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佛音
Tfoyin.Com
网站首页
佛学文库
佛学词典 佛经经文 善书启慧 佛学文章
佛乐聆听
佛音专辑
禅心视频
佛学动漫 佛陀转
菩提镜观
佛菩萨相
静书梵行
抄心经 大悲咒 药师经 阿弥陀经
佛寺导览
佛教寺院 佛教寺庙 祠堂祖祠 道观古刹 庵园精舍 国学地图
快速链接
佛历查询 藏历查询 黄历查询 随喜打赏 法物流通 关于我们 在线直播 网站地图
首页 /文库/文章/净律社/界诠法师:劝发菩提心文(1)(视频)

界诠法师:劝发菩提心文(1)(视频)

发布时间:2022-06-19 00:42

相关推荐

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文章

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济 群如何区分大乘与小乘?很多人都以为,修学大乘经典便是大乘行者,修学小乘经典便是小乘行者,却极少从自身的发心进行考量。汉传佛教为大乘佛教,因而,中国像教徒多以大乘行者自居,似乎这一身份的获得是理所当然的。何为大乘?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此中佛说..

6天前
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
文章

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

◎虚 云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不被摈逐,则凤阁鸾台,有分受用。自今以后,须照佛门遗教修持。要晓得世间万事..

8天前
菩提心的尊贵殊胜及其功德
文章

菩提心的尊贵殊胜及其功德

首先来讲一讲发菩提心的尊贵:讲到菩提心的尊贵,要从比较上或举喻来说明,始能显示出来。佛陀在大乘经典中特别指出发菩提心的尊贵明文,可说是很多很多的,现我简单的举出几则来谈谈。经中举喻说:如有一大龙王,在这大龙王的头顶上,戴着一顶很大的如意妙宝王冠,由于有这如意妙宝王冠,戴在大龙王的头..

8天前
菩提心
文章

菩提心

经上说:修行若不发菩提心,终成魔业。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由这两段经论看来,可知发菩提心,为修行上最起码和最重要之条件。那么,菩提心究竟是什么?含些什么意义呢?按菩提二个字是梵音,东土译为觉。觉又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总而言之,就是发起成佛的心。成佛为什么?..

26天前
大愿法师:菩提心是包括利他心和成佛心两方面
文章

大愿法师:菩提心是包括利他心和成佛心两方面

菩提心是包括利他心和成佛心两方面。单有利他心只是世间的好人,而单有成佛心只是小乘,是优婆塞戒经所讲的三种菩提的声闻菩提,因此需要有利他心和成佛心两种,就可以成就菩提心。发菩提心要利益一切众生,要转我爱执为他爱执,这是菩萨。菩萨与凡夫的不同之处:凡夫众生是唯求自利,菩萨是唯求利他。..

27天前
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怎样将菩提心落实在孝道?
文章

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怎样将菩提心落实在孝道?

一、为什么要孝顺父母?知母:三界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一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大至老虎、狮子,小至蚊虫、蚂蚁,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当过自己的父母。只是由于不断投生流转,现在认不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而已。实际上,每一众生做每个众生的父母的边际也无有尽头,旁生界母亲关心孩子,孩子无误认识母亲等现..

1个月前
佛说菩提心
文章

佛说菩提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种宝华散于佛上,白佛..

1个月前
清净法师:菩提心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文章

清净法师:菩提心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菩提心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菩提心,就是在佛法上用心,在佛法上学习和弘传。我们学了佛法之后,怎么去修呢?在工作和生活中起修。比如说,六度四摄,是菩萨道的行持。六度,是自觉;四摄,是觉他。好,我们就把六度四摄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就叫修行。修行不是说一定剃个光头,穿上僧袍,到山..

1个月前
深心与菩提心
文章

深心与菩提心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什么是深心呢?深心是菩萨净土,一切功德,万善庄严,没有哪一点不修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今天叫你做件小事,马上就想为什么找我,为什么不找别人?这样子怎么成就功德?什么是具足功德?就是万善庄严。大家喜欢讲禅,什么青蛙跳水扑通一声,荷花开了,真是发疯了。什..

1个月前
界诠法师:为何“扫地僧”多为高僧?答案在这里!
文章

界诠法师:为何“扫地僧”多为高僧?答案在这里!

演员演戏,平凡的角色难演: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红大紫,平凡不知如何塑造。在群体中,平凡的人,不让人注意,不被人发现,他总是默默地在做人做事。寺院有好几位这样的师父,做些脏活累活,又很用功行持,不多事,不多语。看书,念佛,拜佛,打扫,清理天天如是,好几年了。或许很少有人注..

1个月前
界诠法师:怎样做才是合格的居士_居士所要具足的条件
文章

界诠法师:怎样做才是合格的居士_居士所要具足的条件

常常有人问,做居士应该怎么样做呢?那下面有几个问题跟大家一起探讨,做居士应该具足这样这样的条件堪称居士。普天下的居士都是卡在一些小问题上,我们所到之处居士常常问一些小事情,也因为一些小事弄得烦恼不堪。所以我们根本的知见要树立起来。第一个信要具足。这个信不是单单说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信..

1个月前
界诠法师:优婆塞戒经略讲
文章

界诠法师:优婆塞戒经略讲

一、佛法与人生之关系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以佛法导人身,方知人生之真价。二、此经在佛法中之位置所谓优婆塞戒,是一切戒的基础,为五乘共法,却又劝发菩提心,又为大乘之不共法。三、此经为在家菩萨之中心,赞叹在家之人发菩提心。人、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尊得人天之师。此经可为一切具善根之..

1个月前
佛教常说的“菩提心”是什么?
文章

佛教常说的“菩提心”是什么?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华严经》中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

1个月前
界诠法师:长知识!佛教对信众供养的使用竟有如此严格的规定
文章

界诠法师:长知识!佛教对信众供养的使用竟有如此严格的规定

三宝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献佛物、施属佛物四种。供养佛物有:香、花、灯、幡等。受用物即殿堂、佛像、衣物等;献佛物是饮食、果品等;属佛物包括田等。这四种佛物,不可以互相转用,但当分可以转。如献佛物不可以改作受用物,也不可以改作属佛物,每一种只能属于每一种当分..

1个月前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文章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问: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界诠法师答: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于贪。生活必需以外,过于奢侈的要求、追求,那都是属于贪这个范围。贪财、贪名、贪利等等,这都是属于贪。如果你虽然也很修行,但是与这个贪相应,依然是生死的根本。你想..

1个月前
界诠法师:佛菩萨度众生不是做交易,不求回报
文章

界诠法师:佛菩萨度众生不是做交易,不求回报

《地藏菩萨本行经》或者《本誓力经》,为什么以本愿为名呢?因为说以愿必导行,有愿你肯定要去行。既然你要当菩萨要成佛,那么发此愿必导行,行必定有超拔之力。有这个行,行就产生作用,救度众生,拔众生苦的作用,所以说有力,又可以证明愿之深。行之广要倒过来,先是有愿,有愿必会去行。我发这样的..

1个月前
界诠法师:知识是平时的累积,修养是平时的忍让
文章

界诠法师:知识是平时的累积,修养是平时的忍让

知识是平时积累!羡慕别人有文化,那要知道人家的付出。修养是平时的忍让。无论做什么,都要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修行就是平时点滴的沉淀、思惟、观照。令心平静、平衡、专注、专一,智慧慢慢就有了。

1个月前
界诠法师:勿令心留下遗憾
文章

界诠法师:勿令心留下遗憾

生活和日子每天都在进行,琐碎的事情,有时会让人不堪重负。堂口之间,各有其特殊性,功能与作用各有不同,哪个人都很重要,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自然平安无事。平凡的日子,平淡的生活,有不平凡的人生。或平凡的人生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却有难忘的日子。多帮助别人,多关心别人,给自己留下更多的..

1个月前
界诠法师:什么人可以皈依呢?不吃素可以吗?皈依佛门有条件限制吗?
文章

界诠法师:什么人可以皈依呢?不吃素可以吗?皈依佛门有条件限制吗?

什么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能不能皈依?在印度佛住世时,乃至经典所讲的吃素叫持斋,它不叫吃素,叫斋,而不叫素。这个素食,已经有一千六百年了,在中国佛教这个历史的过程当中,已经成为优良传统,学佛也以素食作为一种标准。按照佛教根本教义来说不是很明确,或者说不是唯一的一个衡量..

1个月前
界诠法师:对至亲挚爱最好的报答
文章

界诠法师:对至亲挚爱最好的报答

天晴又阴了。窗前独坐,几分凉意。庭前花木,或枯或荣,开花,凋谢,似乎不重要。照顾好自己,不轻言放弃,是对至亲与挚爱最好的报答。 人生,生活有太多困惑,要知道这一切本来如此。积极面对,学习、修行才能走出更高的境地。..

1个月前
界诠法师:心甘情愿就不会抱怨
文章

界诠法师:心甘情愿就不会抱怨

有多少事,是每个人心甘情愿的呢?孩童时代想尽情地玩,有时受大人的制约。如果不制约就会出危险。如玩水是小孩的天性,因无人管而出了人命。叫小孩不玩,小孩心不甘情不愿。读书,有些小孩贪玩,不上学不写作业,大人逼着,不心甘情愿。长大了找对象往往一时冲动,大人也会查问。结婚了,家庭的负担,..

1个月前
大安法师:怎样去圆满落实菩提心
文章

大安法师:怎样去圆满落实菩提心

发了“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之心,怎样去圆满,去落实?莲池大师在西方发愿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这句话告诉我们,为自己与法界众生“求无上菩提道果”这个心要圆满,唯有在因地上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专心”就是一门深入;“持念”,受持不忘..

1个月前
开愿法师:怎么才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文章

开愿法师:怎么才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问:师父,为什么很难发起菩提心?怎么才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开愿法师答:这是一般初学或是一般修行人都很困扰的一个问题,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说菩提心发不起来?主要的原因就是心量不够。念念都是为自己,了解不透彻,对宇宙真相,对佛讲得这些道理,认识不够。我们真正修学的过程当中,认知是非常..

1个月前
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文章

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每当我们面对佛陀,反观其心, 佛是圆满的慈悲心, 清净心, 觉悟心, 平等心, 愿力心, 念念不舍众生的心, 而我们是有求的心, 执著的心,分别的心, 贪心、嫉妒心、嗔恚心、种种自私自利的心, 而虚度人生, 口念弥陀, 心在有求, 所做的-切又是为冤亲, 而又执著于相上, 执著于文字。 受戒, 是一种形式,我们真正..

2个月前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文章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全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成佛的心,也可以理解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菩提心的本体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正觉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说的就是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菩提心为一切..

2个月前
词典

见他作恶四行观察

【见他作恶四行观察】 p0644 瑜伽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如是或善男子,或善女人,见他所作诸恶业已;由四种行,谛善思惟;谛善观察。何等为四?一者、观察或因违越,或邪活命,或放逸懈怠,于现法中,造作种种恶不善业;即现法受非爱果报。二者、观察或有有情,依身差别;或有所作,而不果遂;或有所求,..

2个月前
词典

增盛障

【增盛障】 p1312辩中边论上卷十页云:增盛障者:谓即彼贪等行。

2个月前
词典

内宿食

将食物置于比丘住处,经一宿者,称为内宿食,乃不净食之一,比丘不许食之。 p1236

2个月前
词典

日天

梵名 āditya。音译作阿泥底耶。又作日天子、日神。在印度,将“创造力”神格化,称为日天。后为太阳神(梵 Sūrya,音译苏利耶)之别称。传入密教后,成为十二天之一。即大日如来为利益众生之故,住于佛日三昧,随缘出现于世,破诸暗时,菩提心自然开显,犹如太阳光照众生,故称为日天。在现图胎藏界..

2个月前
词典

讲宗

指佛教禅、律二宗外之其余诸宗派。系禅宗所立;以彼等多重讲说经典义解,不似禅宗之强调见性悟道,故以此名称之。 p6517

2个月前

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推荐
点赞文库
收藏文库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微信

微博

QQ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WhatsApp

Facebook

Twitter

复制链接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