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无关年龄,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高度无关起点,而是看你的努力能积攒怎样的厚度。十个建议,给二十多岁的你2017已过六分之一,今天,就是你能做出努力的最早一天,加油,早安!
相关推荐
三大劫
三大劫者,就现在之贤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大劫也。一、过去庄严劫 千佛出世。二、现在贤劫 千佛出世。三、未来星宿劫 千佛出世。
三小劫
三小劫者,就现在之第九小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小劫也。一、过去第八小劫 无佛出世。二、现在第九小劫 四佛出世。三、未来第十小劫 减劫八万岁时,弥勒佛出世。三小劫(一大劫)┌成劫第一中劫┌增劫│┌第一小劫 ┤大劫┤住劫第二中劫┤至└减劫│└第二十小劫│坏劫第三中劫└空劫第四中劫(现次之大..
一切时
从无始以来相继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
集谛(二)
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一、集有三种业,摄一切业。 一、不善业 即十不善也。 二、善业 即十善也。 三、不动业 即十二门禅也。二、烦恼者二种烦恼,摄一切烦恼。一、属爱烦恼二、属见烦恼是二烦恼,出一切三毒、五盖、十使、九十八烦恼(均见前文)等。若此烦..
明十二因缘因果
四教仪云:一明三世十二因缘者,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二果。一、过去二因 谓无明、行。二、现在五果 谓识、名色、六入、触、受。三、现在三因 谓爱、取、有。四、未来二果 谓生、老死。
九结(二)
九结者:一、爱结 谓诸众生,为贪爱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爱结。二、恚结 谓诸众生,为嗔恚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恚结。三、慢结 谓诸众生,为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故,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
三世因果
【三世因果】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间所有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迁流中,为一因果的连锁。过去者为因,现在者为果;现在者为因,未来者为果,此称为三世因果。佛教理论,有情的生命流转,以过去的业力为因,招感现在之果,复以现在的业力为因,招感未来之果,如是因..
四智(三)
唯识论云:云何四智相应心品。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满。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
方所
【方所】方位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载:‘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
取结
【取结】取即取著。谓诸众生于见取、戒取,妄计执著,广行不善,由此遂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是名取结。
业因
【业因】业即是因,以业为招感未来果报之因。又作因业。《成唯识论述记》卷八谓:‘业,苦本故,唯是因也。’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
二边三际
二边是指有无二边;三际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或指外、内、中间三处。
三劫
1、三大阿僧祇劫的简称,又名三无数劫,即菩萨修行成佛所须经过的年数。2、指过去现在未来三劫,过去劫名庄严劫,现在劫名贤劫,未来劫名星宿劫。
三际
1、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2、指内、外、中间三处。
三世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实在之体质的意思。维摩经说: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又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千佛
1、谓过去现在未来各有一千尊佛出世。2、指现在贤劫之千佛,释迦佛是其中之第四尊佛。
已今当
已是已往,今是现在,当是当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无减
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
世
1、世界的简称。2、时的别名,如过去、现在、未来,都叫做世。
三世
(术语)又云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也。世者迁流之义。有为之事物,一刹那之间,亦不止,生了直灭。因之谓来生为未来世,生了为现在世,灭了为过去世。此于事物迁流上,假立三种之世。离事物别无世之实体也。又三世有就时就法二种,若为时之经过之三世,则过去为前,未来为后,其次第为过现未。即十二缘起..
三种三世
(名数)唯识宗所云:过现未之三世,有三种之别:一、道理三世。又云种子曾当之因果。于现在法上以道理假立之三世也。现在之法,为过去因之酬,故假现在法之因为过去,现在之法,有未来必引果之义,故假果而名为未来。即于现在一刹那之法立三世也。二、神通三世。过未非实体,而由宿命智观过去,由生死..
十种三世
(名数)一、过去世说过去世。二、过去世说未来世。三、过去世说现在世。四、未来世说过去世。五、未来世说现在世。六、未来世说无尽(于未来说未来亦曰未来无尽)。七、现在世说过去世。八、现在世说未来世。九、现在世说平等。十、现在说三世即一念,说见华严经五十三。..
三世假实
(杂语)大乘勿论。小乘如大众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谓三世之法历然实有,若为无法,则对于过去未来无可起谓为过去谓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三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不同,是法救..
三世佛
(名数)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诸佛。此即佛经所云三世诸佛也。
天柱山崇惠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天柱山崇惠禅师。彭州人。得法于牛头威禅师。后居天柱寺。僧问达磨未来此土。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时且置。即今事作么生。曰某甲不会。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良久又曰。阇黎会么。自己分上作么生。干他达磨来与未来作么。他家来太似卖卜汉相似。见汝不会为汝锥破。卦文才生吉凶在汝分上一切自..
四依法依知足立
亦名:四圣种依知足立子题:知足立圣种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为知足立种,为少欲耶?’答:‘杂心云,知足现在境起,故立圣种;少欲未来处起。故知现在不取一钱难;未来舍轮王易也。即涅槃云,于未得财,不生贪故,云知足也。’”济缘记释云:“知足现境起,对有不贪故;少欲未来起,对无不求故..
大乘戒通未来小乘戒形尽谢
子题:菩萨戒尽未来际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受菩萨戒,必假七众为前方便,乃得大戒,形尽之时,小戒谢不?’(一、据誓)有人云:‘前戒局报,与期俱灭;菩萨戒尽于来际,与愿俱在。’(二、取体)有人言:‘受大乘戒,引五、八、十、具令长,终于未来,故两不失也。’‘若尔,经生本戒在者,作..
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p0020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四页云:以无间道,证一来果,修彼道时,四念住,乃至三等持,几现在修?几未来修?答:若倍离欲染,入正性离生;修彼道时,念住、现在一、未来四。正断、神足、现在未来四;根、力、现在未来五。觉支、现在未来六。道支、现在未来八。无..
二心展转相缘
【二心展转相缘】 p0038大毗婆沙论十卷八页云: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答:有。如有心起,无未来心,即思惟此,起第二心。乃至广说。问:此中但应:总答言有。不应更说,如有等言。所以者何?如说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此法,与彼法有时非所缘耶?答:无时非所缘故。答虽总言有,于义已足;而为饶益诸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