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摘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摘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东山外集·送锅头偈》云:“白云生处疏山寺,无水无柴世得知。若问道人今日事,木蛇鉆破铁锅儿。”
(杂名)永明智觉禅师始为之。佛祖统纪二十六(永明智觉法师传)曰:夜半绕像,见普贤前莲花在手,遂上智者岩,作二阄:一曰一生禅定。二曰诵经万善庄严佛土。乃冥心清祷,得诵经万善阄,乃至七度。于是一意专修净业。..
昙懿。居钱唐净住。以医为业。晚年礼法华经修念佛三昧。以平时所积供佛斋僧造像设浴。如是二十年。后微疾不服药。请利行人七僧念佛以助往生。次日见莲华其大如屋。又一日梵僧到床问讯。夜半众闻念佛声低。泊然长往 。..
达观昙颖禅师。生钱唐丘氏。年十三依龙兴寺为大僧神情秀特。于书无所不观。为词章多出尘语。十八九游京师。时欧阳文忠公在场屋。颖识之游相乐也。初谒大阳明安禅师。问洞上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安曰。父母未生时事。又问。如何体会。安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颖罔然弃去。至石门谒聪禅师。理明安之..
释法慧。本姓夏侯氏。少而秉志精苦律行冰严。以宋大明之末。东游禹穴隐于天柱山寺。诵法华一部。蔬食布衣。志耽人外。居阁不下三十余年。王侯税驾止拜房而反。唯汝南周颙以信解兼深。特与相接。时有慕德希礼。或因颙介意。时一见者。以齐建武二年卒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五。时若耶悬溜山有姓昙游者。亦蔬..
释僧意。不知何人。贞确有思力。每登座讲说。辄天花下散在于法座。元魏中。住太山朗公谷山寺。聚徒教授。迄于暮齿精诚不倦。寺有高骊像。相国像。胡国像。女国像。吴国像。昆仑像。岱京像。如此七像并是金铜。俱陈寺堂。堂门常开。而鸟狩无敢入者。至今犹尔。故灵裕像赞云。应感而来。诚无指属。岂神通..
释智通姓陈。住梓州。八岁出家。为正道法师弟子。后诵法华并讲在牛头山。善持威仪奉戒贞苦。降伏皇老。士女奏章必杖之五十。远近皆惮。寺宇成就。惟其终始。合众畏慑无蓄私财者。常有双鹅依时听讲。讲百余遍两度放光。至贞观二十三年十月十三日告众。吾造山寺可用十万贯。恨未周备。今便永别。言讫而卒..
释点点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孟氏广政中隐卬南大邑山寺。多游廛肆中。虽事削染恒若风狂。或与人接必指点而言。故目是称焉。有命斋食者。酒肉不间率以为常。俚人亦不之厌也。日之夕矣乃市黄白麻纸笔墨置怀袖以归。行数里。沉酣而至瞑矣。所居之室虽有外户且无四壁。入后阖扉人不得造。初邻僧小童蹑足伺之..
禅师名昙颖,生钱塘丘氏。年十三,依龙兴寺为大僧。神情秀特,于书无所不观。为词章多出尘语。十八九游京师。时欧阳文忠公,在场屋。颖识之,游相乐也。初谒大阳明安禅师。问,洞上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明安曰:父母未生时事。又问,如何体会。明安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颖惘然弃去。至石门,谒..
道贵。本姓寿。长安人也。幼清夷冲素。善研机理志干勤整。精苦过人誓弘大化。荤鲜不食。济物为怀。弊衣自足。诵胜鬘无量寿经不舍昼夜。父母爱念使其为道。十七出家博览经律究委文理。不羡名闻。唯以习道为业。观境入定。行坐不休。悔过发愿。言辞哀恳听者震肃。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善相推敬。为造顶山寺..
幽溪和尚,僧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师起,绕禅床一匝而坐。僧拟进语,师与一蹋。僧归位而立。师曰:「汝恁么我不恁么,汝不恁么我却恁么。」僧再拟进语,师又与一蹋,曰:「三十年后,吾道大行。」问:「如何是祖师禅?」师曰:「泥牛步步出人前。」问:「处处该不得时如何?」师曰:「夜..
润州金山昙颖达观禅师,首谒大阳玄禅师,遂问:「洞山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阳曰:「父母未生时事。」师曰:「如何体会?」阳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师罔然。遂谒谷隐,举前话,隐曰:「大阳不道不是,只是口门窄,满口说未尽。老僧即不然。」师问:「如何是父母未生时事?」隐曰:「粪墼子..
《敕修清规·月分须知》云:“二月初一日,僧堂内闭炉,或山寺高寒,毋拘。”又见〈职位类·炉头〉处。
(杂名)久住山寺修行者之称。
明海法师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不断地提起。当然彻底地放下,也是彻底地提起。通常我们讲提起,就是心容易住著在一些现象上。《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说: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不住法的法,包括了世间法,世间的恶、善;也包括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为什么也不住著..
天然大师天然(1608-1685),法名函罡,字丽中。本姓曾,世为番禺望族,初名起莘,字宅师。生时胎胞紫衣,堕地始出。17岁补诸生。青年时曾作诗《莫厌贫》,云读书慕先贤,抱志志四方。常与梁朝钟、罗宾王、张二果等在广州城东芳草街罗宾王家相聚,评古论今,纵谈世事,以匡时救世为己任。明崇祯六年(1..
◎ 张 说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霜风吹寒月,窈窕虚中上。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赏析】 张说(667-730)初唐诗人。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曾于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共四代唐王麾下任文职,为四朝名相。擅长文辞,尤专律绝,是转变..
(人名)Ulūka,又作忧流迦,呕卢伽,优娄佉,嗢露迦,沤楼(僧佉)、优楼(僧佉)。译曰鸺鹠。仙人名。出于佛出世以前八百年之顷。说六句义之胜论者。百论疏上之中曰:优楼迦,此云鸺鹠仙,云鸺角仙,亦云臭胡仙。此人释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游行。欲供养之,当于夜半营办饮食。..
又作四时上堂。指晨、午、昏、夜半四时之上堂持念。性灵集卷二:“四上持念,四魔请降。” p1647
(寺名)在江苏丹徒县焦山。汉名普济寺。宋改焦山寺。清改今名。寺有古鼎。王士祯属程邃释文。定为周宣王时物。
禅林用语。此语系转用自禅宗三祖僧璨所撰参同契(大五一·四五九中):“当明中有暗,(中略)当暗中有明”之文。夜半正明,指暗中有明;天晓不露,指明中有暗。又于洞山良价所立“洞山五位”中,夜半、不露,相当于正位,有平等性之意;正明、天晓,相当于偏位,有差别相之意。故夜半正明天晓不露一语..
又作大中东山寺、五祖寺。位于湖北黄梅县东北之五祖山(又称冯茂山、东山)。为唐代禅宗五祖弘忍所开创,唐宣宗敕名“大中东山寺”。山中有授法洞、讲经台、白莲峰、洗手池等古迹。至宋景德年间(1004~1007),敕名真慧寺。其后法演(?~1104)曾住此宏扬杨岐派禅风。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清..
巴利名Abhayagirivihāranikāya。又作阿跋耶祇厘住部(梵 Abhayagirivāsin)、法味派(巴Dhammarucika)。乃锡兰第一个兼习大乘之上座部部派,因以无畏山寺为中心,故称为无畏山寺派。该寺于西元前一世纪由婆他伽马尼王(巴Vattagāmani)所建,献予大寺(巴 Mahā-vihāra)之长老摩诃帝须(巴 Mah..
(术语)佛之异名。度众生于彼岸之船筏之意。无量寿经曰:船师大船师。运载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晋华严经二十曰:譬如船师,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以往返无休息。涅槃经九曰:如来名为无上船师。..
(公案)碧岩八十九则曰:云岩问道吾:大悲菩萨,用许多手眼作什么?吾云: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