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阿含经》
學友!猶如在荒漠道路處的水井,在那裡,既沒有繩,也沒有水桶。那時,如果被熱壓迫、被熱折磨、疲累、乾透了、口渴的男子走來,他會眺望那水井,對它會有『有水』之智,但不能以身觸達而住。
同樣的,學友!我確實已以正確之慧如實善見『有之滅為涅槃』,但不是煩惱已盡的阿羅漢。」

摘自《阿含经》
學友!猶如在荒漠道路處的水井,在那裡,既沒有繩,也沒有水桶。那時,如果被熱壓迫、被熱折磨、疲累、乾透了、口渴的男子走來,他會眺望那水井,對它會有『有水』之智,但不能以身觸達而住。
同樣的,學友!我確實已以正確之慧如實善見『有之滅為涅槃』,但不是煩惱已盡的阿羅漢。」
            须陀洹果:又称入流果、预流果,四果中之初果。若能永断身见、戒取、疑三结,则得须陀洹果,不堕恶道。结:喻心念之缠缚。为缠缚之心驱使,无明中生种种行称作结使。身见结:分为两种,俱生身见、分别生身见。视己身为我,视他人身为他人为俱生身见。于诸法一一染着而生身见为分别生身见。《入楞伽经》..
            四向四果与菩萨流行的佛学常识认为,四向四果是声闻佛教的证果次第,大乘菩萨的修行阶次则与此不同,是五十二阶位。再加上一部分大乘学者极力贬斥阿罗汉;这样就形成一种印象,以为声闻佛法与大乘佛法所证悟的内容与次第都不同。因此,佛教界就毫不批判的以为四向四果是纯粹小乘的果位,它与大乘行者全然无关..
┌五停心观┐│别相念处├───三 贤┐│总相念处┘├─七方便┐│暖─────┐││声 │顶 ├─四善根┘│ ─┤忍 │ ├─三生乃至六十劫──修四圣谛闻 │世第一法──┘ ││预流果 ┐ ││一来果 ├四果─────────┘│不还果 │└阿罗汉果┘..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