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居士答:他不犯人,何必害他?既起杀心,又作杀行,非犯戒而何?岂不闻安禅可制毒龙,说法能驯猛虎乎?纵力不及,对此凶毒众生,防之避之可矣。如必执着杀掉,方为究竟除害,然则凡受邪淫戒者,何不尽将生殖机构一例宫去?以此为邪淫之工具也。思此便释然矣。
相关推荐
一箧四蛇
(譬喻)以一箧盛四蛇,喻一身之四大和合也。涅槃经二十三曰: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赡养喂饲。卧起摩跣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四卷金光明经一曰:地水火风,合集成立,随时增减,共相残害,犹如四蛇,同处一箧,四大蚖蛇,其性各异。止观一下曰:三界无常,一箧偏苦..
七步蛇
(动物)有毒蛇,人为所螫,行七步必死,故曰七步蛇。婆沙论四十六曰:为七步毒蛇所螫,大种力故能行七步,毒势力故不至第八。
鹦鹉
(动物)梵云臊陀。或云叔迦Śuka,能作人言。见名义集二。
八不净物
亦名:八不净财、八毒蛇、八秽子题:不净心、不净戒、不净教、不净信、不净业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田宅园林;二、种植生种;三、贮积谷帛;四、畜养人仆;五、养系禽兽;六、钱宝贵物;七、毡褥釜镬;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由此八种,皆长贪坏道,污染梵行,有得秽果,故名不净也。”资持..
出家先说苦事
子题:一眠、菩萨日三夜三每行三事、一食、一住、多学资持记释云:“先说苦事,欲令知难,免后悔故。文列五事。一住,住即是坐;疏云,一坐加趺,周时方起。一眠,即经云,中夜诵经,以自消息。四节食。五勤学。四分,则有十种,谓能耐风、雨、寒、热、饥、渴、毒虫、恶言、一食、持戒。”(事钞记卷四..
受具戒年限
子题:年二十方堪受具、十种苦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律云,年二十者,方堪受具。谓能忍寒、热、饥、渴、风、雨、蚊虻毒虫,能忍恶言苦事,能持戒,能一食等。僧祇云,若过二十,减七十;无所堪能,不应与受具。”资持记释云:“律文,初以年简能。谓下,列示所能。即十种苦事。寒下六字为六,蚊虻毒..
命难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命难者,恐被夺命,故不名犯。淫开境合,教制约心;盗虽无文,约义许有,既不损境,暂移后还,不作永意,何过之有?杀妄两戒,罪成无改,故并不开。”行宗记释云:“命难中,上二篇中,唯开淫戒,初示难相。淫下,次简四戒。初准文开淫;二、约义通盗;三、明不开杀妄。”(戒..
安居命梵二难出界法
亦名:命梵二难出界法子题:移夏不破安居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命梵二难出界法。律中若安居中,本二、大童女、淫女,伏藏欲来诱调比丘,又有恶鬼、怨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医药使人,我若此住,必为我净行及命作留难,佛言听去。准毗尼母论云,移夏不破安居。诸部无文开。”(随机羯磨卷下·一四..
安居有难移夏
亦名:有难移夏子题:破安居、破夏、人难、移夏不破安居、摩夷、摩怛理迦、本母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夏中遇缘失否者。初明有难移夏,后受日逢难。初中,四分云,二难。梵行者,本时妇、大童女、淫女、黄门,伏藏,皆因人来欲诱调比丘,恐为净行留难。二者,鬼神、恶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饮食医药..
大毒蛇喻
【大毒蛇喻】 p0240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喻大毒蛇者:为诸圣贤所远离故。
一箧四蛇
以一只箱箧容纳四条蛇,比喻人体系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一二·四九九中):“观身如箧,地、水、火、风如四毒蛇,见毒、触毒、气毒、啮毒,一切众生遇是四毒,故丧其命。众生四大,亦复如是,或见为恶,或触为恶,或气为恶,或啮为恶。以是因缘,远离众善。”即以四大..
二十五神
守护受持五戒者之善神,计有二十五尊。分述如次:(一)守护不杀生者之五神:(1)蔡刍毗愈他尼,除邪恶。(2)输多利输陀尼,完具六根。(3)毗楼遮那波,平调五脏。(4)阿陀龙摩抵,通畅血脉。(5)婆罗桓尼和婆,保护爪指。(二)守护不偷盗者之五神:(1)抵摩阿毗婆驮,出入往来安宁。(2)阿修轮婆罗陀,饮食甘香..
二种病
[出涅槃经]一身病谓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以致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以此四者。遍满世界。故名为大。人揽外之四大。而成内四大之身。坚湿暖动之性。在内交攻。不相和顺。毒害如蛇。故曰四大毒蛇。)二心病谓心体灵明。虚圆湛寂。其或欢喜不胜而致踊跃。怯懦无勇而..
恶报
根本毗奈耶云。有苾刍二人。决择义理。小者诃大者。大者遏入房中。嗔火所烧。寻即命终。身变为毒蛇。欲螫小者。时佛以大悲心。至其房。令小者忏悔。汝可作昔日苾刍想作礼。佛为蛇说法云。贤首。汝于我所。已修净行。合生天上。由嗔火所烧。今作毒蛇。汝应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蛇闻法已。即..
有情
又名众生,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
湿生
依湿气而生的动物,如蚊蝇等是。四生之一。
苏弗多罗
(动物)Suputra,鸟名。译曰善子。见本行集经五十二。
苏钵剌尼
(动物)揭路荼鸟之异名。译曰妙翅,旧译金翅鸟。俱舍光记八曰:或云苏钵剌尼,此云妙翅,翅殊妙也,旧云金翅鸟,非正所目。梵Suparṇin。
宝兽摩罗
(动物)即失收摩罗。翻译名义集谓是鳄鱼。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宝兽摩罗水族之类。
铁觜虫
(虫名)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复有众生,忽被掷置粪秽深坑。坑中有虫,其觜铦利,纯是钢铁,长十六指。啄啖众生皮骨髓脑。十住毗婆沙论七曰:家是铁觜虫,不善觉观,常唼食人。智度论曰:阿鼻地狱中有铁嘴毒虫,从鼻中入,脚底出。从足下入,口中出。..
破戒人五喻
子题:破戒人如冢、破戒人如枯树、破戒人如罗刹、破戒人如大病人、破戒人如毒蛇、行者应当一心持戒、罗刹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智论云,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处如冢;又失诸功德,譬如枯树;恶心可畏,譬如罗刹;人所不近,如大病人;难可共住,譬如毒蛇。虽复剃头染衣,次第捉筹;实非比丘。若着法..
梵行难
亦名:净行难子题:本二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命梵二难出界法。律中若安居中,本二、大童女、淫女、伏藏欲来诱调比丘。又有恶鬼、怨贼、毒虫、恶兽,不得如意医药使人,我若此住,必为我净行及命作留难,佛言听去。”(随机羯磨卷下·一四·八)羯磨疏·诸众安居篇:“解命梵二难出界法。缘列本二、..
着履入俗
资持记释云:“若得下,明入聚开制,前引制文。西土以着履为非礼,故不听入俗;此方反之。后引开文,即皮革犍度。彼云,在道行,脱革屣取水与师,或失革屣,或毒虫啮。白佛,佛言,不应脱革屣及偏袒。祖师欲随方土令着履入俗,故注准之。”(事钞记卷三一·二○·三)..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分辨是否正信佛法?
法增比丘答∶依四法印(或三法印),来分辨佛法;(1)诸行无常(名色法是行法; 身语意,三行),(2)诸受是苦(苦、乐、不苦不乐,三受),(3)诸法无我(五蕴、十二入、十八界),(4)涅槃寂静(世间成住坏空,生住异灭; 人有生老病死; 涅槃则不生不灭)也就是无常、苦、无我、空来分辨佛法。依四依法,来分辨佛法;(1)依法不..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是否包括五逆十恶
问:带业往生和所带的业包括些什么业?是否包括五逆十恶?大安法师答:我们的业啊,就是由于我们具生的烦恼啊、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作用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六根,主要是身口意三业,造作无量无边的行为。这个业分三类: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就是不善不恶的业,这些业都可以带。善业按他自身的因..

大安法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大安法师答:至诚心这个标准,确实还是很高的。我们讲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但是“至心信乐,欲生”这六个字不容易做到。“至心”,是指真诚到极点的心,这个“至”是修饰“心”、修饰“信”、修饰..

陈兵答:性是否妨碍禅定?
性是否妨碍禅定?答:按照佛法,如果你要进入四禅八定,肯定是妨碍的。因为进入四禅八定的前提就是要严守比丘戒。比丘戒,具足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淫,甚至在梦里也不淫。在密教就是不漏精(明点),甚至念头都不动。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能进入初禅。为什么要出家?应该说主要就是因为这一点(不淫戒)。因..

帕奥禅师答: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帕奥禅师答:不能。但若他(她)已经开始实行别住或摩那埵,他就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帕奥禅师答:已经犯了波罗夷罪的比丘是否可以受戒为沙弥?
问:已经犯了波罗夷罪的比丘是否可以受戒为沙弥?帕奥禅师答:若他在犯了波罗夷罪之后即刻透露该罪,他就可以受戒为沙弥。但若他覆藏该罪一段时间,并且参与诵戒等,他就不能受戒为沙弥。

黄柏霖:在世杀害蚂蚁临终蚂蚁来报仇
黄柏霖:在世杀害蚂蚁临终蚂蚁来报仇老法师说,吃众生肉,贪瞋痴是叫叁毒,杀生是瞋毒,所有一切病毒都离不开贪瞋痴。我们听清楚喔,我们都不喜欢生病,比如说得癌症,你得了什么样的绝症、重病,它一定有个塬因就是病毒。那病毒从哪裡来的呢?所有一切病毒,老法师说,都离不开贪瞋痴。这是「残伤他命..
评论
发表评论