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念佛病魔自退
印 光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摘自《印光大师全集》
至诚念佛病魔自退
印 光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摘自《印光大师全集》
三业供养者:一、身业供养 身至诚敬礼也。二、口业供养 口至诚赞叹功德也。三、意业供养 意至诚想念相好也。
身业供养、口业供养、意业供养。身业供养是身体至诚的礼敬三宝;口业供养是口至诚的赞叹如来的功德;意业供养是意至诚的想念佛的相好庄严。
三种的回向心。观无量寿经说: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名数)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仪轨说,持诵者当具八方便。颂曰:净浴着净衣,涂香严身体,归命念真言,至诚恭敬礼,焚香忏诸罪,随喜及难请,回向发弘誓,深起大慈悲,如此八方便,勤行勿遗忘,然后净三业,依法作持念。..
(名数)一、至诚心,真实愿净土之心。二、深心,深愿净土之心。三、回向发愿心,回向所修之功德,愿求往生净土之心。具此三心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又】一、根本心,第八阿赖耶识之心王,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生染净之诸法者。二..
(仪式)为恭敬所尊而右绕三匝者,乃表仰望之至诚也。
(术语)为人生原因之行为也。生享尊贵者,施惠普广,敬礼三宝及长者,忍辱不瞋,柔和谦下,博闻经戒故也。又布施贫穷,持戒不犯十恶,忍辱不乱精进劝化,一心奉孝尽忠,故具大富,长寿,端正,威德。受卑贱之生者,憍慢,刚强,不恪,放逸,不礼事三宝,盗窃以为生活,负债不返纳故也。至诚不欺,诵经..
亦名:乞戒、乞比丘戒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乞戒。(一、 置衣安慰)彼教授师将衣钵付戒师已。为正衣服,安慰其心。恳恻至诚,仰凭清众,求哀乞戒。(二、劝导用心)语云:‘此戒法,唯佛出世,树立此法,秘故,胜故,不令俗人闻之。故六道之中,唯人得受;犹含遮难,不得具受。汝今既无,甚是净..
乃“多念灭罪”之对称。谓由信心之一念,或由一声至诚之称名,即能消灭烦恼罪障。 p51
指澡浴净衣、敬礼、忏罪、随喜、劝请、回向、发愿、慈悲等八种方便。八字文殊轨言,作为念诵之前方便,必修此八方便。八字文殊轨(大二○·七八六上):“澡浴着净衣,涂香严身体,归命念真言,至诚恭敬礼,焚香忏诸罪,随喜及劝请,回向发弘誓,深起大慈悲。如此八方便,勤行勿遗忘,然后净三业,依法..
唯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为八?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具净信。不能劝他令具净信。自具净戒。不能劝他令具净戒。自具惠舍。不能劝他令具惠舍。自能策励。数往伽蓝。礼觐有德诸苾刍众。不能劝他令其策励数往伽蓝。礼觐有德诸苾刍众。自能至诚听闻正法。不能劝他令其至诚听闻正法。自闻法已能持不忘。不能..
如世尊言。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等法者。谓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于一切苦集灭道。能现观道。能证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道。能证神境智作。证通天耳智作。证通他心智作。证通宿住..
如世尊言。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等法者。谓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又于一切苦集灭道。能现观道。能证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道。能证神境智作。证通天耳智作。证通他心智作。证通宿住..
【浮昙末】此云至诚。十六观经云: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疏释至诚心云:即实行众生,至之言专,诚之言实。礼记曰:志之所至,至者,到也。易注曰:存其诚实,故曰至诚,赞天地之化。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释深心云:佛果高深..
[出法华文句]一身业供养谓身至诚敬礼诸佛菩萨。是名身业供养。二口业供养谓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是名口业供养。三意业供养谓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是名意业供养。
至诚的心。无量寿经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真诚至极的心。
(名数)一、身业供养,身至诚敬礼也。二、口业供养,口至诚赞叹功德也。三、意业供养,意至诚想念相好也。说见法华文句二。
(名数)三心具足之回向心也。观无量寿经曰: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四。观无量寿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术语)忏悔罪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四分律毗尼增一法曰:佛告比丘言:汝自忏悔,于我法中能至诚如法忏悔者,便得增长。汝忏悔应生厌离心,汝比丘至诚如..
念佛即是修行圆瑛法师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三业清净,即是修行之法。今试验之:有一众生,闻此念佛法门,深信不疑,愿生净土,实行念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字字从心生起,字字从口念出,字字从耳听入,念..
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最终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在的恶念。如果我们能将所有恶念转化为善念,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
道证法师讲述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呈奉供养,只有说说自己病中屡屡失败的一些经验,也许有人在漫漫长夜独自流泪时会用得到吧?初病倒时,因为觉得不大声念佛实在心里听不明白,体力越差注意力越难集中,站着摇摇幌幌,走路跌跌撞撞,躺着昏..
念佛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难道有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在这里,我们还要再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一只鹅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实。如果连一只鹅念佛都能往生,那么我们人道的众生念佛难道不能往生?这很值得我们好好的深思。《净土圣贤录》记载:在民国二十一年,虚云老和尚建筑在鼓山有一个放..
◎ 印 光念佛之法,何可执定。古人立法,如药肆中俱备药品。吾人用法,须称量自己之精神气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刚、或默、俱无不可。昏沉,则不妨大声以退昏。散乱亦然。若常大声,必至受病。勿道普通人不可常如此。即极强健人亦不可常如此。一日之中,热则去衣,冷则加衣,何得于念佛了生死..
念佛最为稳当◎ 圆 瑛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譬如千径九逵,皆达王城。《楞严经》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然于诸门之中,求其最易修、最稳当者,莫若念佛一法。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无论何人,一教便会。只要口念心念。念念相..
◎ 永 明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
诸佛证赞:念佛往生,真实不虚下面来看诸佛,就是指六方诸佛,有什么不可思议功德。诸佛有何不可思议功德?出广长舌相,证诚赞劝,念佛往生,真实不虚。六方诸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就是出广长舌相——因为每一位诸佛都已经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就是广长舌相。“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意思..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净土宗非常方便,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一句阿弥陀佛,可以..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