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神会大师讲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有祖师讲是众祸之门。该如何理解?
元音老人答:不错,这能知的是谁?你知道了本性,不是众妙之门吗?大鹏金翅鸟一飞万里,全靠脚下点地的一点劲。我们修行全靠这个知。后来人执著在这个知上便成窠臼,又不对了。所以祖师说是众祸之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法无定法。
问:神会大师讲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有祖师讲是众祸之门。该如何理解?
元音老人答:不错,这能知的是谁?你知道了本性,不是众妙之门吗?大鹏金翅鸟一飞万里,全靠脚下点地的一点劲。我们修行全靠这个知。后来人执著在这个知上便成窠臼,又不对了。所以祖师说是众祸之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法无定法。
神会,是禅宗六祖慧能晚期弟子,荷泽宗的创始者,建立南宗的一个得力人物。俗姓高,湖北襄阳人。童年从师学五经,继而研究老、庄,都很有造诣。后来读《后汉书》知道有佛教,由此倾心于佛法,遂至本府国昌寺从颢元出家。他理解经论,但不喜讲说。三十岁到三十四岁(697701),他在荆州玉泉寺从神秀学习禅..
(杂语)犹言逐一也。首楞严经曰:现一一形,诵一一咒。观无量寿经曰: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梵网经开题曰:一一字字,一一句句,皆是诸尊法曼陀罗身。观智轨曰:即以陀罗尼文字,右旋布列心月轮面上观,一一字皆如金色,一一..
(杂语)雕刻佛像,每下一刀,须礼拜三宝三次。画像经文,谓之一笔三礼,又曰:一字三礼。
二十三祖师子尊者。中印土人。得法游化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五众。师子化之五众皆服。声闻迩遐。外道摩目多部落遮二人。素学幻术。乃盗为僧形。潜入王宫淫犯妃后且曰。不成则归罪释子。既而事败。王大怒曰。吾素重三宝。沙门何多辱我。即毁寺害僧。自秉剑至尊..
高祖龙树尊者(本纪在西土第十三祖中)入楞伽经云。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南天竺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显我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养国赞曰。章安有言。智者观心论云。归命龙树师。验知龙树是高祖师也。辅行释之曰。智者应称龙树为曾祖师。若以尊上为高。则如汉齐诸君。并指始祖为高。..
资持记·释钞序:“九代者,自后汉明帝佛法初传,至于大唐祖师出世,凡历九代。后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事钞记卷一·一九·一三)
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一笔三礼”其义相同。 p2
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 p3
指由佛眼佛母所生出之一字金轮。全称摄一切佛顶轮王。一切佛顶轮王皆持八辐金刚宝轮,以八辐轮为其三昧耶形。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大一八·二六○中):“尔时一切佛顶轮王,各以金刚轮置于本所出生一切佛母足下,各成二轮;一承其足,一覆顶上。”(参阅“一字金轮”39) p11 ..
不护者,即三不护,谓大师御众时,于随所欲教授教诫方便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何等为三?如经言,如来身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身业可须覆藏,谓勿他知我之所有语业意业,现行亦尔,由彼大师心无惧虑,善御所化一切大众随其所欲,自然强力折伏摄受,教诫教授方便具足。不护作何业?谓能无间断..
二十四祖师子比丘者,中印度人也。姓婆罗门。得法游方,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故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之五众。祖诘而化之,四众皆默然心服。唯禅定师达磨达者,闻四众被责,愤悱而来。祖曰:「仁者习定,何当来此?既至于此,胡云习定?」彼曰:「我虽来此,心亦不乱。定随人习,..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有沙弥道信,年始十四,来礼祖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曰:「无人缚。」祖曰:「何更..
江州龙云台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昨夜栏中失却牛。」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该万有。..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并华严经疏]二宗释题者。谓天台贤首二宗。解释诸经题目。有通别能所之不同也。一天台通别释题陈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经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余经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二贤首能所释题唐朝贤首..
祖师忌回向文首唱俪语或偈文,言白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云:“维那白真宣疏。”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
《宋高僧传》,或作《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代释赞宁等撰。赞宁俗姓高,吴兴郡德清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后梁贞明五年(919)生,后唐天成间(926~929)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934)入天台山受具足戒。通南山律,有律虎之称。任两浙僧统,吴越国王授以明义宗文大师的称号。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吴..
正宗记云入道四行:达摩大师谓二祖可大师曰: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理行而已。一、谓理入者,则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则圣凡一等,无有分别。二、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等: (一)报冤行 凡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我往昔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
参入禅道,是谓参禅。但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槃之妙心。佛学大辞典曰:禅宗以禅那为宗。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
【四十一位】大乘菩萨修行,一般采用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大智度论》把十信摄入十住位的初发心住,成为四十二位,慈恩窥基大师、把等觉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这样就成为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菩萨。..
【唐大圆】近代唯识学著名学者,太虚大师早期弘法及事业上的助手。大圆湖南武岗人,约出生于在民国前二十年左右。民国初年曾皈依印光大师,初修净土,于佛学造谙颇深。民十一年开始追随太虚大师,大师聘其为汉口佛教会佛教讲习所主任。继之武昌佛学院创立,大圆任教务主任。大师在武院讲《成唯识论》,..
书写经文,每写一字,礼佛三次。
佛虽然对世人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所说都是亲证之境,不是言语文字所能描述,而且所说之法,本来如是,非佛创说或是说了之后才有,如此说同未说,故说一字不说。
佛胸前有一字,此字乃是吉祥的标帜。
诸佛的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等分别,心咒就是一字咒。心是真实精要的意思。
佛的尊称,因佛乃天、人之师。此天人师的嘉号,乃佛十号之一,所以只有佛才可以称为大师,凡小是不可以僭称的。
1、禅宗衣钵相传共有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2、指惠能大师,因惠能是禅宗之第六祖。
隋智顗大师,因居于天台山,后又入寂于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大师。
在嵩山的少室,梁时禅宗的祖师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