: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孔氏传曰:辩,治也。吴楚之君,僭号称王,仲尼正名,以周天子为天王。故春秋云:天王狩于河阳。韩诗外传曰:君者,群也。能群天..
轮王四德
[出楼炭经]一大富谓转轮王。有珍宝田宅。奴婢珠玉。象马众多。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一德。二端正姝好谓转轮王。端正姝好。颜色无比。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二德。三无疾病谓转轮王。常安隐无病。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三德。四长寿谓转轮王。常安隐长寿。天下之人。无有能及。是为第四..
公案
中峰〈山房夜话〉云:“或问:佛祖机缘,世称公案者何耶?幻曰:公案,乃喻乎公府之案牍也。法之所在,而王道之治乱实系焉。公者,乃圣贤一其辙,天下同其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记圣贤为理之正文也。凡有天下者,未尝无公府;有公府者,未尝无案牍。盖欲取以为法,而断天下之不正者也。公案行则理法用,..
觉皇
(术语)如云觉王,谓佛也。释门正统八曰:觉皇盛心,其欲跻天下于仁寿者。

雪漠: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观察诸因缘,无我无常空。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千年之前,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在拜佛陀为师之前,听到有个沙门说到《阿含经》里的一个偈语:“诸法因缘起,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便马上证得了法眼净。法眼净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境界。经典中说过,所谓的法眼,便是以毫无个..

咏鸡诗10首 雄鸡图10幅:雄鸡一声天下白 大吉大利!
鸡唐崔道融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赏析】诗人以桀骜不驯的雄鸡自喻,用不着像平凡公鸡一样天天啼叫,只需在深山月黑风雨之夜,在晦明难辨之际,就那么高啼一声,雄鸡一声天下白,人们就会知道,黑暗已经过去,黎明即将到来!鸡宋释智圆檐前栖息傍蒿丛,风..

天下第十一福地:洞庭湖中君山秀,娥皇女英修仙处
君山,在湖南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教列为天下第..
一日禅|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许鞍华说: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当你不执着于过去,不只看到当下,也不盯着未来,时间花在了对的事情上,就能经营出美好的人生。
会做人,才能赢天下!
什么叫做人?宁可吃亏,也不占小便宜。宁可付出,也不辜负人心。不会为了金钱,泯灭了自己的良心。不会为了利益,欺骗了他人的信任。为人处事:不管嘴笨还是嘴甜,心地善良才是本钱!人活一世:不管能说还是能干,光明磊落才是关键!不伪装,不敷衍,不欺骗,就是一个人的真!懂宽容,懂尊重,懂体谅,..

有一种悲心:倒驾慈航
有一种悲心:倒驾慈航传喜法师在宇宙间,有一种能量,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这是圣贤不忍众生苦的情怀。这大悲力量的人格化,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十方一切诸佛的悲心。她是佛,是一切诸佛的悲心应化在人间的过去正法明如来,不忍众生苦,倒驾慈航,乘愿来度我们这些生死的具缚凡夫..

路行天下无人信
义玄道流,山僧佛法的的相承①,从麻谷和尚②、丹霞和尚③、道一和尚④、庐山拽石头和尚⑤与石巩和尚⑥,一路行遍天下,无人信得,尽皆起谤。如道一和尚用处,纯一无杂,学人三百五百,尽皆不见他意;如庐山和尚,自在真正,顺逆用处,学人不测涯际,悉皆茫然;如丹霞和尚,玩珠隐显⑦,学人来者皆悉被..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印 光【原文】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由其未明此理,唯据近迹。遂谓如来在世,佛诸弟子多有不如法者。从兹起邪见以藐视僧伦,则其罪不小。二则律藏中事,唯僧知之。倘令未为僧者阅之..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
圣严法师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跑到老板面前报告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这跟现实社会的成功术似乎刚好相反,是不是佛教的道理太不切实际了?所谓默默努力,在我看来,这种做事的态度和想法表面上看,..

陈大惠:曾经的风尘女,劝诫天下所有虚荣女子
过去,一个堕入风尘的女子,虚荣、羞耻、自卑、淫乱、恐惧,不堪回首的生活;现在,她说,只要还有执迷不悟的女孩子,不顾人格,贪图享受,堕落风尘,那是往火坑里跳啊,只要世间还有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她就要上去讲,就要救她们!父母间的频繁争吵和战争,让她的人性从小就扭曲了陈大惠:一个苦果总有..

天下事皆有因缘
◎ 印 光【原文】天下事皆有因缘。其事之成与否,皆其因缘所使。虽有令成令坏之人,其实际之权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现缘也。明乎此,则乐天知命,不怨不尤。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矣。汝独不知身为人子,义当从亲之命。又欲为人徒,犹当从师之命。然父母为子谋者,或有不当,以恩爱重而或有偏..

李炳南:天下父母疼小儿
天下父母疼小儿父母健在时,吾人不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都要体念父母的心情。因为「天下父母疼小儿」,父母时时关心孩子,即使孩子做得很好,父母也一样挂念不下,所以见到孩子,就说:「瘦了!瘦了!」就是挂心的缘故。周文王「视民如伤」,以保护赤子的心爱他的人民,百姓有土有地,但是在文王的眼中,百姓..

刘素云: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孝顺父母的理由。例如有的父母脾气暴躁,有的父母厚此薄彼,有的父母愚笨贫穷,有的父母观念落后,有的父母身体不健全,特别是父母年老了,头脑不好用了,脏了、臭了、屎尿都拉床上了、脾气更坏..

天宁梵呗天下宗
◎ 德 祥佛教传入江苏常州,始于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间(公元 238-250 年)。创建于唐永徽年间(公元 650-655 年)的天宁寺 ,迄今已有 1300 余年历史。该寺属禅宗临济宗法脉,以禅宗为主,兼修净土,为我国佛教禅宗著名道场。清代,该寺名列东南四大丛林 之首,乾隆六下江南,三度驾临该寺,御书 龙城象..

施巧计平定天下 丑王子复得佳丽(一)
过去世有个遮罗国王,嫡配王后未生后嗣,大王很忧愁,对王后说:“你回到你的娘家,去寻求生育后嗣的法术,让我不再忧愁吧!”王后哭泣着辞别国王,发誓要自杀,准备投身于险峻的悬崖,便独自跑向山林去。天帝释感应到说:“国王的元妃过去世是我的姐姐呀!如今因无嗣要投崖自尽。”心中很悲怆又怜悯,..

施巧计平定天下 丑王子复得佳丽(二)
王后想出了变通之法,让太子的弟弟出宫游览王城,由太子和臣僚们跟随着护从侍卫,王后陪月光妃在楼上观看,她心中暗暗地欢喜。后来,月光妃到宫苑散步,太子登在树上用果子掷在她的背上,月光妃想:“这个人一定是真太子。”夜间,等太子睡熟了,她默默地用火光照明,见到了太子的真实姿态,害怕得乘夜..
施巧计平定天下 丑王子复得佳丽(三)
月光哭泣着说:“愿父王留我再活片刻,重赏募求有智之士,必定会有抵御七国兵患的人!”国王立即召募说:“谁能息此兵祸,我将月光嫁给他为妻,培植他应有的福报。”太子应召说:“赶快造一座高台,我能设法抵御敌军。”高台建成了,太子假装有病,一走路就跌倒在地,一定要月光搀扶他起来,才肯帮助退..
出息不待入
形容无常迅速之用语。出息,指呼气;入,指吸气。盖生死无常,呼气之际犹不能保证是否可安然至吸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三引大智度论谓(大四六·三七四上):“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是名精进,善修无常。’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三中):“经言出息不待入息,入息不待出息。”..
百二十妙
(名数)本迹二门,各有十妙。经心与佛及众生而为六十,加之以相待绝待。乃为百二十妙。
安乐国
(界名)西方极乐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龙兴寺
(寺名)唐玄宗敕天下诸郡建开元寺龙兴寺。见佛祖统纪五十三。
托胎
(术语)托于母胎也。【又】如来八相之一。乘六牙白象自兜率天下,从母之右胁入而托胎也。
轮瑞
(杂语)轮宝之祥瑞也。感得金银等轮宝而制伏天下,谓为转轮王。
银轮王
(杂名)四轮王之一。自天感得银轮宝而王三天下者。
试经度僧
(杂语)唐中宗景龙初,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无滞者,度之使为僧。试经度僧自此始。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