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法因庵主开悟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
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摘自《五灯会元》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
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摘自《五灯会元》
(喻)只听一句话便能开悟。
顿悟和渐悟。顿悟是顿时就能开悟;渐悟是逐渐才能觉悟。
1、开悟之士,菩萨的德名。2、以法开导众生之士,为和尚的尊称。
【七种止息违犯诤事】 p0065瑜伽三十三卷七页云:又有七法,令诸苾刍所起违犯诤事止息。余如摄事分中。当说当知。此中有七种违犯诤事。一、开悟现前犯诤事,二、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三、开悟不自在犯诤事,四、寻思犯诤事,五、决择犯诤事,六、自悔犯诤事,七、忍愧建立二众展转举罪诤事。..
襄州高亭简禅师,参德山,隔江才见,便云:「不审。」山乃摇扇招之。师忽开悟,乃横趋而去,更不回顾。
观十二因缘的道理,而了悟生死流转的真相。由此观而开悟者,名为缘觉。
开悟实相的道理,而入于实相的道理。
不历阶梯渐次,直指本源,顿时开悟的教法。
(术语)自既觉巳,又说法开悟他,使离生死之苦也。二觉之一。见三藏法数四。
尼泊尔灵修少年的藏地法名叫巴登多杰,是一个出家人。尼泊尔灵修少年十一岁就出家了,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开始禅修。从二零零五年,尼泊尔灵修少年一直坐到二零零六年,连续坐在那里十个月坐着不动,也不吃不喝,甚至也不上卫生间,这样子震惊全世界。在尼泊尔灵修少年坐到六个月的时候世界各大媒体就去报..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还冷。古人说:不到开悟不住山,不破本参不闭关。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到深山里边怎么能行呢?你就说你有那个道心,你这个身体他也吃不消。到山里面住,一定要破了我执,就象法常禅师,他在马祖会上得了一个水落石出,发心去住山,因为他已经破了我..
◎陈亦新:开悟之后有没有烦恼?要是有,如何对治?●雪漠:开悟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缘悟,上根之人,遇到具德上师,机缘成熟,就能一悟到底,按禅宗的说法,能一箭透三关。透三关之后,就能悟得究竟,如香巴噶举的祖师奶格玛就是这样。这种人开悟的同时便已证道,不过还有细微的无明需要对治和清除。..
一辈子,为了啥?有人说,是为了钱!累死累活,就想多赚点;口挪肚攒,就想多存俩。最后烙下个病身子,金山银山也换不回来,一屋子钞票也买不到!一辈子,为了啥?有人说,是为了名!虽说:好车好房,被羡慕;有权有势,被仰慕;名利双收,被瞩目!但是,其中的辛苦与劳碌,只有自己最清楚!身在高处不..
禅修最主要的就是成就我们这个心,这个心的道路也就是修行,修行首要的就是熄灭我们的妄念执着。佛说:众生皆有如来德性,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得,众生因为妄念执着而使得这个心不自由,所以我们必须透过禅修来开悟这个心,明白这个心,成就这个心。所谓的菩提心,也就是能觉的心,觉就是醒悟的意思,醒..
开悟到证悟开悟跟证悟是不一样的,现在很多人很好奇开悟是什么感觉呢?我不知道,因为我也还没有开悟,但听一些大师们说,开悟就是你终于看到回家的道路在哪里,终于看到门就在那个地方,确信生命的出口就在那个地方。虽然看到了但是不代表你已经到了,所以开悟是很容易的。你本来不懂什么叫菩提心,现..
(一)公案本文沩山灵佑禅师摘茶次,欲示仰山证入体性之法门。(缘起於现象兼带本体界,禅师见仰山终日性用,未得空理,欲与他参究理事体用道理。)禅师谓仰山曰:「终日摘茶, 闻子声,不见子形。」(整日只听汝喋喋不休,未见汝体性显露片刻。)仰山撼茶树。(振撼茶树,以示其体,及体之用也。)禅师曰:「子 得其用,不..
(一)公案本文僧问杭州龙华寺真觉灵照禅师曰:「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名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识起迷情於至理名言,希望禅师能说一句而使其悟入。)禅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麽?」(师不言点铁成金,在我弘化处仅言点金成铁,师欲破其分别法执。齐云者师弘化之山名也。)僧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
(一)公案本文一日有屠者礼谒润州鹤林玄素禅师,愿就所居办供。玄素禅师欣然而往。(缘起於现象界,屠户造杀业重,欲度之,需有相当能力始得。玄素禅师慈悲,故谓能度者即愿度之,大悲愿故。)众皆见讶!(徒众皆惊讶禅师之决定。)玄素禅师曰:「佛性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即度之,复何差别之有?」(佛性本无差..
(一)公案本文潭州沩山灵佑禅师坐次,仰山入来。(缘起於现象界,沩山禅师又将与仰山慧寂探讨仰山修行之境界。)师曰:「寂子速道,莫入阴界。」(慧寂汝证道快速,却莫住五阴魔境中。大凡急速入道者,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均发生物理与心理之交互作用,而生种种类似神通之境界。)仰山曰:「慧寂信亦不立。」(..
(一)公案本文僧问:「如何是第一句?」(缘起於现象界,悟後素法身现,尚不知真实,保护任运中第一要务为何?)灵照禅师曰:「莫错下名言!」(路未走尽头,尚不知究竟,切莫自以为是,错下名言!)僧问:「师岂无方便?」(除错下名言外,岂更无方便法门?未识禅机,更显是未开悟者,始有此言。)师曰:「乌头养雀儿!」(师已不..
(一)公案本文僧问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曰:「依稀似半月,仿象若叁星,乾坤收不得,师向何处明?」(缘起现象界,似有性踪,日、月、地球叁星若隐还现,却无能力把握得住,该如何用功?)大同禅师曰:「道什麽?」(入道行者光怪陆离事,不可执为境界。要伺机渡过,只得以方便智、般若慧收拾乾坤, 是需时较久也。)僧曰:「..
(一)公案本文福州罗山道闲谒石霜山庆诸禅师问曰:「去住不宁时如何?」(识起迷情於心去住不宁,狂心未歇时,该如何对治?)石霜禅师曰:「直须尽却。」(因缘聚会或业识妄动时,能全部抛弃乎?可用制心止来止住乎?)道闲不惬意,乃参 头全豁禅师,问同前语。(未逢剑客不呈剑,不是诗人不对诗,霜师错估道..
(一)公案本文侍郎白居易诣京兆兴善寺惟宽禅师而问曰:「既曰禅师,何以说法?」(缘起现象界,侍郎对禅师之言行有意见,他认为「禅者画像本无言,何必缘心啬言空。」禅师似应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汝禅师何以说法?)禅师曰:「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禅师传授戒律,..
(一)公案本文僧问诲机超慧禅师曰:「如何是君王剑?」(识起迷情于本体君王之剑,本性已具,随意能用,惟乱用者昧。)禅师曰:「不伤万物!」(配仁者之剑者,均能以德服人,不得以剑触伤万物。)僧问:「佩者如何?」(佩带君王剑者有何用?)禅师曰:「血溅梵天!」(保护自己不落他道而已。)曰:「大好不伤万物!」(既言不..
(一)公案本文筠州洞山良价悟本禅师在冬节时,与秦上座吃果子次。(缘起于现象界,某冬至时节,禅师与秦上座一同在吃水果类时,突然发语勘验上座。)禅师乃曰:「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且道过在甚么处?」(有一物上擎拄着天,下垫拄着地,却黑得像似漆。时常在动用之中时,却收之不..
开悟是什么境界?晋美彭措虽然一切苦乐全部是心所造成的,但当我们去寻找时,心的本体却找寻不到,它无生无灭犹如空中的烟雾。就像在梦中寻找大城市,或在空中绘画一样没有意义,从来不存在的法我们就不要去寻找,我们应该在心的本性当中安住,并且要以正知正念来经常护持自己的信心。在没有观察时,是..
◎ (德)埃克哈特托利曾经有个乞丐在路边坐了30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这个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陌生人说: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问:你..
一、犯众多犯、犯染污起、犯非染污起:1、所谓犯众多犯,即犯众多恶作(身业)或恶说(口业)(即又名突吉罗),因有四十多条,故云众多。2、此四十多条中,有的叫犯染污起(也叫染违犯,翻重垢,应向人忏。)3、有的叫犯非染污起,(也叫非染违犯,翻轻垢,应自责其心)。二、戒品数目:1、18条根本罪2、46条违..
开悟前后有何区别◎ 来 果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们讲一下子,不然,这样下去,是不容易分别。未悟的人,眼睛是没有打开的,犹如瞎子一般。你们想想:这个瞎子还有甚么好处?一脚踏到狗屎,用手一摸,还以为好东西,或是好吃的东西。或者把一碗好米饭给他,他还怕你们哄弄..
开悟分为两种◎ 净 慧开悟一般地说有两种,一种是解悟,一种是证悟。所谓解悟,就是从理解佛法而获得的开悟。也就是理解了佛说的经典,祖师的语录,修行的法门、次第和途径,然后根据某一种法门去修。理解了、认识了某些法门的修行次第便是一种悟,这叫做解悟。这好比我们没有去过北京,没有到过故宫,..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