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
请问师傅:我和男朋友都是佛教徒,修净土,他喜欢念地藏经,然而我是一心念佛。如果他要我也念地藏经,我应该如何应对?
请问组建佛化家庭,应该如何做?要注意什么?
智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有共同信仰就好,学修不同,可以互样尊重,慢慢转化,以求一致。自己守持念佛,并劝其念佛,若有需要,了解一下地藏经也无妨,可知因果不虚,出离艰难,由此更深信净土一法。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
请问师傅:我和男朋友都是佛教徒,修净土,他喜欢念地藏经,然而我是一心念佛。如果他要我也念地藏经,我应该如何应对?
请问组建佛化家庭,应该如何做?要注意什么?
智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有共同信仰就好,学修不同,可以互样尊重,慢慢转化,以求一致。自己守持念佛,并劝其念佛,若有需要,了解一下地藏经也无妨,可知因果不虚,出离艰难,由此更深信净土一法。
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羯腊摩经》适用于各个年龄层的人们。可以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学一学《羯腊摩经》,都可以从中受益。即使是孩童,也可以应用它的原则,以便成为觉知的小孩。小孩儿应用《羯腊摩经》的原则,也会活得很快乐!据说小孩子现在负担特别重,背着一个大书包,念十几年的书;早晨早早地就去上学,回来很..
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能积集广大福德,得大富贵,如为人生前途造了平坦的道路,如苦海茫茫中有了舟航。依据《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记载,即使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立七宝佛塔,供养舍利,所得功德,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多少多少分都不及它其中的一分,可见皈依三宝的利益广大殊..
问:请教师父,如果有人家庭不幸福,离婚断了这个恶缘,是否比忍气吞声高明呢?对于没学佛的人来说?宽见法师答:若无智慧,以嗔恨心、报怨心行之,两者皆不高明;若有智慧,深信因果,以平等心、包容心、无所求心,离婚或不离,则皆应理,俱属高明。..
释迦牟尼创建佛学至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佛学历经沧桑,累遭劫难。但佛学以她不可灭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照亮着众生解脱之路,普渡众生走向觉悟和自由。时值今天,国泰民安,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佛学以其殊胜因缘大放光彩。如今..
【问】: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尤其是大学生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答】:现代人大多内心很空虚,尤其是大学生们的迷茫,其形成之因与解救之方,这两大问题非片言只语所能说清。这里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宗教的诸多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大问题..
宽见法师答:四智是什么?怎样才算是真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1:念头一起,转成阿弥陀佛,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这个【四智】是什么?2:怎样才算是真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在逆境中不起烦恼,是否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释宽见:其实这些概念之类的问题,你百度查一下就知道:1、四智,指四种佛之智慧:一,大圆镜智;..
问题:弟子故乡四川有一位外姓的姐姐,因为风湿性骨病变,手指和脚趾骨节严重变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多年,痛苦折磨难以诉说。我很想帮助她,曾打电话给她,让她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救拔脱离苦海,可是她婉拒了,不愿意听受。师父,我很惭愧并忏悔,是我所学太浅薄,难以言表心中的感受。我该如何帮她树..
问题:好的修行人是不是不应该讨厌任何工作,要坦然接受一切?宽见法师:我们确实不应该讨厌任何工作,因为讨厌是一种憎,是一种嗔恨心,是一种排斥。但是不讨厌,并不等于同意。看到社会上有很多小人,有很多恶人恶事,你是不是应该讨厌呢?不应该讨厌,但也不意味着着要赞同他们,而是应该慈悲和包容..
弟子:我们放生爱放带籽的鱼,因为一条相当于很多个生命。我们就让卖泥鳅的人去给我们找怀孕的鱼宽见法师:就这样放生吗?你知道,因为你这句话,有人就知道你就喜欢这种带籽的鱼,就会专门去捕这种鱼,无形中就形成了这种市场。这些鱼本来可以自然地生活,但是因为有人要放生,它们就被捕上来了,这是伤生还是放..
问题:弟子随身携带《金刚经》、《普贤行愿品》、《观音菩萨普门品》,不知该如何按时持诵为好,是同天三本通读轮流持诵,还是一部一部间隔开一段时间再轮流读诵为好?宽见法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一个不容易被打搅的时间段,心能静下来读诵经典比较好。到底是三部一起读,还是一部一部间隔一段时间读..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它。凡夫众生没有清净心,有清净心的唯有佛,菩萨只有程度不同的清净心,绝对的清净唯佛。现在问题就是,在我们散乱的、妄念的心里面,一定要投下一个菩提种子,在黑暗的内心有..
弟子:如何修行能见到空性?空性是什么?怎么定义和描述?释宽见:呵呵,这好办,教你个办法:你上网,百度上一查,什么是空?你不要定义吗?不就有了嘛。这个其实并不重要。空是什么呢?要从定义上来讲,空其实就是:一切法皆缘起无自性,没有个固定、真实不变的自性,诸法因缘所生,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当然这样说很空洞..
问题:阿弥陀佛,师父好!弟子的婆母即将满八十高寿,家乡置办酒席、请客收礼的风气很盛行,婆母本人和我爱人及孩子计划着大办庆贺。人类的喜庆节日,就是畜生道众生的受难日,多少众生将被残杀分尸吃肉,我力劝不办酒席或者是请客吃素,可遭到大家坚决反对。弟子不知如何做才好,坚持己见又不能恒顺众..
文/大安法师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另外一个表达。一心不乱,诸多的注经家又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说,事一心不乱就是伏断见思惑。伏住见思惑,可能是观行即佛的水平可以做到伏住。要断见思惑,那就是阿罗汉的水平。但是,进而还有尘沙..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八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8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提到了处事应该有的原则,就是要遵循道义,而不是遵循功利。而遵循道义的人必然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所谓「得道者多助」;而只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做事的人,虽..
「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如何成为大乘共义?一、前言杨惠南教授于今(2004)年4月举行之『「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发表〈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精髓〉,引述包括先师李元松居士和笔者等人对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的商榷,认为:透过中、印各宗各派大乘佛典的引述和..
4:什么是佛法?佛学中所谓的法,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什么法规法令的那个意思中的法,在佛学的义理中,法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及其产生、消亡的内在外在之原由。那么,从这个角度讲,世法范畴中的什么法令法规当然也是法了。在佛经中,我们常见到一切法、诸法等字样,就是指一切事物或宇宙万物万有之事..
我们可以不通过算命就可知道自己的吉凶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三种方法。第一种:通过周围事物的变化来感知佛法讲虚空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那么自己的吉凶祸福产生,周围的事物肯定会有所变化。因为一体的原因,就象手部发脓,会牵到附近的淋巴也会痛一样的道理,吉凶祸福产生,必然会带动自己的..
释迦牟尼佛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灯佛受记,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燃灯佛到底是什么佛?由于燃灯佛曾是释迦佛因地时的老师,所以燃灯佛为“过去佛”。许多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往往在正殿――大..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九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9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提到了处事应该有哪些原则,就是要以道义为原则。处事当中应该用哪些态度去面对,我们刚刚也有提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定时时刻刻要尽力去把事做好,..
佛门常有人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但观文字,前一句重在明空,后一句偏重于有(不空)。说此者意恐多偏于后者,以明因果真实不虚,劝人深信因果。若因执于前句之空而不信因果,则学佛非但无益,反而受损。狂妄知见者,即多因于此。或为免此过,故多将此二者合言。此二者分别言之,则意极明了,易生..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日光菩萨”:这日光菩萨,一般人就以为是太阳,不是的。这是一尊菩萨的名字叫日光菩萨,并不是太阳就是日光菩萨。我们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日光菩萨就是太阳,月光菩萨就..
很多人其实都听过日光菩萨咒的,但是却不知道日光菩萨咒是什么,其实这是日光菩萨的一个殊胜经典,多多的念诵修行这个真言的话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比如可以帮助我们消灭一切的业障和罪孽,当然我们最好是每天都去念诵修行这个真言。“日光菩萨”:这日光菩萨,一般人就以为是太阳,不是的。这是一尊菩萨..
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大神咒而拥护之。持诵日光菩萨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念诵日光菩萨咒礼彿,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日光菩萨咒是什么意思日光,梵名Su^rya-prabha。又作日曜菩萨、日光遍照菩萨。药师如来二胁侍之一。身呈..
唐卡,又叫唐喀、唐嘎,均来自藏文的音译,是一种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其题材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称作是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是西藏的一门古老的艺术,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虽然表现的方式也是绘画,但又与单纯的绘画艺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颜料..
唐卡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绘画。唐卡是由藏文Thang-ga音译而来的,也有唐噶、唐喀这样的叫法。关于唐卡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是起源于印度,在佛教传入西藏的时候,唐卡也随之传入西藏,也有说是因为藩汉两族交往密切、由吐蕃旗幡画演变来的,还有说唐卡就是发源于西藏本土,此后被佛教所用等。唐卡的含义其..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一集)2004/11/28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1我们刚刚提到「修身」当中第二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行笃敬」,我们的行为要笃实,要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恭敬之心。之前提到了,对人的恭敬一定从家庭开始落实,家庭当中最先的..
唐卡的最原始含义是什么呢?是在有限的空间展现无尽的世界,这个叫唐卡。就是小小的一块有限的空间,你看进去祂却是无限的世界,唐卡就有这样一个意境,像我们去到印度到它的德里博物馆,它有大量的古代的印度的这些画作,在那些画作当中就可以看到唐卡的影子,祂的制作规律基本上都一样的,所以要传达..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7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谈到整个修身从六个方面著手,从「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六个方面去落实修身的功夫,刚好这六个教诲与释迦牟尼佛佛家的教诲完全相应,就是..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