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西方的大根据是什么?
信愿为吾人生西方大根据。
往生净圡,固贵久修。然其所重,在乎决定不易之志愿耳。彼终身念佛,心常冀人天福报者,纵令精进,因其心愿尚恋此娑婆,何得有生极乐之望乎?固知信愿,实为吾人生西方大根据也。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84页 复智圆居士书)
往生西方的大根据是什么?
信愿为吾人生西方大根据。
往生净圡,固贵久修。然其所重,在乎决定不易之志愿耳。彼终身念佛,心常冀人天福报者,纵令精进,因其心愿尚恋此娑婆,何得有生极乐之望乎?固知信愿,实为吾人生西方大根据也。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六第684页 复智圆居士书)
问: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给她念佛。可我当时没皈依、没信佛,没能在她临终时念佛,因我的过错,没有让我的母亲如愿。现在念佛回向给母亲她还能往生吗?大安法师答:如果你母亲当时没有往生,就已经投生到其他地方去了。现在你尽点你的责任,平衡一下你的心理就可以了。已经投生了..
净土圣贤录易解(往生女人第九)慧律法师著往生女人第九韦提希夫人、五百侍女韦提希。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的夫人。他们有一位太子,名阿阇世,因随顺调达(提婆达多)恶友的教唆,而将父王关置于七重的室内。并且限制群臣,任何人都不得前往探视。当时韦提希夫人恭敬大王,于是澡浴清净后,以酥蜜和著面,..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种植福田的男居士、女居士。那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若展开来说,内容非常繁多,现略说如下:一、不杀生..
慧律法师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言语,言语它是三苦的根本,意思就是说,外道只知道去虚妄执著种种语言,没有证真实的涅槃,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言语是三苦的根本,唯有真实的智慧,都能灭此三苦之因,叫灭苦因,真实就是唯有真实智慧,灭就是才能灭这个三苦之因。在这里提..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不错的,也感得了加被的力量。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烧出舍利子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因为这并不是往生的必要前提。比如说,九华山有一二十尊修行人留下的肉身舍利,也曾经有人问:“肉..
吴兆成老太太往生纪实第二位与支居士往生时间隔正好一个月。这位吴兆成老太太终年91岁,家住市油厂附近。一生诚实善良,热心待人。在生时并没有真正做过三皈依。11月16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中午11点15分咽气(念佛机开着)咽气后五小时她的小孙女纪妙莲才做通思想工作同意请人助念,接到电话时助念团..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目的何在?这个问题很难答复。你看看这个社..
今天我们就来分辨一下,夏天哪些水果可以帮助降火,而哪些水果又会引起虚火上升,然后挑对水果吃出好身体。夏天并不是什么水果吃了都好,要分清哪些是容易上火的水果是,哪些是解热的水果。寒凉水果解燥热夏天的水果多属于寒凉性的,比如梨、苹果和各种瓜类。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
第一步:念起不随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达到平等无为之境。作到这个地步就能变..
常熟兴福寺续修法师念佛往生记恒心等众弟子讲述净明居士整理续修法师,俗姓丁,字德宫,江苏姜堰人。幼年十二发出尘之志,于苏北出家为僧。随因顺缘,后于江苏常熟市范家村福田寺,精进修道。十年文革期间,因寺庙被毁,虽无经可诵,仍珍藏佛像,可谓道心坚固。后被迫至被毁兴福寺原址与众僧劳动改造,..
影子这东西拿不到的,影子这东西拿得到吗?你去拿,一场空啊,是吧,影子这东西怎么拿得到。所以我们现在人,拚命地想钱,脑筋里转,要发财,要致富,结果是两只脚一伸,两手一摊,一分钱你也没能带得走。你再爱好的什么珍珠、宝贝啊,古董、玉器啊,也拿不走,是吧,白辛苦一场,是不是白辛苦一场。这..
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真正悟道的人没有中阴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也没有中阴身。什么叫中阴呢? 就是前身已坏,后身未起。前面一个躯壳已经坏了,还没有投胎到后面一个躯壳,当中的这个阴界之身,就是中阴身。这个中阴身是以风大为主,所以它有五通。六通当中他没有漏尽通,他只..
什么是心中心法?心中心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既不是来自东密,也非来自藏密,而是我们汉地独有之传承,远在唐密中就有的。如何修行心..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实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将自他分成两个,那就错了。《大..
恒河大手印和禅宗一模一样,它也不讲用什么法修,而是讲无修无得无证,直指人心成佛。但无修无得无证这是真如本性的自然智,我们要证到这种境地,才谈得上无修无得无证,而不是空口说白话的。如果仅懂得一些义理,而没有做到心境一如,顺逆无拘,纵横自在,就说无修无得无证,那就完全失去意义了!所以..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槃。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脚。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
问: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元音老人答:心体没有两样。因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有人说大话,心不肯空。事情来了他还著相,著相了就不是净土。。著相生西方,只能是生凡圣同居土。西方有四土的不同,一者,一心用功念佛了但不知一切皆幻现,执为实有,而生事相的净土,亦得极乐庄严的受用。二者心..
问:请谈谈心与境的关系,什么是内境、外境?元音老人答:境,就是我们思想起的幻境。一个念头起,就有一个影子。心就是境,境就是心。没有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没境了。果能把心境消光了,就好了。心境顿消溶就是一下子心和境都消光了。打坐时,能念所念一起脱落,心与境都没有了。内境是我们的身心世界、思..
问:什么叫观自在?元音老人答:观照自己在本位上不动摇。这个自己不是肉身的自己,了了灵知才是自己。但又不住了了灵知。
问: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元音老人答:在修法前,显教的书都可以看。但重点应看明白正知见,开发菩提悲愿,建立正确身心行为的书。在师父传你法后,应该看有关修这个法的经论和其他参考书。
问:成佛资粮是什么?元音老人答:成佛的资粮:(一)打坐入定,除障开智慧;(二)广做善事,积累福德。因佛是二足尊,即。
说起烦恼,人人在所难免。虽不希望,却很难摆脱。烦恼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同时也是各宗教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然而对烦恼的认识决定了能否真正解决烦恼。所以剖析烦恼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烦恼。抛砖引玉,欢迎指正。解决烦恼问题,就是要解决人心空虚、不安、恐惧、混乱、无奈等等..
问:《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元音老人答:圣人有位次,四圣六凡。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不是有差别吗?除此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的大用。..
念佛往生的条件:一心不乱《佛学常见词汇》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编辑本段《佛光大辞典》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2.修念佛法门之际,以..
问:悟个什么?元音老人答:三世诸佛也不识!还会么?。现在人根机太钝,修禅定不易开悟,唯有净密双修似较合宜,此诚无可奈何之事也。但遇有缘之志者,亦可摄受一、二以教之。
居士问:凡事皆有因缘,给别人排忧解难会干扰他人的因果。请问,会遭到果报吗?有些神婆帮人看病干扰了因果,遭到报应,请问是什么原因?智渡法师答:此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或因妄语,或因邪命,或因偏差,或因天机,或因惩罚,或因诽谤,或因我慢,或因轻蔑,或因瞋嫉.......总之,神婆在帮人看病时,犯..
往生之事五种决定之五法然上人《三心料简及法语》云:五决定往生之事:一、弥陀本愿决定也,二、释迦所说决定也,三、诸佛证诚决定也,四、善导教释决定也,五、吾等信心决定也。以此义故,决定往生也。最后第五是说机,「吾等信心决定」。机法是一体的,信心这个「信」字,右边再一个言字,那信是要信..
念佛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难道有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在这里,我们还要再引用《净土圣贤录》里面记载一只鹅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实。如果连一只鹅念佛都能往生,那么我们人道的众生念佛难道不能往生?这很值得我们好好的深思。《净土圣贤录》记载:在民国二十一年,虚云老和尚建筑在鼓山有一个放..
一切的嗔恨,以及所有负面的东西,都是因为我们处在无明的状态,在不明白的情况下种下的恶业,在明白的情况下,再大的恶业也种不下。 当嗔恨升起的时候,你是处在无明当中,你会生气吵闹说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话。而当你发现这个嗔恨,一刹那间,发现这个嗔恨要带走你的时候,你当下从无明当中清醒。但..
有愿便生下面引用《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的经文,来说明不只是《阿弥陀经》世尊劝愿,在其它的经典,世尊也劝愿。这段经文师父先读一遍,然后大意再向诸位报告。《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云:尔时世尊,复放觉花定意三昧光明,照彼三千大千世界,地狱、饿鬼、畜生之类,众苦消灭,皆得还生,在人道中,自..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